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章 三棵树有故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回锦绣第063章 三棵树有故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三棵树的事父亲比较清楚,就给儿子讲述了一下。 算下来,那三棵树种下也有三十年了。 种下它们那一年,伍唐贵的儿子刚生下地。 那时的日子根本无法提起,就说他家吧,看得到的东西就是一只木桶,一口破铁锅,一张树杈床,半截树墩子。 没有电,没有路,没钱买煤炭,买了也运不进来,做饭取暖,只有朝山上伸手。 人口增多,土地减少,几年下来,村前村后十几个坡头,原本被树木覆盖找的坡头,几年下来,就都砍光了。 有天,门口走过来一个人,半道上脚踩滑,滚了一跤,腰杆被石笋杵了一下,受了伤走不动了。 伍唐贵刚要下山沟去背水,见状放下木桶,把他扶起。 路人口干舌渴,眼巴巴看着水桶。家里还有两碗水,伍唐贵端来给他喝,路人喝了大半碗,留念地看那一碗水半。 他坐在石蛋上,听到了草屋里的娃儿哭声,就像小猫叫,有气无力。 他翻遍自己的衣裤口袋,找到七斤粮票,三块五角钱,全部给了伍唐贵。 “先拿着吧,给她母子俩买点营养品补补吧。” 伍唐贵嘴皮抖动,说不上话来,家里唯一的下蛋鸡宰杀了,积攒的七个鸡蛋吃光了,再也找不到什么好一点的东西了。 伍唐贵又端了半碗水给他,他抬手挡住了。 他知道这里水太干贵了,每天早晨,就揹木桶翻两座山,到河沟里去取水,来回要两个小时。 村里人从来不用变来的水洗澡,等到六七月间,天上下雨了,就脱光了站在雨水里,这样冲洗。 他到处查看一阵,一眼望到头,都是光秃秃的坡,光秃秃的地。 他踉跄着下山去了。 过了一周,这个人又来了,带来了四两红糖,三斤糯米,十个鸡蛋。 他坐在土墩上,让伍唐贵抱娃来看,一尺长,猴儿般大小,再看伍唐贵的婆娘,浑身上下没有三斤肉,苞谷兜一样干巴。 他止不住叹息,眼眶湿润,摇头,摇着摇着,竟然举手给自己一个巴掌。 伍唐贵莫名其妙,他这是干什么? 那人指着不远处几棵树,说:“那是你栽的?” 伍唐贵回答:“是。” 那人说:“多栽,少砍,每年都有增加,过了十年八年,你就会知道它们的好处了。” 他要走了,伍唐贵想要感谢,可是家里有什么呢?什么也拿不出来。 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指着那几棵树说:“你要看管好那几棵小树,等你的孩子长大了,树也跟着长大,那就好了。” 以后,伍唐贵开始管理那三棵树,每天的洗脸水都拿去浇灌……每天给树浇水,给苞谷施用的那几泡粪也分一点给小树。 转眼过了三年,小树有碗口大了,树干杪直,小孩会坐在树荫下搓泥球了。 伍唐贵在树贵(孩子的名字)腰上拴棵布带,捆褙在自己背上,下了山,穿过村子,去毛栗坝,准备用一块钱,买点什么去拜见恩人。 他表达不了更多的心意,但他绝不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伍唐贵听人家喊那恩人叫社长,吓呆了。 拿钱拿粮票拿红糖拿鸡蛋救他儿子救他婆娘的人是社长! 他拿一块钱买一斤杂糖回报社长! 伍唐贵带着儿子悄悄回来,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婆娘,婆娘双腿跪在鹅卵石地上,杵着门槛连磕三个头。 几年后他们又去了一次,想告诉社长,那三棵树长很大,高过房子了,希望他有空去看看。 人家告诉他们,社长调走了,调到县上去了。 俩爷崽呆呆站在门口,怎么就这样走了呢?也不去看看自家的树?这么走了,树怎么办?伍唐贵很想追到县里去,那百十里大路倒不怕,只是县城那么大,朝哪儿进去都不晓得。 伍唐贵想清楚了,唯一的办法,招呼好三棵树,等待社长来看他的树。 社长走好远了都要回头看树,那么用心抚摸树叶子,社长丢不开树的,社长一定会来的。 伍唐贵更加勤勉地浇水,看护。 时光如梭,一眨眼,儿子长大成人,出门打工去了,儿子他妈早年落下病根,儿子十五岁那年生病不治,走了。 伍唐贵六十岁了,这时候他的腿不灵便了,最要命的是眼睛也坏了。 他跛着脚去乡卫生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是白内障,乡里治不了,要到县医院去才有治。 他没有通知儿子,一个人下外面,能够照顾好自己,已经够意思了,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 房克华为他张罗,想来想去,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卖树。 房克华找人来测量了一下,折了方量计算,每棵能卖上三百块多一点,三棵树都卖掉,就有了差不多一千块,还差的部分,再想想其他办法。 房克华邀约了几个长者,一起来做工作,同意把树砍了,就可以卖出钱来,治眼病。 他不干:“那是社长的树,砍不得。” 房克华说:“那社长已经不在人世了。” 长者甲说:“就算他还在,你算算,也有八九十岁了,还能来看树么?” 他说:“我要等他,他说好一定要来看树的。” 长者乙给房克华建议,找个机会,想办法把他转移开,这边一两个小时小时,速战速决就好。 事情就这样商定了。 “一定是他从哪里得到了消息。” 邢毅的父亲说:“那三棵树,不容易长这么大,砍了倒是挺可惜的。” 邢毅说:“从远处走来,首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那三棵树,可以说,是马鞍山村的标志呢。” 邢毅每半小时,就出去看一眼,看看那树是不是还立在那里。 天黑了,看不见树影了。 父亲出去了,邢毅就在家里写报告,可是想着三棵树的事情,就像在心里装着一块石头。 一个小时,父亲回来了,告诉邢毅:“伍唐贵用石头切了一堵围墙,他就住在里面,铁锹,锄头,镰刀都在手边。没办法,组长他们只得罢手。” 吃过晚饭,邢毅安下心来写方案。 父亲的小本本里,他看到村里的所有基本情况,人户,劳动力,天地,山坡,沟渠,水源,等等,历史沿革,人口结构,文化层次,有了这些数据,报告就好写多了。 父亲的字是写得很好的,凭那一手漂亮的字,就不会怀疑他的水平。但是父亲离开县城下乡来这些年,这里偏僻且消息闭塞,很多新事物,新信息就不一定知晓。 父亲怎么会来到这里,就想和父亲开诚布公谈一下。 在母亲跟前,他没有多说,父亲的事情,他是略知一二的。 上一世,青少年时代的他,对这个事并不怎么在意。 但事情终归还是让他知道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回锦绣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回锦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回锦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锦绣》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