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第三皇子,双方拉拢!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周一品败家子第154章 第三皇子,双方拉拢!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项燕知道这事要是不说开的话,以元华的性子准没自己好果子吃。 于是便把项玉月到金陵帮他,他让项玉月隐藏行踪等算计,除去密门的部分,全部告诉了元华。 元华听完直呼精彩,满脸都是不能参与进去的遗憾。 心想着那个南下力挽狂澜的人,要是自己就好了。 “对了,我介绍个人给你认识,感觉你俩的脾气应该挺合得来的!” 元华说完,本想去拉项燕的手,带他去见她说的那个人。 但刚伸出手便意识到在封建礼教的社会环境下这种行为不妥。 于是整只耳朵都变得羞红。 小声小气地对项燕说道: “跟我来。” 然后便赶紧转身带路,生怕脸上的红晕被项燕看到。 项燕自然是没注意到元华这一连串的心理变化,只是好奇地跟着。 经过前面太子和元华两个人的铺垫。 对元华要介绍的这个人,项燕现在也算是半意外,半不意外吧。 元华引见的这个人。 竟然是大周王朝的第三皇子,李睿殿下。 李睿安静地待在宴会的一角,手握着酒杯,似乎在思考着些什么。 像是一位沉思的智者。 与周围的世俗景象格格不入。 经元华喊了一声“皇兄”后,他才像是从发呆中醒过来。 看看元华,又看了看跟在她后面的项燕。 然后脸上带上亲切的笑容: “项大学士,这段时间真是久闻大名了啊,如果说我至今为止的人生曾做出过错误的决定的话,那肯定就是以前你在京城的时候,没亲自与你促膝长谈过这件事了吧。” “项大学士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静若山野,不显丝毫峥嵘,藏所有锋于厚重之土下!我以前竟然从没在你身上看到,你能做出这一个多月之事的恐怖才能!” “动则如雷霆万钧!自柴薪论传入耳后,我特意打听了你去江南之后所做之事,只能说是处处运筹帷幄,次次讲究一击必杀!高!项大学士做事之成熟老练,实在看不出竟然是一弱冠之年的青涩男子。” 这三皇子李睿以前没怎么照面过,没想到第一次交流就是一番对自己的猛夸,给项燕都快整害羞了。 连声客气地:“过奖、过奖啦。” 因为不熟,项燕对三皇子也不了解,即使有心想客套两句,但仔细一想才发现,自己和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项燕没什么好说的,三皇子却有很多话想说: “你写给户部改良农具的信我都看过了,写得非常好!其中很多思路都能看得出来一种高屋建瓴之感。只是有一点点小瑕疵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 项燕闻言疑惑道:“哦?请指教?” 李睿便答: “你做的农具改革设计,似乎只考虑到了江南和中原。” “而在帝国的东北角,却是有着更加广大无垠的耕地,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到这点?” “在帝国的东北,其实蕴含着足以改天换地般巨大的能量!但如今所有人的目光都只局限于中原、江南、关中和巴蜀四地,对帝国东北角的了解知之甚少。” “项大学士恐怕也是受主流认知影响,所以才会忽略了那块肥沃的黑土地吧?” 听到这话项燕笑了。 你们古代人受信息传播速率的限制,对东北的认知肯定十分稀少。 但项燕是谁啊,不但是在信息社会中长大的,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而且项燕曾经所在的时间节点,历史上可是已经用事实验证过东北开发的可能性,并曾见过东北的兴盛的。 要说这大周,有谁对东北的理解最深刻的话,那一定非项燕莫属。 不过项燕却是不想和三皇子打嘴炮,本想一笑置之。 但陡然间,他看到了三皇子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项燕一下子反应过来。 这是一次试探。 三皇子在企图摸项燕的底。 不知出于各种目的,他想要摸清项燕学识认知的底。 项燕皱起眉头来,似乎自己又已经卷入某种暂不可预知的漩涡之中了。 这个时候再次藏拙的话是不理智的。 不管三皇子的目的是什么。 他得让李睿知道轻举妄动可不是一件理性的事。 于是项燕也试探着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帝国东北,现在不是不想开发,而是很难开发啊。” “自古以来,东北的气候都是极其寒冷。种的粮食一年只能熟一季,所以也养不活不了太多人。而中原气候宜人,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岭南地区甚至可以是一年三熟。” “考虑到这个情况的话,开发东北的成本就远高于已有耕地地区的深度开发。” “第二方面的考量是,虽然现在农具在陛下挑头的革新下,已经初见进步。但以现在大周朝的生产力和农业技术,还依然不足以支持开发气候寒冷的耕地。” 从项燕见过的东西出发,要开发那块土地,至少也得摸到机械种植的门槛才行。 “第三个考虑是,政治上还不够成熟。我们现在的政治中心还在黄河、长江,淮河等地,东北实在太远了,远到朝廷的目光都够不到那个地方。 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中原地区往往代表着当世最高的经济水平,政治力量,和文化层次。朝廷要把目光从这些地方分润给东北,显然现在看来还是不太可能的。” 若要开发东北,还得等几百年后,那个叔叔赢了侄子,把京城迁到北平去之后。 要等定都北平,才会有开发东北的政治环境。 说完这些,项燕停了下来,看看李睿的反应。 而听到这些东西,李睿显得很兴奋。 见项燕突然停下来,忙催促道: “继续,继续说!” 项燕便接着道: “第四个问题嘛……” “交通运输。” “东北地区,位置相对比较偏僻,交通运输并不十分顺畅。没有江河或者运河进行支持,从陆路的话也只有从山海关这一条路,这些也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产生了不少的阻碍。”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周一品败家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周一品败家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周一品败家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周一品败家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