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流水线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极品纨绔第一百五十六章 流水线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李承乾明白了,但其他人却是听得一头雾水,什么不按常理出牌? 但是见张拯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意思,也只好把疑惑埋进心底。 张拯没有再说话,李承乾也沉默了下去。 一行人就这么在大帐外边静静的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一炷香后,众人看见了牵马而去的那个将士,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还未到近前,便高声喊道:“太子殿下,张县男,可行,真的可行。” 听得那将士的叫喊声,大帐外面的几人同时露出了笑脸。 这下回长安过年总算不是一个梦了。 张拯喃喃道:“可以回家了。” “是啊,可以回家了。” 李承乾也感慨了一句。 其他人虽然没有出声,但心里的想法却和张拯李承乾一模一样。 “老钱,军中的铁匠任你调度,明天之前,我要全军的战马都穿上这种铁片片。” 张拯再度开口,不过这次下的却是军令。 如今距离元旦还有七天,潼关至长安,如果是正常行军,本来三天可至。 但这次,张拯要走的可不是寻常路,预留出两天的时间,也是怕路上出现意外。 况且,大家都想早一点回到家中。 以河道做坦途,历史上从未有人做过。 这将为大军冬日里行军开创出一种全新的方式,虽然冰面上行军限制也很多,但仍然是冷兵器时期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铁匠老钱心中禀然,随后心中升起一股激动之情。 因为历史,即将在他的手上翻开新的篇章。 老钱是铁匠,他知道这个铁片片意味着什么。 一块不起眼的小铁片片,不仅仅意味着大唐冬日可以通过河道运兵。 也代表着,大唐军中从现在开始,每年战马退役的数量将会远低于往年。 大唐不缺战马,但是,每年因为马蹄磨损而退役的战马数量,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匹战马,从饲养到牵上战场,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而战马的服役时间,却只有六七年,最高不过十年。 十一二岁的战马,对于一匹战马的寿命而言,还远远谈不上老迈,却因为马蹄磨损不得不退出军中沦为挽马。 但是有了这个铁片片,这种情况将会被完全颠覆。 “是,属下得令,若是明日之前全军的战马还没有穿上鞋子,张县男可将属下这颗人头拿去。” 老钱立下了军令状,为自己即将创造历史激动不已。 “没那么严重,别动不动就拿项上人头担保,我要你的人头有什么用。 穿不上也就是晚几天回家而已。行了,放手去干吧,我去看看墨家的秘术。” 张拯有些哭笑不得的宽慰了老钱一句。 古人就是实诚,好像自己的命不是命似的,一开口就是愿意献上大好头颅。 老钱怀着激动的心去创造属于他的历史去了。 张拯拉过一个将士问清楚了李武存召集木匠之后的去向,然后和李承乾慢慢的朝木匠的帐中走去。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张县男。” 进入帐中,又是一阵此起彼伏的问好声。 李武存没有回头,而是指挥着木匠正在忙碌着什么,木屑飞得到处都是。 李武存这边的进度就要比铁匠那边慢得多了,但这个慢也只是相对而言。 大帐内已经摆放着很多超过两人高,带着弧度的木条和方子,只是还没有成型。 还有更多的木条和木方以及木板从木匠手中成型,然后被整齐的码放在一旁。 张拯带着满心的好奇走到李武存身后。 李武存的声音传来:“让一让,别挡道。” “呃。” 张拯闪身让开怀抱一堆木板的李武存,有些尴尬的摸了一下自己鼻子。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嫌弃了。 不过大帐内确实没有多少落脚的地方,木匠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李承乾和张拯也看不出他们在弄什么。 李承乾也是觉得有些好笑,没想到一向牛逼哄哄的张拯也会有被人嫌弃的一天。 毕竟是关系够铁的小伙伴,便出言为张拯解围道:“拯哥儿,反正也看不出来什么,走吧。” 张拯只得有些尴尬的笑笑,然后转身和李承乾准备退出大帐。 “太子殿下,张县男,稍等一下” 就在两人准备走出帐内时,李武存的声音传来。 两人闻言顿住了脚步,朝李武存投去一个询问的目光。 “已经有成品出来了,我带你们去看看。” “什么?” “这么快?” 张拯和李承乾对李武存的效率有些小小的吃惊。 看着满帐的木材就知道,李武存要造的东西绝对是个大家伙,不是张拯那种几锤子就能敲出来的小玩意儿。 而现在距离张拯下令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造出了成品。 就算有这么多木匠一起忙碌,这效率也太快了一点吧。 李武存无视两人惊讶的表情,径直带着两人来到另外一个帐中。 一进大帐,只见许多将士在为首的两个木匠的指挥下,正在有条不紊的组装着手上的木材。 每个人的工作都不一样,有的组装木方,有的组装木板,最后由两位木匠将将士们组合在一起的木材进行拼接。 而帐外,还有其他将士源源不断的将打磨好的木材从张拯和李承乾方才出来的那个营帐运过来。 “卧槽,这是流水线?” 才进门,张拯就被狠狠的震惊了一把。 他竟然在大唐看见了后世流水线工厂的工作模式。 李承乾疑惑的问了一句:“什么流水线?” 张拯指了指正在拼装各种零件的将士和匠人,再指了一下帐外运输木材的将士答道:“这种工作模式,就叫流水线。” “流水线吗,倒也贴切,我墨家自先秦时期便一直采用这种做事情的方式。 效率上自然是比寻常匠人高出许多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每一样零件其尺寸大小都一样,更换也方便许多。 不过我墨家从未在外人面前展露过这种方式,还以为大秦消亡之后再无人识得。 没成想倒是被张县男给一眼认出来了,张县男博学多才,在下佩服。” 李武存也听见了张拯的惊呼,出言简单的解释了一下,然后恭维了张拯一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极品纨绔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极品纨绔》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极品纨绔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极品纨绔》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