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弄玉的独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秦时之儒门天下第三十三章 弄玉的独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大梁的冬天来得比往年要晚些,也比往年暖些。昨夜才刚刚飘起了雪花,今日已是雪后初晴。 虽说如此,但也许因昨夜下过雪的缘故,小院里旧被蒙上了一层薄霜,整个院落都透着萧条、清冷。 她从小就没有父母,她的记忆里,第一个对她好的人三娘。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寒冬,三娘捡到了襁褓中的她。 那时候,她还不足月,身子骨孱弱,是三娘将她带回了家,用自己的奶水将她养大。 后来三娘改嫁给别人,她随着三娘搬到了新的地方。 三娘的丈夫对她不算好,经常诘难她,她害怕他会将自己从三娘身边赶走。 因此她从小便很懂事,做事很勤快,从不让三娘操心。 日子就这样一点点平静地度过,她也习惯了这种生活。 直到那一天,那伙秦兵突然闯入村子…… 三娘死了,她亲眼看见三娘倒在了血泊中。 那个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死叫心死,她才知道她早已把三娘当成了娘亲。 也是在这一天,他救下了她。 那天夜里,他向这个心中一片冰冷的女孩讲述了自己的事。 他告诉她,他和她一样,他从小就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是他的父亲把他抚养长大。 他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他教会了他识文断字,教会了他怎么去做人。 后来他遇到了他的义父,他教他剑术,他对他很好。 后来他遇到了信陵君,他说他和信陵君是朋友。后来又遇到了很多人,他们都很好。 现在他遇到了她,他说她也是她的朋友。 他的声音很轻柔,就像春日里吹拂过脸庞的细软的风,很舒服。 他的眼眸很温柔,仿佛一汪碧波荡漾的湖面,抚平着她心底的阴霾。 之后她来到了大梁,住进了这座宅院里,这里的人对她很好。 他教她诗书礼乐,教她琴棋,他和她差不多的年纪,但他懂很多东西,这世间仿佛没什么能难得到他。 那一天他在竹园教她练琴,他说诗与乐本是合一的,不论是乐理还是诗文,都是为了修养自己的心性。 她不太懂他说的这些,但她喜欢琴,他喜欢弹琴。 后来他教了她一首新曲子,她和他合奏,她操琴,他奏箫,琴箫和鸣之声引来百鸟齐飞。 这一天,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越人。也在那一天,她有了师傅,她师傅见到了这一幕,为她取名弄玉…… 她的心绪随着那些回忆渐渐飘远,眼前的景色也变得模糊不堪,这冬日又暖上了许多。 “小主,你怎么站在外头?外面寒风刺骨,小心着凉。” 耳畔忽而传来一道声音,紧接着一件裘衣落到了身上。 她回神,只见她的婢子香岚已经来到她身畔,将身上披着的厚厚的裘衣替她又裹紧了几分。 “我无事,香岚姐姐,我们这就去书阁罢。” 弄玉朝书阁的方向走去,香岚则跟在她身侧。 书阁是整个府里最幽静的地方之一。它是一栋五层小楼,坐北朝南,四面环水。 楼阁周围种满了松柏,每逢冬季,松柏更是翠绿一片,映衬着周围的白茫茫的雪景。 她来到书阁,里面已经有人,他坐在书案前,一袭青衫,墨发垂肩,眉目如画。 每日早间,他都在书阁里待上两三个时辰,下午则在练剑。这段时间以来都是如此,弄玉早已记住了他的习惯。 “夫子。”弄玉唤了一句。 “玉儿,请坐。”他抬眼,朝她淡笑,语气温润。 “谢夫子。”她坐下,规规矩矩,不卑不亢。 在书阁,她喜欢称他为夫子。 此间缘由却是有一日自家师傅打趣他:我看你如此喜欢文理,学识亦是渊博,不如去稷下学宫当个学士。你教书识字亦像模像样,想来去桑海儒门当个夫子也是不错的门路。 “昨日教你的几何可听明白了?”他看向她。 “大抵懂了。”弄玉答道。 “那我便考考你,田广二里,從三里,田几何?”他问道。 “二十二顷五十亩。”弄玉稍一思索,回道。 广从里数相乘得积里。以三百七十五乘之,即亩数。 “不错。”他赞赏地点头。 “我昨日教你的字可记住了?他问道。 “记住了。”弄玉应道。 “何为思?” “从心囟聲,凡思之屬皆从思。皃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心曰容,謂五者之德。”弄玉一板一眼地答道。 “你再说说何为十薮。”他继续问道。 “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周有只焦言。”弄玉回想着他教自己的东西,不假思索地答道。 “你说的极是。”他微微颔首。 其后他之所问,女孩儿皆对答如流。 “子曰:《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昨夜下了雪,今日我便带你赏雪,以诗咏之。”他起身向着外面走去,带她出了书阁。 外头依旧寒冷,但她却丝毫不觉。 他的身上总有一股淡雅如兰的味道。 他们沿着石径缓步而行,青翠的柏树在雪中挺立,枝叶间还悬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梅花开得正艳,纯白的花瓣在枝头轻舞。一阵风刮过,一片花瓣飘落在弄玉的裙裾上,弄玉弯腰拾起,轻嗅。 清冽的梅香夹杂着雪花的芳香混合在一起,沁人心脾。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她,对着细嗅梅雪的她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我赋诗一首,你再来作。 弄玉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的白梅。 他缓缓开口,诵了出来: 寒梅高洁,不媚于时。 孤标自远,劲节谁同。 岁晚霜雪,凛然孤风。 君子所怀,冰玉为家。 君子之德,可以为终。 相比于这时期流行的四言古体,他更擅长词。但她还未学得深,等日后教她格律之时或可再言。 弄玉在一旁静静聆听。清风吹起她鬓边的几缕碎发,露出一截纤瘦的玉颈。 清澈的池水中,一只小鱼在其中穿梭,鱼尾轻轻摆动,不受外边寒雪的影响。 她的唇边噙着一抹浅浅的微笑,当即咏道: 我有一鱼,在水之居。 游之不息,于彼池虚。 雪花纷披,风漪荡舒。 鳞甲相鲜,意气何如。 君子爱物,岂必濠渔。 “赋者,直言其物;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你写的很好。”他夸道。 他望向池边,只见那条小鱼在池中悠然自得地游动着,它对他们的诗并不感冒。 他看着那条鱼,若有所思,对她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今你与我游园赏雪,相自赋诗,其间之乐,鱼不知也。” 早慧的他,一直未曾有过同龄朋友,如今他与弄玉也算亦师亦友。 读书一事,也须有一二知己为伴,时常大家讨论,才能进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秦时之儒门天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秦时之儒门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秦时之儒门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秦时之儒门天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