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架空历史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第六百六十章 架空历史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拿来蒲团,煮上了平常只有朋友来才会拿出来的好茶。 简陋的庭院之中,孟郊也是开门见山了,道:“不知你们二位来这是?” “我们来,是想向您请教。” 孟郊:“请教?” 元稹:“不错!是请教。” 孟郊:“那不知你们二位想要请教什么?” 元稹急白居易一步道:“写作。我们二人想向您请教写作。” 孟郊:“写作?” 元稹:“就是《三国演义》。” 这就更是让孟郊觉得奇怪了。 前天…… 这韩愈还写信来跟他说,说东野你怎么把三国的一些别人做的事,按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去了。 事实上…… 孟郊也不想啊,问题是,殿下却说,这才有意思。 这就叫做碰瓷。 以后…… 等所有人发现过来后,就会引发原著党跟书粉党的热烈争论,这样一来,本着理越辩越明的原则,说不定,他们也就对三国背后的故事更加地感兴趣了。 你要是正儿八经的,引不起任何的争论,那这书火不了。 说实话! 孟郊当时是将信将疑的。 不过…… 既然殿下都这样说了,他也没有更好的能够表现诸葛孔明很聪明很利害的法子,那也就只能是这么做了。 殿下还说,放心,他以后会为孙权正名的。 孟郊这才这么写的啊。 当时,这么写的时候,他的内心也备受煎熬来着。 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 此时…… 这元九跟白二十二居然来向自己请教写作。 咳! 孟郊:“不知,你们二位说的写作是什么意思?” 元稹便道:“是皇孙让我们来向你讨教如何写作,殿下给了我们一项任务,说是要以围棋题,来写一个故事,要类似《三国演义》那样的。” 孟郊:“……” 孟郊看着二人,不由得心想,难道…… 这两人也被殿下抓来写了? 不过这两人,确实在写诗这方面,并不会比自己差。 甚至…… 白居易还很受上下层人的关注。 至少…… 从作诗这方面来说,是这样。 至于他的政治主张…… 别人根本不关心。 “这我也不懂。” 元稹:“我想问下,当初,孟东野您是如何想出要写《三国演义》,又是如何构思。” 孟郊见元稹也算是问得诚心,白居易也一脸的期待,再加上,又是殿下介绍来的。 然后…… 孟郊只好把当初殿下让自己写《三国演义》的全过程,给说了出来。 而原本不说话的白居易一下子就不由得惊呼了出来,道:“你是说,书中的第一首诗,其实是皇孙写的?” 孟郊用他自己也不太确定的表情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孙所作,不过……这诗我以前的确是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 元稹:“我也原以为,这诗你孟东野你写的。” 孟郊:“我哪能写出那样的诗,不过后面的诗,确实都是我写的。” 白居易:“如此说来,那皇孙岂不是比你我写诗可能还强?” 孟郊:“我觉得,应该是别人写的,或者是殿下从哪里见到的,因为……据我所知,殿下其实并不擅长写诗。” “当然!也不能排除殿下是偶然所作。” “毕竟你我写诗,肯定都不可能首首精品。” “也会有写得不那么好的。” 元稹又问道:“以围棋为题,孟东野以为,可以如何写?” 都说到这了,两方人也算是慢慢地熟络了,自然,孟郊也放松了下来,以更加轻松的语气道:“这……我也不清楚。” “我这《三国演义》,也是由殿下所点拨,才写出来的。” “殿下就只给你们说了以围棋为题。” 白居易看向元稹。 元稹也是道:“他就只说了围棋,对了!他还说了,要像《三国演义》一样,一定要长,而且还说什么,只有长了才能更好卖钱。” 那孟郊就懂了,道:“殿下的意思应该只是想说,要你写长一点吧。没让你学《三国演义》。” “不过……据我这一两年写的经历,这故事,必须要有人,说是以围棋为题,其实却是围棋为主线,以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来编故事。” “只是……我确实不怎么了解围棋的故事,所以……这一点我也不怎么能帮到你们。” 元稹:“不,你已经帮到我们很多了,你这句以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来编故事,让我有点茅塞顿开。” 正事谈完了。 也是开始聊起了其他的事。 紧接着三人这一坐,就是一下午。 而与此同时…… 李重这边。 到了十一月份。 他跟李子馨的女儿也出生了。 这女儿生得粉粉嫩嫩的,倒是跟他和小小生的男娃,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其实大部分娃娃生下来以后,都长得丑。 只要养养,就会慢慢地长开。 只是…… 他跟李子馨所生的这女儿,确实先天就有加成。 李重盘腿坐在床边,盯着李子馨,然后看看自己女儿。 李子馨:“你在想什么?” 李重:“我在想……我什么都没有想。” 非要说想的话…… 就是希望李子馨快快地恢复过来。 这样的话…… 那他就又能跟李子馨搞天搞地了。 戳戳自己女儿的小脸。 生孩子这种事,对他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唉~ 内心当中只能说毫无波澜。 然后…… 李重便道:“以后……你的名字就叫李波澜吧!” 紧接着…… 便是有奴婢给李重拍马屁。 说这生得确实很辛苦。 殿下这名字起得实在是太好了。 这也让李重不由得再次叹气。 所以说啊! 这套套还是很有必要的。 随后…… 李重便又去了他阿姐那,问他阿姐要套套。 当然! 讲道理。 这有点容易暴露自己的尺寸。 这自己用的,估计得订做才行。 另外…… 其实还需要进行一番安全测试。 最后…… 别搞得女的反倒是生病,那却是得不偿失了。 据说,有人会对天然橡胶过敏。 这必须得注意一下。 第二胎。 虽说是来了个女的。 然而…… 这宫里也仍旧是一片高兴。 只是…… 李重也早就过了那个年纪了,也就是勉强应酬一下,随着她们一起装作高兴。 到了十一月底,十二月初。 《三国演义》的名气已经传遍了整个洛阳。 只过了短短一个月不到。 洛慎这边便跟李重回来汇报。 已经卖出了超过三点五万册。 虽说…… 跟他预想的五万册,还有一点差距。 但这也不错了啊。 毕竟…… 其实还有很多人,是不怎么喜欢跟风,仍然还在观望的状态。 这些人是有可能转化为的消费者的,只是…… 他们目前还并没有对此产生太大的兴趣。 你就好比说,朝廷当中一些当官的。 人家可能忙于正事,就对这些不是那么地感兴趣。 即便…… 这孟东野的名气确实是很高。 还有就是…… 一些人本来就不喜欢读书的,跟读书绝缘的人,这部分的市场,也还没有完完全全地开发出来。 还要再有的话…… 就是一些人觉得白嫖别人买了书的就行了,没必要在这上面花钱,这些因素也都是有的。 你就比如说白居易跟元稹这两人,就只买了一本。 所以…… 李重原本预想的是五万册,现在能有个三点五万册,付费阅读将近七成,这已经是相当地不错的一个成绩了。 接下去的话…… 大概就是慢慢地培养大家付费阅读的习惯,以及不断地扩大看书的群体,培养中上层富裕的一些人的阅读习惯。 当然! 除了《三国演义》,其他书也一起卖出去不少。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篇幅很短的故事书,相当于是把几十个民间故事加起来的故事集。 这跟《三国演义》比起来,自然是要逊色不少。 等他们什么时候看完了《三国演义》吧,没书看了,书荒,说不定也就对这些感兴趣了。 李重对洛慎道:“这分红的事,要做好。” “就按每本利润的一成,来给原作者结算吧。” 倒不是说李重不想给作者更多。 而是…… 这不是网络时代。 这还是纸质书的时代,他这文化部,也有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的。 毕竟…… 还要养活那么多的专门负责做雕版,以及做印刷的工匠。 洛慎也是回道:“我们一本书的利润大约是五十文左右,这卖出去三点五万册,也就是说,一共赚了一百七十五万文钱,若是按每本利润的一成给作者,那这一个月,孟郊岂不是就赚了十七万五千文?” 当算完了这笔账后,只能说洛慎的脑子里都晕乎乎的。 虽然这十七万五千文其实并不算多,折合也就是一个县尉三个月的俸禄。 但是! 这简直就是一笔天降横财啊。 李重见他这么算,也是道:“什么叫做岂不是,孟郊写这书,足足写了一年有余。十七万五千文,不算多了。” 只见李重继续道:“而且我以为,我们的利润还能再高一些,只是……这大唐的纸价,确实是有点贵。” “光是这纸价,以及这墨水的价格,就占了差不多一半的成本。” 洛慎也不得不点头,道:“殿下说的是。” 李重:“所以……我们得继续研究研究,如何去进一步地降低成本。” “目前……就按我说的去做吧。” …… 等到洛慎统计好卖出去的书籍的数量,然后开始给所有人分发利润。 当所有人瞄到孟郊一个月的收入,竟然高达十七万五千文后,部的所有人都疯了! 当然! 他们有些人也不差。 有的人也分到了大几千文。 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写的东西卖出去了多少。 孟郊直接瘫坐在那。 其他人,也都眼睛红红地看着孟郊的工资条。 大唐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可能也就一两千文不到。 而这还是在洛阳城中,你换到城外,工作机会没有那么大,那就只能是在一千文以下。 而且这城中的工作压力也大,毕竟大唐这么多的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而这都已经算是过得还行了。 现如今…… 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就能有普通百姓至少两三个月的收入。 孟郊更是一个月的收入,就顶九品官三个月的俸禄,这来钱来得感觉也太容易了吧? “真没想到……这也能赚钱!” 于是…… 便有人不得不看天感慨。 其他人听到,也都深以为然。 并且还有人道:“接下来,还得接着努力啊!” 听完了这话…… 所有人的创作热情似乎也是更加地高涨了。 所有人纷纷提起笔,当即就想写点什么。 到了傍晚。 这天回去的时候,孟郊也是难得地提了一条大羊腿回家。 “怎么忽然买了这么大一条羊腿?” 虽然孟郊如今正当着官,也不算是特别贫穷,但是这大羊腿的话,倒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得上的。 并且…… 有时候,你俸禄的一部分,还得留着救急跟养老。 妻子看今日也不像是能吃羊腿的样子,也是不由得问道。 孟郊此时也是有些支支吾吾,只道:“今日,殿下给我们发了一点赏钱,所以高兴高兴。” “殿下发赏钱了?” 孟郊:“嗯,发赏钱了。” 如果不是殿下,他还真赚不到这钱。 随后…… 孟郊便从怀里把得到的赏钱给掏了出来。 这可把郑氏的眼睛都给看直了。 “怎么这么多钱?” 等进到屋里,孟郊这才把事情的经过给说了一遍。 关键是…… 只要这书还在卖,这钱就还有。 现在只不过是在洛阳一地,等卖到其他的地方,那这收入,岂止是用百万文来计。 郑氏听罢,就连本不愿评议别人的她,都不由得说起了李重的好话。 “这殿下可真有本事。” “这样的方法,竟然都能被他给想出来。” 孟郊也只能说,谁说不是呢。 当然! 这第二天,他就给李重上了奏疏,说,身为皇孙,殿下不应该只把自己的心思放到赚钱上。 毕竟…… 王道,施行仁政,这才是皇孙应该学的啊。 李重拿着他的奏疏,也是不由得笑了笑,道:“在这施行仁政之前,总不能让人给饿死吧。你的忧虑,本殿下其实比你还清楚。” “接下来……你再写一本书吧。” 孟郊:“……不知殿下要臣写什么书?” 李重:“也是历史类的,只不过,是写架空历史。”(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