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3章今年年会不一般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84,从养鱼开始第0413章今年年会不一般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昌和集团每年春节前都会召开集团年会。 先是在市府宾馆进行,后来市府修建了礼堂,昌和集团的年会就在市府礼堂进行了。 所有人都参加是不可能的。 每个工厂都选出优秀代表和先进工作者来参加。 就这样,每次参加年会的人都有两三千人。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昌和集团的产品十分畅销,经济效益显着。 再加上去年进行了改制。 整个集团的精神面貌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这也促使整个95年的经济效益更上一个台阶。 人们都期盼着今年的年会能分更多的钱。 这也是人们最朴实的心理预期。 昌和集团的高层心里明镜一般。 为了把自己的全员持股政策持续下去,形成一种惯性,卢昌华和王瑶对年会高度重视。 不仅要在年会上大张旗鼓的分红,还要让新闻媒体来进行全面的报道。 不仅是北宁当地的媒体,省里和总局的媒体也没落下。 集团临时成立了一个媒体中心,由眯缝眼负责。 他以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接待媒体,安排媒体的采访事宜。 1996年2月10号,星期六。 这天,昌和集团各家工厂都装饰一新。 工厂大门口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插上了国旗。 厂区的主干道两侧,红旗招展,彩旗飘飘。 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 今天,没有机会去市府礼堂参加集团年会的工人们,被留下的干部组织起来,集体在工厂礼堂里集会,收听收看集团年会的现场实况。 说起这个来,咱们就不得不多说两句。 昌和集团,作为北宁当地的支柱型企业集团,他们的宣传教育阵地不能丢失。 为此,由市府补贴,集团投资,建设了企业内部有线电视网络。 不仅联通了各家工厂,还把职工的宿舍楼都接通了。 有线电视网不仅可以收看电视信号,还能联通调频广播。 因此家家户户的房间里都有一个小音箱。 至于电视机,集团给予补贴,职工们自行购买。 市府礼堂。 一样的花团锦簇。 大门口悬挂着大型横幅,红底白字。 “昌和集团1995年年终总结暨优秀员工表彰大会” 大门的两侧挂着一幅春联。 “改革开放,全国奋进,人民群众幸福安康。” “创新发展,昌和进取,民生百姓喜气洋洋。” 横批:“为打造新北宁奋斗” 大门前,一群记者长枪短炮的拍照,很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幅对联是卢昌华定下的。 为啥横批是“为打造新北宁而奋斗”? 这就是为了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增加广大干部职工的荣誉感。 你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你和建设新北宁息息相关。 让职工们融入北宁,让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成为真正的北宁人。 北宁当地媒体更是激动。 他们没有想到,一个民营企业,竟然能提出这样的口号,可见他们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 这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记者们笔走龙蛇,把对联记录下来。 走进礼堂的职工代表们更是昂首挺胸,意气风发。 今天是他们最得意的一天,整个北宁的人都在关注这里。 “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代表们踏着昂扬的步伐走进了会场。” 电视里的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对现场进行着解说。 “集团的领导步入了会场!” 画面中,以卢昌华为代表的集团高层缓步走上了主席台。 镜头里,主席台的正中间竟然是半人高的钱墙。 这些钱是优秀员工的奖金,太多了,根本没地放。 卢昌华直接让堆在主席台上。 用现金堆成的一堵墙,在现场极为震撼。 就是这堵墙,就耗费了记者们大量的胶卷! 昌和集团的职工家属们激动要死。 钱啊!那么多钱! 这是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的。 现在,这些钱就在主席台上。 很多新进入集团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见到高层。 现在他们通过电视画面见到了。 卢昌华一身西装,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王瑶,胡大贵,吴霞,陈立国等高层。 礼堂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卢昌华看了一眼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并没有坐下,而是带头鼓起掌来。 就在所有人不知发生什么的时候,一个威严的中年人走上了主席台。 “我们热烈欢迎北宁市领导对集团的关心。” 卢昌华对着话筒喊道。 这会儿观众们才知道这是北宁的领导。 掌声一直没停。 沉洋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 掌声渐息。 沉洋和卢昌华相互客气了一下,两人当先就座,其他人也依次入座了。 “我们有请沉市长讲话!” 哗哗哗~ 一个企业的年会,竟然能让地级市的市长亲临,可见集团的面子有多大。 “各位昌和集团的干部职工们,各位优秀员工代表们,各位来宾,记者朋友们,我是北宁市市长沉洋。” 】 “今天受邀来参加昌和集团的年会,倍感荣幸。” “我认为,北宁的发展是离不开昌和集团的贡献的……” 沉洋前几天就受到卢昌华的邀请,让他位临公司年会,给企业打打气,鼓鼓劲儿。 沉洋当然愿意。 他之所以从哈市再次被调到北宁来,不就是了解熟悉昌和集团嘛。 现在正是他在这个企业集团露面的好机会。 根据会议的议程,领导发言后,各企业要进行总结。 各工厂的负责人都依次登台,做了1995年工作总结报告,对1996年的工作进行了计划。 然后就是表彰环节。 昌和集团的表彰可不仅仅是给个奖状就完了,而是当场发放现金。 当优秀员工们拿着奖状和手里的奖金,那种激动无法言表。 全场气氛进入了高潮。 无论是在家看电视的家属,还是在礼堂里集体观影的职工,都心情激动。 代表们已经分钱了,自己离得还远吗? 这种气氛,不仅感染了礼堂现场的代表们,就连主席台上的集团高层也心潮澎湃。 沉洋更是激动。 “小卢啊,太好了,昌和不玩虚的,实事求是,真奖真罚,难怪企业越做越大啊!” 这个发钱的环节持续了很长时间。 这种事是记者最愿意看到的。 你想啊,发钱啊,那冲击力,读者也感兴趣啊! 各家记者都在斟酌新闻稿件的写法。 发完了钱,会议进入了尾声。 这时,卢昌华才总结性发言。 既充分肯定了广大干部职工为企业做出的努力,也指出了些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再接再厉,1996年争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最后,卢昌华提出,集团为所有职工办理北宁市户口,要扎根北宁,建设北宁,北宁是昌和集团的家,也是所有职工家属的家园。 并且当中展示了自己的户口簿。 在户主的位置上,清晰的写着“卢昌华”。 盖着“北宁市公安局”的印章。 他又展示了身份证,也是北宁市的。 这还是前段时间,沉洋的强烈要求。 你作为北宁的最大企业,户口一直不是北宁的,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也跟你提倡的建设家乡,打造新北宁不符啊! 卢昌华是真不想迁。 他对农场是有感情的。 “小卢啊,看问题要长远。” “我知道你对农场有感情。可你的事业大部分都在北宁市,为了稳定员工队伍,你要和他们站在一起。” “你都不迁户口,其他人怎么愿意迁进来呢?!” “这事你必须做,而且越快越好。” 就这样,卢昌华和王瑶的户口合并了。 户主也换成了卢昌华。 没办法,他得支持沉洋的工作啊。 这才有了年会现场公开展示户口簿和身份证的事。 很多员工的户口在外地的,见董事长都是北宁户口,他们心里也吃了定心丸,决定年后就去办理户口。 沉洋之所以这么着急户口的事,是因为作为地级市,人口是有要求的。 现在昌和集团的员工家属这么多,只要让部分没迁户口的人迁入进来,那北宁市的人口数又得增长,这也是政绩之一。 人口的正流入就说明这里经济发展良好,有前途。否则谁会迁进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84,从养鱼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84,从养鱼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84,从养鱼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