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会战(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燕公子第八十一章 会战(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四月十六日,王石率领南部大军,渡过济河,与前阵的第二军、第三军汇合。 而齐国主将达民,率领的十五万大军也悉数到齐。 两军在济河南岸各自扎营,相互对峙。 每天在两军阵营前的空地之上,两军的主帅都派出小股军队,交手进行相互试探。 在短短的两三天之内,双方将士的鲜血就把这片大地,染成了红色。 双方的主将都明白,决战已不可避免。 齐军中军大帐之内,达民看罢燕军主将王石送来的战书之后。 对着帐下的燕军使者道:“你回去告知王石,本将军答应了,三日后,两军决战。” 在齐国前线燕军的军情,每天都源源不断地,送往了下都武阳城。 四月二十一日,武阳城情报局。 负责武阳情报工作的主管,是一个中校。 看罢从济河前阵用信鸽传递来的讯息后,猛然站起。 对外大喊道:“来人,备马。我要前去王宫,面见姬茂院长。” 在情报局局长黄勇亲赴齐国后,后方的情报局工作,暂归老总管姬茂管辖。 武阳王宫内的一处宫殿之内,燕王姬康递给侍官令王从几封书信。 “你派人把这几封书信交给太后、王后,以及两位夫人。就说给两个孩子的名字,我已全起好了。现在前阵战事紧张,待寡人归都城后,再另行庆祝。” 侍官令王从双手接过姬康手中的书信,躬身答应道:“诺。” 在上个月底,这个月初,姬康的两位夫人清竹、清梅二人,分别产下一男一女。 十八岁的姬康,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姬康则给男孩起名叫姬夏,与老大姬华名字一样,是“华夏”这个名称意涵的延伸。 清梅所生女孩的名字,姬康起名为姬婳。意为娴静、美好、美丽的意思,这也是姬康对自己这个长女的祝福,乃至对燕国与华夏大地的情感寄托。 我只希望华夏大地,烽烟不再,人们静然安好! 姬康转身,对身后的韩非与鞠武道:“来,我们手谈一局。” 韩非与鞠武二人相互看了下,知道姬康现在的心情很是不错。 一起躬身道:“诺。” 与姬康对局的是鞠武,韩非在一旁观看。 一刻过后,做工考究、精致的棋盘上,就摆满了双方的黑白棋子。 华夏的“礼”字一说,在围棋之上,也有具体的体现。 在下棋前,对弈双方开枰前,要先起立行礼,再落座。落座要轻,坐姿要端正,再相互行礼。一般位尊者或比自己年长者,要坐在执白子的一方,显示尊敬。 “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老总管姬茂进来的时候,姬康与鞠武的棋,已进入中盘。 黑白双方的棋子,纠结在一起,很是激烈。 看到姬茂进来,姬康与鞠武二人都停止下来。 老总管姬茂上前,从怀中掏出情报局的急信,递给了姬康。 躬身道:“王上,前阵主将乐间与王石,均有军情禀报。” 姬康先看完了东路主将乐间传递回来的军情,看完之后,满脸笑容。 “好,很好。我东路大军已经占领了即墨城了,现今正往琅琊城、邞城(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东武城(今山东诸城市)、淳于城(今山东安丘市东北)等地,以及南部齐长城推进。” “而石敢与张天二人,也率领海军第二军占领了昌阳城(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一带),其大军也往不其城(今山东青岛市一带)一带挺进。” 说罢,姬康把乐间送来的军情讯息,递给了旁边的韩非与鞠武,让他们二人传阅。 又看起了南路主将王石送来的军情,边看边对老总管姬茂等三人道: “马上把我东路大军攻克即墨城的消息,刊登在旬报上。让我燕国军民都知道这个好消息,要刊登评论,鼓舞下全国军民的士气。” 此时,燕国每月一份的邸报发行,随着民众的需求,已经改为旬报了。 也就是分别在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各发行一份。 姬康不管是对原先的邸报,还是现在的旬报,都是十分的重视。 这个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可是非同小可。 “宣传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我进敌就退,我退敌人就进。”前世太祖的话,姬康可是牢牢地记在心里的。 韩非与鞠武二人,此时也看完了东路主将王石的军情讯息。 与老总管姬茂一样,都躬身对姬康道:“恭喜我王!贺喜我王。” 姬康看完南路主将王石的军情讯息后,摆了摆手道: “如今,还不是我们高兴的时候。明日,大将王石率我南路大军,就要与齐国大将达民率领的十五万齐军,在济河南岸会战了。此战,可是鼎定齐国的关键一战呀!” 姬茂与韩非、鞠武三人听完姬康的话,面色也不禁肃穆起来。 姬康迈步,来到棋盘之处。 看着棋盘上,错综交织在一起的黑白棋子,仿佛看到了燕齐两军鏖战的情形。 姬康右手指着棋盘,对老总管姬茂等三人道: “如今这天下的局势,以寡人看来,就犹如这盘对弈,错综复杂,各国均危机四伏。现今,我燕国攻伐齐国,已经占据了一个先手,但是后续手段也要紧紧跟上。” 把手放下,姬康又缓步来到了墙上挂着的地图旁。 抬头看了一会地图上的各国,又继续说道: “阁相苏代、將渠,出使赵、魏、楚三国,苏相与将相二人传回来的讯息,言此三国君王都没有马上答复我燕国的结盟要求,何故?” “原因不外一种,就是想看到我燕国伐齐的最终结果。如果我燕国伐齐顺利,那么此三国肯定会随我燕国,分齐国一杯之羹;若我燕国伐齐不顺,此三国肯定会派兵相助齐国,连横伐我燕国。” 说到这里,年轻的君王冷笑几声,转身对三人道: “赵、魏、楚三国愿意与我燕国结盟,固然是好。但是我燕国以自强为本,余者为末。又岂能把希望放在与这三国的结盟之上?” “若结盟成功,自然是我燕国的一大助力;若结盟不成,也无可遗憾。我燕国自己,处理好伐齐之事就行了。” “如今,我燕国东路大军已经占领了齐国东部蓬莱、东莱、掖邑、即墨,昌阳等地,可以说,齐国之一半领土已落入我燕国之手。” “只要我燕国大军,明日在济河会战中,再击败齐国大军,我燕国就会迅速兵临齐都临淄城下。寡人敢肯定,到那时,赵、魏、楚三国必然会答应与我燕国结盟。” 姬康的一番话,让姬茂、韩非、鞠武三人热血沸腾。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自当以自强为本。 姬茂等三人一齐躬身对姬康道: “我王所言极是。” “我王圣明。” 姬康又转身看向了墙上地图西边的秦国,沉思片刻道: “据我咸阳情报人员禀报,现在秦王嬴稷接待了齐国派去的使者,但态度不明,何尝不是与赵、魏、楚三国一般的想法。” 又想了会,心中始终放心不下。 对老总管姬茂道:“姬伯,命令我咸阳情报人员,一定要密切注意秦国的动向。一有消息,马上禀报,不可大意。” “令前阵乐间、王石二人,不可急躁,稳扎稳打;令大将荣蚠、刘胜,随时注意中原各国的动向,一旦有变,马上率军增援前阵。” 老总管姬茂忙躬身道:“诺。臣这就下去马上安排。” 待老总管姬茂走后,姬康对韩非、鞠武二人道:“韩非、鞠武,你二人随寡人在这武阳宫殿内转转。待回来后,我等再继续把这局手谈下完。” 韩非与鞠武二人,一起应道:“诺。” 三人来到前殿之处,在武阳大殿前的广场之处,有姬康太祖父燕昭王姬职时期,为招贤纳士而修筑的“黄金台”。 韩非与鞠武二人,陪同姬康来到黄金台上。 黄金台很高,高度远远超过了宫墙。 姬康极目远望,只见这座当世第一大城内,楼阁房舍层层叠叠。 城内大街之上,人流不息。 远处运河上,众多舟船穿梭不止。 姬康看着这一切,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过了一会,轻轻言道:“不为别的,只为了这一切静然安好。虽然前途荆棘,我也愿意负重而行,至死不悔!”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燕公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燕公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燕公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燕公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