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前路不平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极品纨绔第九十七章 前路不平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草民崔礼,携舍妹崔淑,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张县男。” 来人不卑不亢的朝着李承乾和张拯拱手作揖,身旁的女子也微微蹲了个万福。 张拯打量了崔礼一番,来人二十多岁,大热的天气依旧身着白色大氅。 或许是天气太热,额头上微微有些冒汗。 一双眸子炯炯有神,剑眉星目,俊秀的外表微微带一丝书卷气。 一举一动都散发出一股贵族风范,一看就是从小经受过良好的教育。 崔礼俊郎的外表,让对自己容颜颇为自傲的张拯,都感受到了一丝威胁。 对于那叫崔淑的女子,张拯只是轻轻瞥了一眼。 带着斗笠以帷幕遮面,看不清面容,身材也被宽大的衣袍隐去。 看也看不出什么,声音倒是蛮好听的。 “原来是崔家的二郎,免礼吧。” 李承乾骑在马上,抬手虚扶说道。 “谢殿下。” 崔礼直起了身子,依旧是一幅不卑不亢的从容姿态。 不知道为何,虽然崔礼看起来一幅彬彬有礼仪态不俗的样子。 但是张拯在看见崔礼的一瞬间,心中突然涌现出一股看见同类的感觉。 这是一种直觉,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很真实。 张拯的心里一下子警惕起来,来人绝对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和自己是同类的人,能简单得了吗? 不过现在自己开口也不太合适,不如让李承乾先探探底,看看来者究竟是敌是友。 张拯静静的听着李承乾和崔礼交谈。 听见崔礼解释此番是带着妹妹去往太原王氏拜访,只是路上偶遇太子车驾时。 忍不住嘴角微微上翘,这糊弄李承乾的瞎话,编得可比自己用心多了。 李承乾很耐心的陪着崔礼扯了一些闲篇。 崔礼倒是知趣,和李承乾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便要告辞。 然后好像突然想起来张拯还在李承乾边上似的,话音一转对着张拯说道: “没想到张县男如此年轻,仪态不俗,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家中长辈常说,若是在下有张县男一半的能耐,便算是我崔家之幸了。 今日有幸得见真人,在下不胜荣幸。” 张拯心里笑了一句“呵呵”,见对方第一句话就是一阵马屁送上,心中警惕起来。 嘴上也学着对方拿腔拿调的语气说道:“呵呵,崔世兄过誉,不过是侥幸,侥幸罢了。” 至于张拯所说的侥幸是什么,在场的人都懂。 “呵呵,张县男谦虚了,前路颠簸似不太平,在下与舍妹着急赶路,这便告辞了。” 张拯心说,你要走就走呗,搁这墨迹啥呢。然后回了一句:“既然同去太原,崔世兄若是不弃,可跟在太子殿下的銮驾后方,一同赶路也好有个照应。” 崔礼笑着拒绝道: “多谢张县男好意,只是在下与舍妹还要先去汾州拜会一位长辈。” “呵呵,既然如此,崔世兄请便。” 张拯听对方婉言拒绝,也不强留,回了对方一句。 “太子殿下,张县男,草民告辞。” 崔礼再次朝两人一拱手,然后便转身,带着崔淑走出了钦差队伍,回到崔氏的车队里。 然后勒令车队后退,给李承乾的銮驾让出来一条宽阔的道路。 李承乾也不客气,下令队伍快速通过。 待钦差的队伍通过,张拯回头一看,崔礼的车队正从十字相交的另一条官道驶去。 仿佛真的只是偶遇太子銮驾,然后上前拜见寒暄几句一样。 李承乾顺着驻足不前的张拯的视线看去,崔礼的车队已经远去。 问了一句:“拯哥儿,看出来什么没有?” “是敌是友不好说,不过对方这一次似乎是带着善意而来,就是不知道这人的目的是什么。 前面的路不太平,让将士们加强警戒,承乾你还是回马车上去吧。” 张拯看着崔礼的车队走远,转头对着李承乾说道。 “前面的路不太平,会有危险吗,难道有刺客埋伏准备刺杀我们,拯哥儿你怎么知道?” 李承乾来了一个灵魂三问。 张拯向已经看不见对方车队的官道撇了一眼,回了李承乾一句:“崔礼告诉我的。” 李承乾还是一脸疑惑,一幅傻白甜的样子问道:“崔礼告诉你的,我怎么不知道,他啥时候告诉你的?” 张拯没有搭话,而是直勾勾的看着李承乾,越看越像一个傻子。 有时候张拯是真的,很想打开李承乾的脑袋来看看,看看他是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 是不是一半装满了智慧,一半装满了屎。 不然为什么有时候聪明得令人发指,有时候又奇蠢无比。 “那位崔家郎君说,前路颠簸似不太平。” 跟在李承乾身后的常言有些看不下去,忍不住小声的提醒了李承乾一句。 然后,李承乾反应过来了。 人是反应过来了,但是脸上有点烫。 被张拯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再加上常言的提醒,让李承乾有些恼羞成怒。 他只是反射弧有点长,不是真的傻,这会儿也回过神来。 崔礼特意在这里等候自己一群人,不可能真的是巧合拜见,所以话中绝对是意有所指。 而自己刚才还问了张拯两个那么智障的问题,难怪张拯会用这种眼神看自己。 面子上稍微有些挂不住,只好期期艾艾的强行解释道: “孤知道,前路不平嘛。还需要你一个狗奴才来提醒孤吗。” 然后在常言的请罪声中,飞快的下马逃似的钻进了马车。 张拯有些无奈的摇摇头,李承乾聪明是足够聪明。 但是在人情世故方面的经验,还是稍微有些欠缺。 说年纪太小,对于一般人家适用,但李承乾是太子,天生就应该背负更多。 以后有机会,还是得劝陛下,让李承乾多走走看看,体验下民间疾苦和人心善恶。 况且李承乾今年十三岁,在大唐这个人均寿命不到三十岁的世界里,也算不上小了。 李世民十五岁就和长孙皇后生下了李承乾,十七岁就开始带兵打仗。 而李承乾,十三岁连人家话中的意思都听不出来,真的需要好好磨炼一下了。 老是待在东宫,纵然李世民请来再多的博学鸿儒,也教不出一个知晓人间百态的英明帝王。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极品纨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极品纨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极品纨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极品纨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