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外戚制衡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堡宗别闹第五百三十章 外戚制衡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适时,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权兼北镇抚司镇抚使的朱骧到了。\n\n朱骧这些年一直没动过。\n\n按说,以朱骧在朱见济这边的分量,早该取代刘敬而代之,成为锦衣卫指挥使,只不过刘敬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也很尽职忠心。\n\n而且和朱骧关系好得很。\n\n嗯,自从锦衣卫大整顿后,现在锦衣卫内部风气极好,大明本部的锦衣卫总部,不论是京畿还是地方卫所,没人再敢利用权力谋私。\n\n何况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因为大明的欣欣向荣,和广安帝没有多少矛盾,有矛盾,也用利益交换解决了,所以锦衣卫也不敢去拿捏文武集团。\n\n不过估计后期还得有一场大狱。\n\n毕竟朱见济要动土地兼并的蛋糕,到时候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将勋贵,哪怕利益交换,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n\n势必会和朱见济起争执。\n\n对此朱见济早有想法。\n\n有争执?\n\n那就锦衣卫侍候,做一个铁血广安帝,毫无压力。\n\n再者,现在锦衣卫的待遇也很不错,因为国库有钱,所以锦衣卫的薪俸在大整顿后,就慢慢提升了起来,哪怕是最底层的锦衣卫力士、校尉,也能靠他一个的薪俸保得一家人温饱。\n\n但锦衣卫肯定还是要捞钱。\n\n这个任务交给南锦衣卫。\n\n而且这已经形成共识了。\n\n是陛下和南北锦衣卫相互之间的共识,陛下允许南锦衣卫捞钱,只要手段温和,不把交趾百姓逼到水深火热的境地,适当的利用权力在交趾捞点钱,可以。\n\n南锦衣卫在交趾捞的钱,要存入锦衣卫总部的单独库房,之后每半年结算一次,由大明所有锦衣卫来分享这个绩效奖金。\n\n而锦衣卫的库房,由户部下属的税务部负责监管,设立在大明银行里。\n\n所以这个钱是透明的。\n\n不止如此。\n\n以后六部、九寺五监、海军部、卫生部、教育部什么的,都会按照这个制度施行下去,朱见济有这么一个想法:高薪养廉。\n\n但肯定还有贪腐。\n\n所以都察院的改制也势在必行。\n\n朱骧到后,朱见济对他道:“于贵妃要回一趟少保府邸,在刚从北方回来的于冕膝下尽一下孝道,北镇抚司安排一下,保证于贵妃的安全。”\n\n安全肯定是不需要刻意交代的。\n\n这个举止,主要是给朝野一个信号,于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不低。\n\n锦衣卫拱卫出行,这可是天子才有的待遇。\n\n让朝野知道,大明的外戚不止是吕氏和白氏,还有个于氏。\n\n同时,也是给于少保面子。\n\n不过朱见济说完之后,又暗暗对朱骧眨了眨眼睛,示意他把于妤盯紧了,别让朕的这个贵妃又离家出走。\n\n成婚前,于妤就干过这事。\n\n不想结婚,竟然想女扮男装去投军,简直胡闹的很。\n\n朱骧领旨。\n\n于妤见状,急忙谢恩。\n\n朱见济又道:“这样,朕本来是明日就让于冕担任赵辅的副总兵官赶赴哈密,于妤,你到了于府,传朕旨意,改为三日后,你父女间也可以多相聚些许时日。”\n\n户部也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粮草军需。\n\n又对张让道:“着人去通知赵辅。”\n\n张让立即去安排。\n\n于妤愣了下,看着朱见济,眼神里涌起一丝以前很少有过的温暖。\n\n她以前对朱见济,更多的是尊崇……嗯,也有感情,毕竟当初成婚前,朱见济各种套路于妤,让于妤发现朱见济也有武将风姿,所以于妤那时候还是喜欢朱见济的。\n\n只是成婚后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少了,这种感情反而澹薄了。\n\n所以于妤一直是作为臣子仰视朱见济。\n\n而没多少夫妻感情。\n\n但朱见济今日这么一个细心的小举动,却让于妤感受到了夫妻间才有的温暖,于是于妤的心里,又倏然想起了那年在小校场,朱见济一个人打翻张布、白庆之等人的“英雄”画面。\n\n犹豫了下,“陛下,要不晚上来于府喝点小酒?”\n\n这话有点冒失。\n\n天子哪可能出宫过夜。\n\n朱见济呵呵一乐,不置可否,道:“汪直,你陪于贵妃回去罢。”\n\n于妤说完之后也后悔了。\n\n等于妤和汪直出门,朱见济对朱骧如此这般一叮嘱,之后道:“赶紧去罢,毕竟是于贵妃回娘家,阵仗不能小了。”\n\n要让朝野知晓,你们去巴结任何一个外戚,都可能翻船。\n\n今日白氏被重用,明日吕氏就可能被重用制衡白氏,后日于氏也可以用来制衡吕氏,总之一句话,别给老子营党结私。\n\n朱骧告退。\n\n随即,京畿锦衣卫立即行动起来,为于贵妃出行把阵仗给拉了起来。\n\n消息很快传遍京畿。\n\n于是朝野间议论纷纷,认为是于氏外戚将要振奋起来的迹象于谦多次请辞,陛下不许,于谦长子于冕逐步攀升,而于谦义子于康也在工部工科院化工组任主事。\n\n都是于氏被重用的表象。\n\n但于氏是否会因此凌驾于白氏和吕氏,还要看后续。\n\n不过有个事情大家算是看明白了。\n\n这三家外戚,不论是哪一个,陛下都不允许他们坐大,会是相互制衡的情况,朝野基本上领会到了广安帝的用意。\n\n也达到了朱见济想要的效果。\n\n暂且不表外戚之事。\n\n于妤等离开后,朱见济对张让道:“宣黄玉郎觐见。”\n\n改革总政部的事情需要落实下去。\n\n黄玉郎入内。\n\n作为地方知县,黄玉郎还很年轻,今年才三十岁,但作为进士出身的文官,三十岁了还在知县的位置上,仕途已经很失败了。\n\n因为之前忘记了黄玉郎的事情,所以朱见济没从吏部拿黄玉郎的信息,免礼之后问道:“你是哪一年的进士?”\n\n黄玉郎道:“景泰十四年。”\n\n朱见济哦了一声,“出仕八年了?”\n\n黄玉郎笑道:“回陛下,三年,之前中进士后,因为地方并无空缺,所以微臣一直在翰林院呆着,加上不善于走动,所以迟迟没有机会,景泰十九年才出仕地方补缺。”\n\n朱见济嗯了声,人才都是这样的。\n\n也不对。\n\n也有长袖善舞的人才,不是说长袖善舞就不好,关键是要放在什么位置,干实事,肯定就得要黄玉郎这样的。\n\n但礼部这些位置,还是要长袖衫善舞一点的,毕竟有时候要和外邦打交道。\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堡宗别闹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堡宗别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堡宗别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堡宗别闹》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