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出油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1805第一二四章 出油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郑复光抵达流沙县的时候,朱靖垣收到了刘志新的报告。 其中包括郑复光提到的,以大明航空燃料公司的名义,经营石油勘探和冶炼以及销售业务。 这个建议,是大明皇家飞行机器公司的掌柜王贞仪提出的。 朱靖垣对这个建议非常的迷惑。 王贞仪作为皇室财团下属公司的掌柜,主动提醒朱靖垣的企业有这种钻空子的方案。 这不像是王贞仪的个人行为。 于是朱靖垣马上拍电报,询问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朱简炎的回复很快就来了: “这是你爷爷的意思。” 回来的电报只有这么一句话,朱简炎没有做出任何向西解释。 朱靖垣看着这句话,皱着眉头考虑了好久,才慢慢从中品味出了一些可能性。 石油行业前景远大,本来就不可能给一个公司经营,在皇室财团内部也会逐步拆分的。 自己作为皇孙,未来的皇子,自己的产业的性质,跟皇室财团相差不大。 然后,还有最后的可能性…… 等自己的产业膨胀起来,想要稳定的吸收进皇室财团,那就只有一个理所当然的方法了。 看上去越来越大的大食国也是同样的逻辑。 这算是给自己的地位保障? 但同时也是炸弹吧…… 朱靖垣对老皇帝的安排就感觉发出的无语。 打出油井,直接交给皇室财团经营,我大食国躺着数钱多轻松? 能躺着赚钱为什么要站着? 你非得让我站着? 要站着挣钱的话,可以用当地极低的油价,吸引石油冶炼相关产业入驻。 搞汽车和航空产业博览会? 那里本来就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西海运河开通之后更是绝对的交通要道。 本来就适合搞广域的旅游和文化产业。 主动培育赛车文化,航空飞行文化,吸引人口入驻。 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在本地也尝试发展汽车制造和航空工业。 不过这都是未来,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油井打出来。 同时提前建设大型储油罐,购买足够多的标准油罐和油桶,升级现有的简陋码头。 其他人根本想象不到,波斯湾那里的石油产量会有多离谱,飙升的会有多快。 朱靖垣再次向母亲兼大掌柜梁云英,大食地区勘探负责人郑复光,大食王府留守许明辉分别发信息。 赶紧去大兴土木,赶紧去买买买,面前就去贷款,目前所有的投资,卖一次油就能赚回来。 提前跟皇家炼油厂沟通,早期的燃油肯定都要卖给他们的。 大食国自己搞定石油冶炼工业,那至少得是和谈结束之后的事情了。 ………… 郑复光带着几个打过油井的工人,在流沙县城外简单勘探了三天,就直接开始钻井了。 这个时候的石油勘探理论完全不成体系,就算是熟练工匠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方法。 要么是找地表直接有油气泄露的地方直接钻井。 要么是参考现有油田的地形和环境,去寻找其他的环境类似的地钻井试试看。 很多时候是凭感觉来的。 既然大食王敲定了流沙县城外的地方,那就先在这里找个适合动工的地方开干。 包括郑复光和几个老手工人在内,都对第一次钻探没抱太大的希望。 以前大明的油井主要在南洋地区,那里都是潮湿炎热的岛屿,到处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现在陡然到一个全是沙子的地方钻探,以前的经验就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了。 大家就带着这样忐忑的心情,按部就班的往下钻探。 大食国审理正许明辉,隔三差五的就来工地上查看,反正工地就在城外没多远,他平时也没什么事情。 把随船来的桶里的水倒进蓄水池,按照朱靖垣的要求建设大型油罐,订购更多的油罐和油桶。 剩下的就是等着这边能不能出油了。 在这样怀疑、忐忑、期待的复杂氛围之中,钻井深度一天天的加深。 朱靖垣要求钻到一千五百米,甚至要求打到两千米。 但是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如果有有油的话,应该用不了那么深就该出来了。 二十天后,钻井深度达到了一千米,仍然没有看到石油。 工人们本来就不高的期待感,已经无限接近于零。 许明辉也变得变得更加忐忑了。 又是八天之后,钻井深度达到了一千三百米,仍然完全没有看到油。 工匠们已经基本放弃了。 在婆罗洲钻过油井的老工人胡彪,这几天时不时的自言自语的念叨: “这里要是有油,这么深早该出来了……” 郑复光对这种情绪看在眼里,自己心里其实也没什么期待了,只能拿出朱靖垣的要求来下命令: “殿下和大掌柜出的钱,咱们就按照殿下的要求干。 “先钻一千五百米,然后再试两千米,先打到殿下要求的深度再说。 “如果是在什么都钻不出来,到时候报告殿下就是了。” 郑复光说的是现实,反正钱是老板出的,自己按照要求干活就是了。 工人们无话可说,只是哀叹殿下浪费钱…… 许明辉也是心情复杂,这几天又开始坐在王府账房里面,认真核算这次钻探的花费了。 机械设备和人的工资都是大明航空公司出钱,不用大食国方面花费,但是住宿和吃饭要大食国提供啊。 其实工匠们都不知道,朱靖垣自己也不知道,现在他们钻不出油其实是好事。 流沙县就在一块油田上面,这块油田的大规模储油层,就在一千五百米左右的深度上。 如果提前出了油,那可能钻到了油层上方散落的零星的小油藏。 结果要么日产量低,要么没几天就没了。 但是既然已经出了油,就可能导致工匠们停止钻探,进而以为这里就那么点油。 历史上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在这里连续钻了七口井。 前面几口井要么是这样零星的油藏,要么变成了水井,要么是什么都没有。 直到第七口井,一直钻到一千三百七十米,仍然什么都没有看到。 当时的钻探队伍的资金供应几乎断裂,因为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准备放弃在沙特继续钻井。 直到德克萨斯石油公司参股合作,才让钻井得以继续下去。 结果,第七口井打到一千四百四十多米的时候,钻头直接打穿了大油层。 大量的原油喷射而出,宛如人工高压喷泉。 那是一口天然高压自喷井。 当天就涌出了二十五万升原油,之后每天的产量达到了五十八万升,约合六百多吨。 然后他们又回过头去,继续加深前面几口油井到类似的深度,结果那些油井也全都变成了高压自喷井。 波斯湾地区的石油大开发开始了,那口七号井开启了一个时代。 所以,郑复光和许明辉,以及所有的工人,继续煎熬了五天之后,就被汹涌而出的原油震撼了。 从未被开采过的油层,地下的压力第一次释放,汹涌澎湃的油柱冲天而起。 好几个工匠直接被飞溅的原油喷倒在地,然后又被天上落下来的原油沾满了全身。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六月二十日,大食多第一口油井正式出油。 再次来工地巡查的许明辉,骑在马上看着前方的原油喷泉,立刻瞪大了眼睛大声惊呼: “我的老天爷啊……” 钻探现场也已经爆发出了异常热烈的欢呼。 几个老工人都惊呆了: “这他娘的太厉害了!” “劳资这辈子就没见过原油还能这么喷的……” “这他娘的才叫自喷井啊!” 其他地区也有天然自喷井,但是远不如波斯湾那么普遍,力度也没有波斯湾那么汹涌。 没见过这种事情的普通工人更是都完全傻眼了。 一大群人就那么看着原油在哪儿喷。 还是最心疼钱的许明辉最先反应过来,一边抽着马匹全力往这边跑,一边大声喊叫: “别愣着啊!快装油啊!这都是钱啊!” 郑复光也反应过来了: “钻井工匠去固井!其他人去装油!” 许明辉骑马跑到工地上,从马上跳下来,连滚带爬的跑到郑复光身边,抓着他的胳膊格外紧张的问: “郑工,你跟我说说,这一口井的原油,能卖多少钱?” 郑复光已经习惯了许明辉钻钱眼的感觉,扭头看着喷涌的油柱估算了一下: “按照王掌柜的说法,去年皇家采油公司转交给炼油公司的原油,是按照每石三元银钞计算的。 “现在内燃机车辆和船舶正在增加,燃油的价格正在持续的上升,原油价格也会继续上涨。 “这口井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喷,一整天下来估计能喷两千石,也就是二十万升……” 仁武朝之后,大明的公制单位中,升、斗、石都被明确为容量单位。 长、宽、高各一分米的正方形容器的容积被确定为一升。 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一石也就是一百升。 许明辉听了郑复光的说明,眼珠子就再次瞪大了: “一石三银元?两千石就是六千元?一天六千银元!一个月十八万!一年两百万! “我的老天爷!我大食国这下子发达了!” 这时候的大明银元和银钞,一元的购买力差不多相当于后世一百元人民币。 六千银钞就是六十万,两百万银钞就是两个亿,顶二十个大明亲王的俸禄。 这还只是郑复光打出的第一口油井。 郑复光自己本来没觉得怎么样,但是却被许明辉随口算出的数据吓了一大跳: “这……现在的石油价格确实如此,眼前的这油井的喷涌速度也确实很……离谱……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口井,按照王掌柜的介绍,一个油田通常能打出好几口井,甚至几十口井……” “几十口——” 许明辉惊叫一声,勐地深吸了一口气,结果差点没喘过来,用力的咳嗽起来: “咳咳——” 郑复光见状连忙扶着许明辉,给他拍着后背顺气,同时继续解释和安抚: “审理正别那么激动……那只是销售价格,咱们可没算开采和运输成本呢。 “咱们大食可没什么市场,得运到神州本土去,这船和油桶都是钱…… “而且这井不可能一直这么喷的,速度会慢慢降低的……” 许明辉也反应过来了,但是仍然非常激动,一抽一抽的念叨: “对对对,还得算成本,成本,我得会去好好算算,好好……算算……” 许明辉休息了好一会儿,精神才勉强恢复过来。 对着喷涌的油柱看了好久,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工地,再起骑马返回城里。 回到王府之后,许明辉让人把油罐和油桶都赶紧送去工地,自己跑进账房开始计算成本和收益。 工匠和工人们继续在工地上忙活,傍晚时分的时候基本把井稳住了。 装好了井架可导油管,原油开始在管道的约束下流淌,被陆续装进了大量的油罐和油桶里。 郑复光在工地上看着那油井喷了一整天,感觉它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时间来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郑复光统计了一下一整天的产量。 虽然心中已经有所预料,结果还是让郑复光被吓了一跳。 一天的产量根本不是两千石,而是五千石! 这样核算一天的理论收入,就可能达到一万五千元银钞,一整年下来至少五百万银钞。 按照购买力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就是五个亿了。 郑复光连续吞了好几口的口水,仔细核算了三次数据后,让人去城里报告许明辉。 让许明辉继续建设大型的储油罐,同时订购更多的标准油桶。 朱靖垣反复多次提醒这边准备油罐和油桶,郑复光在几天之前还觉得朱靖垣的期望过高了。 还担心朱靖垣后面会失望。 结果现在看来亲王殿下的才是有先见之明的。 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 许明辉昨晚一宿都没怎么睡得着,一直都在谋划着怎么卖油,怎么给大食国赚钱。 收到郑复光的新报告之后,许明辉再次差点儿抽过去。 再次缓过劲来之后,许明辉马上让典簿写正式的报告,向西洋海角的朱靖垣和刘志新报喜。 ………… 二十多天之前,罗亚山一家人离开了大食国流沙县。 乘坐的客轮出了波斯湾之后,顺着大食半岛和墨洲东海岸向西南航行。 沿途又在两个码头停靠,索菲亚和彼得等几个小孩子,每到一处就忍不住感慨: “这里也比大食国都要好……” “大食国真的太穷了。” 持续半个月的航行之后,船舶终于来到西洋海角。 孩子们再次来到船头上,随着客轮缓缓驶向码头,看着前方的城市接二连三的欢呼起来: “这里就是好望角!” “这里的城市好漂亮,东方的城市就是这样的吗!” “港口和码头都好热闹!” “这港口比露西亚所有的港口都要繁忙!” “不,比露西亚所有城市都热闹。” “比大食国繁华一千倍!” 罗亚山和赵心莲夫妇两个,也是颇为出神的看着越来越近的城市。 西洋海角是泰西的好望角,大明从荷兰人手中夺取的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索菲亚还记得大食国的事情,这时候又忍不住问父母: “既然大食亲王是大明皇帝最喜爱的孙子,为什么要分给他一块那么贫瘠的封地?” 赵心莲微笑着解释说: “大食亲王这个封号,是大明唯一的双亲王封号。 “所以他既是大明本土的皇室亲王,能够拿到大明亲王的正常俸禄。 “又是大食国国王,能够得到大食国的税收分成。 “大食国虽然贫瘠,但对于大食亲王而言,那完全是额外的收入,也就无所谓多少了。 “其他的大明亲王想要都还没有呢。 “所以你就不要再抱怨大食国的贫穷了,快点忘了大食国流沙县那个地方吧。 “大食亲王和你未来的生活都不需要依靠那里。” 索菲亚轻轻的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 “的确不需要那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1805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1805》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1805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1805》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