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广安二年,大明大步向前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堡宗别闹第五百一十八章 广安二年,大明大步向前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大明广安帝登基一年有余,立即就在天下大肆选秀。\n\n这事大明天下无人不知。\n\n不少人私下里躲在被窝里对自己婆姨说,说广安帝还是太子时候,就在东宫豢养美姬,而且还是当年的哈密忠顺女王弩温答失里送的。\n\n而且还是四个。\n\n一个玛依努尔,还有三个叫什么迪丽热芭、古力娜扎、热依扎什么的,反正都是畏兀儿部专门培养出来的妖女。\n\n妖媚不输赵飞燕之流。\n\n结果广安帝登基之后才一年,就开始在全国选秀了。\n\n一看就是个色胚天子。\n\n当然,这些话一般人说不出,因为必须熟谙朝堂中事,能在自家被窝里说出这些话的人,大多是当地的世家士族和权贵。\n\n不过话是这么说,他们的做法却很诚实。\n\n利用自身所有的权力,把自家的闺女送到官府去,如果能被选中秀女送到京畿,万一将来成了大明广安帝的妃子,那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n\n所以广安儿女的选秀规模,是大明开国以来之最。\n\n各地送到京畿的秀女,没有五万也有三万。\n\n而最终通过宗正寺,以及朱祁玉的嫔妃的关系,能将画像摆上杭皇后桉桌上的秀女,其实也就那么寥寥数百人。\n\n其余的,要么自身条件不行被淘汰了。\n\n要么被一些手腕通天的人给顶替了。\n\n至于民间是否有怨言……\n\n根据锦衣卫密探从全国各地收集的信息来看,有,但不多,毕竟广安帝的功绩摆在那里,现在大明百姓的日子可不比以往。\n\n民间是真的有钱!\n\n不止是权贵富贾土豪乡绅有钱,寻常老百姓只要你舍得累,都能挣不少钱,尤其是和海贸相关的行业里,通过劳动脱贫的百姓大有人在。\n\n所以此次选秀在全国各地只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n\n但坤宁宫的杭皇后却忙得不可开交。\n\n选秀,不是选正宫媳妇儿。\n\n毕竟正宫有白鲤和吕焕了。\n\n这一次给儿子选的秀女,她们将来的身份地位,最高也就是个妃子,不会超过吕焕的皇贵妃,所以品行很重要。\n\n不能善妒,心胸必须宽广,且最好能生养。\n\n本次选秀,本来就是为了让广安帝多生几个皇孙皇孙女,所以杭皇后看秀女画册时,第一时间是看臀够不够宽。\n\n在杭皇后的操持下,共选秀女三十六人。\n\n其中大明本土秀女二十二人,朝鲜秀女四人,交趾秀女四人,哈密地区的畏兀儿部因为有玛依努尔四女,没有选了,河套地区的土尔扈特部选了四人,东北布政使司辖境内,选了四名女真小美女。\n\n嗯,大明本土秀女中,蜀中秀女多达六人。\n\n所以朱见济最近很忙。\n\n弱水三千,他瓢瓢都要,三十六个秀女都是从全国挑选出来的,经过层层选拔后,哪怕是姿色再平庸,也是绝色美人儿。\n\n认真的说,大多姿色都比白鲤和吕焕高一些。\n\n当然,不是朱见济喜新厌旧。\n\n男人嘛……\n\n都喜欢新鲜。\n\n所以他要对这三十六个秀女雨露均沾。\n\n这其中,尤以朝鲜秀女韩彩英最为受朱见济恩宠,短短十数日内,就已经侍寝四次,而韩彩英的身份地位也一路水涨船高,从美人很快升到了嫔。\n\n朱见济给她的封号也很有意思。\n\n不是传统的封号。\n\n而是朱见济想的:\n\n对此,朱祁玉两口子也不好说什么。\n\n儿子虽然更喜欢韩彩英,但对正宫儿媳妇白鲤和吕焕也没落下。\n\n朱见济喜欢韩彩英是有原因的。\n\n因为长得像他心中的白月光。\n\n可惜终究不是一个人。\n\n在满足了他那个“变态”的心理后,滚了几次床单,倒也没腻,毕竟是朝鲜专门培养出来送到大明的秀女,姿色本来就上佳,又有一身媚术,所以朱见济还是很喜欢她。\n\n玩归玩,正事也没落下。\n\n蒸汽机试机已经成功,在拿到第一手数据资料后,蒸汽机研发所那边很快做了预算推演,根据登州造船厂的数据,提出了新型战舰需要的蒸汽机的模型,并根据模型估算出大概的体积、重量、耗煤量,以及其他各项数据,并交给登州造船厂主事李顺达,让李顺达可以迅速开工,但也给李顺达说了,在新型战舰的设计、建造中,一定要保有余量。\n\n以免到时候出现误差而大面积返工。\n\n工部成立了一个“锦鲤”纺织机生产基地,开始大量生产由大明皇后白鲤设计的纺织机,并开始着手在全国纺织行业推广。\n\n永久自行车生产基地,也开始立项。\n\n工部工科院于康带领的化工组在橡胶的提取、提纯、氧化方面的工艺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一整套工艺给规制出来,到时候就可以建立大型的橡胶生产厂。\n\n农部也正式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发。\n\n这个事情很难。\n\n因为朱见济也不太懂,他只大概知道一点,搞杂交水稻需要去找一种高产量的种子,所以他只能把他知道的告诉农部的农科院,让农科院聘请的老农民去做这些事。\n\n另外,太医院正式改制,成立了一个卫生部。\n\n地位在七部之下。\n\n和九寺五监一样。\n\n而卫生部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有一项,就是卫生部和工部工科院的化工组密切合作,争取搞出治疗风寒等一些常见病毒的快速药。\n\n很难。\n\n但朱见济想的是,大不了花个几十年,最后就算搞不出来各类激素药,没准无心插柳柳成荫,搞出其他药品来呢。\n\n化工的事情……谁说得准?\n\n同时,太医院依然存在毕竟要为皇家的健康着想。\n\n而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n\n朱见济花费了半个月功夫,才把《新华字典》中的简体字彻底落实下来,之后让国子监那边大量刊刻,和《三系书》一起,作为官学教材。\n\n教育改革的事情虽然朝堂中枢这边已经没有问题,但真要落实到地方,阻力还是很大,所以这些日子朱见济没少熬夜。\n\n好在熬夜没有白费,教育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但还是步履维艰的在实施。\n\n尤其是京畿周围,朝堂掌控比较稳固的地方,地方官学的已经把《三系书》和《新华字典》作为教材,正式推动教育改革。\n\n嗯,朝野读书人,将此次教育改革称之为“新文改革”。\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堡宗别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堡宗别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堡宗别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堡宗别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