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节 佳作本天成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第十一章 节 佳作本天成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言羽小时候,很喜欢过节,特别是像中秋或端午节,会有很多平日里品尝不到的好吃的,言羽因此都特别欢喜,对这些节日里的发源人物都怀着一种特别的感恩之情,比如“嫦娥”,或者“屈原”。 小时候言羽很笨,对语言的理解力很差,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长辈讲的“长鹅奔月”说的是一只会飞的鹅,和玉兔一样,是两只动物,两只动物都是好朋友,一起飞到月亮上一起生活。 后来会识字了能自己看书了,有一天读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才明白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老百姓造福。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位老道十分钦佩后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 但后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后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后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了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之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立刻身轻如燕,飘出窗外,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但是月宫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于是托梦向丈夫说:“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你用面粉作丸,团为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每年中秋,后羿都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嫦娥果然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民间也由此形成了中秋节做月饼的风俗。 言羽也最喜欢过春节,因为不仅有好吃的饭菜糖果,还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 大钱都交给爸爸妈妈留下来给自己交学费,只要一点儿零钱,用来买糖买鞭炮。 言羽最不喜欢放那种个头很小但点燃时却很漂亮的烟花,因为实在太贵,觉得瞬间的美丽值不得如此高昂的价格。 喜欢放简单而危险的爆竹,而且不连放,喜欢把已经盘好的鞭炮又一个个地拆下来单放,就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样,一炮一个响,一点儿也不浪费。 还喜欢等别人都放过了,拣那些崩飞了没响的留着自己慢慢放。或者把放过的烟筒纸板木棍等都堆起来烧,然后把一堆一堆的鞭炮刨进火堆里,看那些没燃的火炮不时地从火光中炸裂。 甚至直接把没响的火炮都掰开,从中抖出黑火药来,堆成一堆,然后猛地用香或扔火柴一点,“轰”的一声,黑色的火药竟然发出那样耀眼的白,燃烧得好明亮好迅速,让言羽觉得好神奇。 有一年国庆节,适逢35周年大庆,放了很多烟花,两个小孩子欢呼雀跃,非常高兴。 言羽因为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绝美的烟火,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真是太美了,心中充满了感动。 放假期间,父亲照例又要求言羽和妹妹各写一篇作文。 言羽确实太开心了,从来没见过那样美的东西,觉得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因此一口气写了很多,并且把这篇作文当作周记也交到了学校。 没想到的是,某一天的清晨朝读课上,郑老师特地给全班同学念了言羽的这篇作文,并且着重夸奖了言羽,说他善用比喻和排比,很有气势,虽然是现代白话文,却隐约写出了古代诗词歌赋的气息。 言羽在下面听到了郑老师的当众表扬,脸一下了涨得通红,觉得好激动。 因为这是老师第一次当众表扬他的作文,以前黄老师可总是批评,从来没有表扬过他呢。 其实有时候对小孩子来说,一两次恰到好处的称赞,远胜于千百次过于严厉的批评。 自从受到当众表扬之后,言羽渐渐找到了写作的乐趣,写作文越来越认真,字也开始写得整齐,好的作文能够拿到朝会上朗读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一次作为学生代表,在全校的活动大会上朗读了自己的作文。 随着朝读课上郑老师一次次在讲台上朗读他的作文,念出他的名字,不知不觉就在言羽幼小的心田里埋下了一颗晶莹闪亮的种子,言羽渐渐转变了过去对语文的偏见,也开始喜爱文学和艺术。 不过他也闹过不少笑话。 比如偶尔学到“红彤彤”和“绿油油”两个词语,觉得很生动,在作文里动不动就拿出来用; 还有“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更是用得上瘾,经常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也一开篇就把这两句话抬出来套用。 其实一个好的老师,能选择适合的好的语言,让课本上枯燥的内容也变得熠熠生辉。有了老师自身长期的修养做基础,配合以优美动听的合适的教学语言,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唤醒学生奋发向上的心灵,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到高尚的文学之美。 而国家特级教师郑秀芬老师,就是这样的国学老师,能以自身的魅力不知不觉地感染学生,让他们也体会到国学之美,从而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爱上国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同样的学生言羽,为什么郑老师能够激发他对文学的热爱,而黄老师却只能让他厌恶语文,憎恨书本,或许老师本身对国学的理解和修养不同,自然对学生的影响也就不同。 在指导言羽作文的时候,郑老师每次都不会很直接地批评他,相反总是鼓励他,也趁机传授他一些新的知识。 比如师生之间有一次谈话,言羽印象极为深刻。 郑老师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轻声说道: “言羽,我发现你最近的周记,不管写什么活动,一开头都是这两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你这种写法,倒有点儿像古代诗词里的起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借物言情,以此引彼’,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 虽然你思路很跳跃,字迹潦草,文笔凌乱,而且喜欢偷懒,经常偷工减料,鬼画桃符,但是我发现,其实你很有写诗的天赋。 诗这个东西,主要看是看灵感和悟性,而与写诗的作者本身的身份地位、荣华富贵无关,不仅如此,甚至也与作者是否勤奋刻苦都关系不大。 许多人写一辈子诗,苦吟苦熬,也没能写出一两首能传世的佳作来。比如写诗产量第一的乾隆皇帝,据说一生写诗五万多首,可是没有一首甚至一句能流传开来。 出佳句不易,出名句更难,可真要灵感迸发写出一两句,那就一句顶万句,千古永流传。 北宋大学士宋祈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轰动一时,被人称为‘红杏尚书’; 东晋才女谢道韫咏雪诗中有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四座皆惊,后人便誉女子富有诗才为‘咏絮才’。 名句魅力如此之大,无怪乎诗人对自己呕心沥血得之不易的佳句名句,惜若珍宝,视同生命。 比如唐朝诗人的刘希夷,写过一首《代悲白头翁》,其中有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甚为其舅父宫廷侍臣的宋之问所喜爱,竟厚着脸皮要刘将诗让给自己。 宋软硬兼施,刘坚拒不从,结果竟被宋用土囊活活压死。在今人看来,这舅甥二人都有点迂,一个为诗送命,一个为诗杀人,其实不过只是一句话而已,又不是真金白银,而且就算是金银财宝,他想要给他就是,反正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何必为了一句诗而牺牲性命? 做得更过分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隋炀帝,他极好诗词,却又缺乏天赋。 有一次,他作了一首押“泥”字韵的诗文命大臣相和,以年轻气盛素有诗名的薛道衡所和的《昔昔盐》最为出色,其中一句‘空梁落燕泥’,尤为人们赞赏,因此遭隋炀帝的嫉恨,找借口把他关了起来,又编造罪名把他杀掉。临刑前炀帝还不忘嘲弄他:‘更能作‘空粱落燕泥’否?’ 事隔不久,炀帝又写了一首《燕歌行》,命大臣作和。大家都学乖了,不敢写出好诗。可才子王胄偏不信邪,灵感大发,来了一句‘庭草无人随意绿’,结果把隋炀帝的脸都气绿了。 没过多久,王胄也被他随便找个借口弄上了断头台,马上就要砍头之前,隋炀帝还没有忘记折磨他,得意洋洋地问他:‘‘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语邪?’ 隋炀帝虽然杀了两位好诗人,并没有因此而诗名大增,却留下了嫉贤妒能的万古臭名。 后人没有人能记得隋炀帝任何一句诗词,相反,后人编纂诗集,都不会忘了刘希夷、薛道衡、王胄和他们用性命换来的名句,无论如何不让宋之问、隋炀帝之流跻身其中。 毕竟,诗不是权势的奴婢,在诗神的殿堂里,只有才华、诗情的地位,而不会有专制、残暴的座椅。 所以,一言以弊之,诗是有灵性的东西,并不依附于权贵,茫茫人海之中,唯有那些真正有灵性的能突然产生灵感的人,才能捕捉和创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就是好词佳句的形成,除了作者本身平时的修养和积累,更多依靠的是偶然的灵感。 这些好词佳句,就像是大自然中的仙子和精灵,它们一旦形成一旦被创作出来,就不再仅仅只属于作者本人,而是诗词本身仿佛有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就像蝴蝶,像小鸟,像在空中传播的音符,自有其频率,会影响到所有读到它们的人的心灵和头脑,产生共振共鸣,直指人心,不需要刻意宣扬,就能自行在人心中流行,历而弥香,千古而不朽。 而我觉得,在你的作文里,就能让我感受到这种灵感,所以你应该学会珍惜,以后有机会请多留意这种如诗如画的美妙感觉,多尝试用文字将它们记录下来,并且流传开去,让更多的人去分享,让他们也品尝到这种生命中的美好。” 言羽听了,非常感动,一辈子记忆犹新。 还有一次,言羽因为才看过一本歇后语集锦,写作文时就用了很多的歇后语,一篇不到千字的作文,竟然用了十几处之多,结果郑老师特意把言羽叫到办公室,很认真地对言羽进行了指导。 郑老师说: “歇后语多是通俗俚语,不适合用在正式场合,偶尔使用固然可以使全文亦庄亦谐,甚至可能成为点睛之笔,但是过犹不足,使用太多就不好了。 我可以理解你对一些好的语句的喜爱,恨不得一篇作文把所有好的句子都放进去。 但是这世间美好精妙的言语实在太多,并不是所有好的东西都需要纳为己用,如果不适合自己要表达的意境和场景,那么即诗句再美,也不能信手拿来,牵强附会,胡乱堆砌。 这就好像盖房子,本来是在修卧室,卧室既然是睡觉的地方,那么就不应该把厕所里的马桶、澡盆都硬摆进去,挤在床边,那样既占地方又不美观,使用起来也不舒适,所以你要记得,不合适的浮华辞藻,哪怕再美,也不能放在不该放的地方。” 顿了一顿,郑老师又问:“你知不知道祖咏”? 言羽回答说:“不知道。” 于是郑老师又给言羽讲了祖咏的故事。 原来唐朝时期,考试举子,试帖诗由朝廷规定格式,限用官韵,一般至少要写四韵(八句)才算成篇。 有一年,试官出的诗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参加了这次考试,他认真思考一番,挥笔写了以下四句: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然后就直接交了卷,试官一看,认为不符合规定,问他为啥只写四句,祖咏回答说:“意思都表达完了,已经完满了,无需再写。”不管考官和旁人怎么说,他怎么也不肯多添一字。 当时,像这种“不符合规格”的诗自然会受到冷遇。 可是,后来历史却证明了,当时祖咏不畏权贵,不为升官发财委曲求全,顺应天道,兴起而至,兴尽而归,诗意圆满,做得非常正确。 与他同时应试的所有“合乎规格”的诗,一首也没有被流传下来,而这寥寥四句,却至今为人所称道,他也成为唐代极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为人传颂。 言羽听了,明白了郑老师之意,学会了言简意赅,后来一生受益无穷。 最后,郑老师又说:“你还记得以前我第一次在朝会上给所有同学们朗诵你的作文吧,你写了国庆放烟火的事,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觉得好,是因为你自己当时本身就有非常强烈的感受,你很形象地把你所见的那些美景和你心中很美好的感受描述了出来,因为言之有物,有感而发,有你当时最为真实的美好的感受,所以那样的作品,才会引起人的共鸣,才会让大家都觉得喜爱,而不是像你胡乱堆砌的好的歇后语那样,不是你自己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所以效果就会差了很多,这就叫歌以咏志,歌以抒怀,你明白了吗?” 言羽听了,顿时恍然大悟。 而后来得道升仙,帮助儿子创建了先灵派科学,言羽方才明悟,现实即虚幻,万世皆空。 现实世界其实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每一个不同的人,透过自己的信念和潜意识过滤后,对他眼中的世界自有的不同的体验和感知。当下你的现实是,经过其意识投射共振,所聚焦出来的无限可能性中最符合其意识频率共振的结果之一。 “一切可能”就是“一切皆空”。 世间万物,都是由物质能量和频率所组成,改变振动的频率,就可以改变物质本身。只要有振动,即可生幻象。 而所有的艺术作品,无论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雕塑,都是因作者创作作品时自身的情感波动,产生特殊的频率,通过其作品,可以激发读者的共振共鸣,产生作者当时类似的频率感受,所以能打动人心。 后来言枫的先灵派科学也利用这一点,使用音乐频率来完善和改变其克隆人军队的战斗基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英雄无敌魔法门之众星传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