第四百三十八章 状元遍地走,进士多如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堡宗别闹第四百三十八章 状元遍地走,进士多如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又聊了几句关于蒸汽机的事情,朱见济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蒸汽机体积不小,主要是源源不断的烧锅炉,需要占据大量空间。 还需要堆放煤炭的空间。 蒸汽坦克得多庞大? 而坦克又不能用木材,如此庞大的体积,蒸汽机能否提供足够的动力? 悬乎。 所以得给坦克瘦身。 好在东宫军研院那边,坦克研发项目还在前期的准备工作,理论和原理都还在钻研,毕竟坦克这玩意儿,朱见济也就知道个大概。 里面具体怎么布局,只能靠想。 朱见济是给了施辛设计图,可具体落实到实处,东宫军研院的人还需要大量时间。 可以说,坦克虽然先立项,但绝对比钢铁战舰还要慢。 因为钢铁战舰不存在体积上的问题,体积越大,那么使用的蒸汽机就可以扩大,从而提供足够的动力,而且海面上阻力更小,钢铁战舰一旦启动后,就能利用惯性,对动力需求同比下,稍小一些。 看来还得去视察一番东宫军研院。 朱见济登基了,天下都是他的,但为何没有把东宫军研院和国家军研院合并,这有他的综合考量,一方面,东宫军研院改制后,已经私有化了。 属于天子私人产业。 而东宫军研院拥有更先进的技术、理论和经验,这能保证东宫军研院研发出来的战争机器领先于国家军研院。 而这些战争机器肯定有限列装金戈集团军。 金戈集团军属于天子亲军。 这样一来,能最大程度确保在军事力量上,没有任何团体、阶层可以威胁到朱见济的皇位,甚至东宫军研院还可以卖装备给大明其他部队,给朱见济的内承运库赚钱。 钱嘛…… 谁不喜欢。 哪怕是天子,也喜欢拥有更多的钱,毕竟偌大的后宫开销,都是从内承运库划拨。 没有钱,怎么养从全球搜集过来的美女? 后宫梦必须要实现! 工部那边项目繁多,在蒸汽机之后,朱见济又问道:“东宫军研院移交不了不少机床到工部和兵部联合管辖的国家军研院,以提高产量,同时也把各种机床的设计图和原理图送到国家军研院了,国家军研院可有根据这些支援,做到提升?” 杭敏道:“机床使用方面,国家军研院的人已经掌握,并且在大量培养操作人员,也成立了一个小组,和东宫军研院互通有无,争取提升各种机床的性能,研发新机床,陛下,这些年在工部和东宫军研院任职,微臣有一个总结。” 朱见济笑道:“说说看?” 杭敏道:“其实咱们这些年搞的东风火器、蒸汽机、机床,甚至于正在准备中的蒸汽战舰、坦克项目,最大的难题不是运作原理,而是炼钢工艺的掣肘,很多部件需要的性能,我们的炼钢厂炼出来的钢材无法满足,所以咱们最大的障碍,其实是炼钢工艺!” 】 朱见济点头,“确实如此,但杭尚书有没有想过,为何在原理上反而没什么难关?” 那是因为朕! 不论是坦克、火器、战舰,还是机床,这些玩意儿的原理自己都略知一二,有了大方向,再把细节方向完善。 自然就不难了。 杭敏感触万般,“所以说啊,整个东宫军研院和国家军研院,上到负责项目的官员,下到最底层的操作匠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陛下乃是生而知之的天降神人。” 这马屁拍的毫无痕迹。 朱见济听得很爽。 思忖了片刻,道:“工部那边的事情,你多操心,但朕交待一句,工部的事情,是大明发展的根基,必须重视倾尽全力,而且还有个问题我们需要面对,能做的事情,朕已经做了,朕还能给工部的支援不多了,以后大明工业的发展,需要工部自己培养人才,关于这个问题,由肖开友负责的理论书籍编写组,将具有开创时代意义的作用,工部那边一定要确保肖开友这个项目的正常、高速进行。” 杭敏道:“可这些书籍如果全国府学推广后,会不会被外邦剽窃?” 朱见济哈哈一乐,“这当然存在。” 想了想,缓缓说道:“李古纳哈的事情,朕不想再出现第二次,所以这些个理论书籍编修出来后,要放在国子监,府学那边都不放,以后科举进士出身的人,在出仕之前,必须到国子监再读一年书,把这些理论书籍掌握到位,而且所有的科举进士都必须进行身份背景大调查,这个事情朕会知会锦衣卫,让锦衣卫负责!” 相当于政审。 目前还是不能让技术、理论外流。 技术、知识封锁很重要。 毕竟大明现在还没有成为全球霸主,但等钢铁战舰面世,并且拥有全球航行的实力后,就可以在全民推广了。 当然,为了保护大明的技术、知识领先层面,需要出台一个律法:专利法。 到时候敢有人剽窃,老子就敢派海军去打它! 绝不手软。 而一下对大明相对而言落后的技术和知识,就可以高价卖给外邦——再者,现在大明的炼钢工艺领先全球,所以就算偶尔有技术、知识流传出去了,外邦也造不出什么。 杭敏眼睛一亮,“这样一来,所有新科进士都熟谙最新的工业知识和理论,可以培养出不少专业人才,不过陛下,人才还是远远不够!” 工部需要太多的人了。 朱见济笑道:“等几天朕会下旨,从广安元年开始,每年都会大举,而且取进士的数量将会扩大数倍不止!” 要把科举办成高考的模式。 等等…… 既然是高考,那么只有国子监一个大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更多的大学,这样科举进士们才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和竞争氛围。 呃…… 是时候教育改革了。 杭敏一听要进行科举改革,大吃一惊,“这似乎不妥罢,如此一来,科举进士的数量暴增,进士不值钱,对权贵、地主和士族的影响巨大,怕是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每年科举,而且每年几千的进士…… 状元遍地走,进士多如狗?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堡宗别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堡宗别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堡宗别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堡宗别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