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简直就是个笑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你好,1983第四百三十章 简直就是个笑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一九八五年六月,人民报纸在第二版发表文章,《君子兰为什么风靡长春》。 这篇文章,使得君子兰热急速降温,君子兰的价格,下跌百分之九十以上,彻底被打回原形。 花本无辜,奈何人性贪婪,不知道多少人赔得倾家荡产。 看到齐胜利的身子摇摇晃晃,陈东方连忙从后面将他扶住。 齐胜利俊秀的面孔,此刻充满了绝望,嘴里直是无意识地念叨着: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见他有变成祥林嫂的趋势,陈东方的双手,使劲摇晃几下他的肩膀: “胜利,做生意就是有赔有赚,大不了,我们以后再赚回来就是。” 齐胜利也终于恢复了一些精神,他的手掌,啪的一下落在办公桌上: “东方哥,是我太贪心,我应该早点听你的话的。” 还是在两个多月前,他们一起去夹皮沟采购红豆杉树苗,当时刘青山的一句话,给陈东方很大的触动。 刘青山的原话是这样的:陈老板,跟五百块钱一株的君子兰苗相比,五十块钱很贵吗? 当时就给陈东方很大的触动,后来他又通过自己的渠道,隐约听到上面要对君子兰动手。 于是他就果断地往春城那边打了个电话,叫公司将大半君子兰出手。 等到回本之后,这才停止售卖君子兰。 现在想想,当时的举动,简直再明智不过。 而想到这些,他脑子里面,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刘青山那张带着笑意的面孔。 陈东方真不知道,是该感谢这个年轻人呢,还是该痛恨他? 如果不是以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陈东方觉得,他一定能和刘青山成为朋友,而且还是最好的朋友,比眼前的发小儿齐胜利都要好的朋友。 瞧瞧齐胜利都干了些什么,陈东方也提醒过齐胜利,售卖一部分君子兰,起码先保证不亏本。 可是齐胜利已经被刺激得昏了头,越赚越想多赚,当然不会抽身而退,这才落到现在这种血本无归的局面。 反观刘青山,陈东方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眼光和决心。 眼光看得准,而且懂得进退,这样的竞争对手,陈东方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齐胜利得到君子兰崩盘的消息之后,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要赶到春城去收拾残局,然后还要回一趟京城。 他的那笔投资,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涉及到他们那一整个利益小团体,是大伙的集资。 这下赔了个老底儿朝天,他得回去善后。 临走的时候,齐胜利也似乎从打击中恢复过来,还拉着陈东方的手: “东方哥,这边就先交给你了,等我回来,咱们哥俩好好干,那边损失的,要在方便面厂上,全都弥补回来。” “嗯,一定会的!” 陈东方也信心十足,鸡汤伊面已经试生产成功,大伙品尝之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认为面条劲道,汤味儿鲜美,出厂价叁角伍分,零售价五角。 与此同时,他们也花钱从统一方便面厂那边,高价从工人手里,买回来几袋红烧牛肉面。 外面的包装倒是不错,红色的主色调,还有两个很可爱的卡通小丫头形象。 于是撕开包装袋,泡上几袋,分给大伙品尝。 “哈哈,清汤寡水的,比咱们的鸡汤伊面差远啦!”石大厨吃了一口面,喝了一口汤,立刻得出以上的结论。 其他人的意见,也基本一致,就连藤田正一,都满脸鄙视地直摇头:“红烧牛肉面,简直就是个笑话。” 是啊,没有牛肉的牛肉面,那不就是笑话吗? 石大厨乐呵呵地跟着捧臭脚:“估计是想模仿咱们的鸡汤面,哈哈,照猫画虎,最后整成个四不像,听说还比咱们的方便面,贵五分钱呢。” 哈哈哈,大伙一阵哄笑。 只有陈东方暗暗皱起眉头,他总感觉,好像哪里有点不大对劲。 同样的,刘青山他们,对自己的统一红烧牛肉面,也信心十足。 在经过了最初几天的波折之后,样品也生产成功。 只不过出于保密效果,蔬菜包和酱包,暂时还没拿出来,处于秘密生产之中。 至于生产的地方,就是在青山镇的野菜厂,那里比较僻静,又都是自己人,所以消息隐藏的很好。 试产的那些方便面里,当然只放一个料包了,家贼难防的道理,刘青山当然懂的。 而另一个好消息则来自于大老李,这位老哥倒也光棍儿,拿定主意后,直接办理了退休的手续。 这种事情,县里有关的领导当然很乐意看到,甚至还有点觉得过意不去,照顾性地提拔了一级,让大老李在正科的级别上,光荣退休。 随后,大老李就到刘青山这边来报到,正式接手方便面厂。 有这个老场长坐镇,刘青山也终于能够放下心来,开车直接回了夹皮沟。 张大帅和范理事并没有同车跟随,他们俩,又转战到火腿肠厂那边,鼓捣配方呢。 等刘青山回到夹皮沟,已经是七月上旬,村里的小学都放暑假了。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过看到刘青山的车子,一帮小娃子还是围了上来。 这都形成惯例了,只要青山哥回来,多多少少会给他们带点好吃的。 下了车,刘青山看到娃子们一双双期盼的小眼神儿,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更加愉悦起来。 “哥,方便面做出来了吗?” 这是小老四。 “哥,火腿肠做出来了吗?” 这个是山杏。 刘青山趾高气昂地一拍胸脯:“当然做出来了,来,一家分一袋方便面,回家煮去吧。” 说完还从备箱里扯出来两个面袋子。 “哇,这么大袋!” 娃子们齐声欢呼,这都够吃一个月的了。 不料,刘青山打开面袋子,里面是一个个小塑料袋,一斤左右的样子,里面弯弯曲曲的,都是米黄色的小面卷。 “这也不是面条啊?”二牤子越瞧越不对劲,已经准备开嚎。 刘青山会哄孩子:“这都是用油炸完的,可香了。” 娃子们这才高兴起来,每人领了一袋,乐颠颠回家煮面渣儿去了。 这些方便面,当然都是试制时候的失败品,卖是肯定不能卖,吃着一点问题都没有,怎么也比挂面强多了。 刘青山扯着老四老五的小手,往家里溜达,俩小丫头好像有点失望:她们期盼的方便面,原来就这样啊。 家里午饭都准备好了,这段时间是毕业季,王教授领着学生都学校了。 剩下高峰和李铁牛他们,白天都上山,家里吃饭的人,一下子少了大半。 就是爷爷奶奶,秋菊奶奶,加上母亲林芝和大姐夫,对了,还有小火这个小不点。 小家伙已经能够走路,看到刘青山,就扎着小胳膊,往大门这边跑,嘴里还叫着: “舅舅……救救。” 刘青山必须救啊,因为小家伙脚下不稳,眼瞅着就要往前扑倒。 他一个健步迎上去,将小火拎到半空,这小子还乐得咯咯傻笑。 “不能白叫舅舅,舅舅给你带回来好吃的方便面!”刘青山用额头对着小火的小脑门,假装使劲顶牛。 他不知道,身后的小老四直撇嘴呢。 可是很快,小老四就发现,大哥从后面的背包里面,拿出来一个红色的塑料袋,方方正正的,在小火眼前摇晃着。 “姨姨,小姨。” 小火伸着白嫩嫩的小手指,指着方便面叫着。 小老四拉着山杏,连忙绕到前面,然后就看到方便面正面的包装。 “哇!” 两个小丫头扯着手,直接跳起来,这个一瞧就是根据她们俩的外形,设计出来的卡通形象。 没看连小火都认出来了吗! 两个小丫头又蹦又叫的:“我们上方便面啦,我们上方便面喽!” 搞得刘青山也觉得好笑:什么叫上方便面了? “青山回来啦,快点进屋,洗手吃饭。” 秋菊奶奶从外屋门探出脑袋,嘴里招呼着。 刘青山答应一声,进屋之后,又张罗着烧了半锅开水,然后找出来几个大碗。 碗不够,小盆凑。 撕开包装袋儿,把面饼放到盆盆碗碗里边。 “哇,这个才是面条呢,哈哈,好像烫头了似的!” 小老四又是一声欢呼。 跟刚刚的方便面渣儿相比,这长方形的面饼,就显得高大上了。 看着弯弯曲曲的面饼,可不像是烫头了嘛。 刘青山又拿出来几个调料包,秋菊奶奶一瞧都是塑料袋,就要去取剪刀。 “秋菊奶奶,这个用手一撕就成,带着锯齿呢。”刘青山给演示了一下。 “嗯,是挺方便的,要不怎么叫方便面呢。”秋菊奶奶也乐出了一脸皱纹。 大伙都纷纷动手,连老四老五,都能撕开,就小火还不成。 小白猿也伸着小爪子来凑热闹,被刘青山给扒拉开:“你那份不能放酱包,别到时候辣得翻白眼。” 小猴子还吱吱叫着,表达着抗议。 等方便面泡了几分钟之后,纷纷掀开上边的盖子,立刻,一股幽幽香气就在屋子里弥散开来。 “真香啊!” 小老四使劲抽着鼻子,没错,方便面这东西,确实闻着比吃着香。 “都尝尝,这就是咱们方便面厂生产的,咱们算是第一批品尝到的。”刘青山先递给爷爷奶奶一碗,然后是秋菊奶奶和母亲。 听他这么一说,当然要尝尝。 大伙都用筷子挑面条,爷爷刘士奎乐呵呵地点点头:“不错,这面条还挺长的。” “哇,稍微有点辣,但是更过瘾!”小老四嘴里一个劲咝哈着。 “面条挺劲道的,里面还有蔬菜呢。”母亲也满意地点着头。 高文学先给小火挑了半碗没放辣酱的,然后剩下的半碗给了小白猿。 他喂了小火一根面条,小家伙也秃噜一下,吃进嘴里,就是汤水啥的,溅到爸爸身上。 高文学尝了一口自己的,然后点点头:“这个方便面还真挺方便,泡一袋,几分钟就能吃,以后俺写作晚了,就吃这个正好。” 刘青山一听,连忙拦住:“大姐夫,这玩意怎么说呢,没啥太大的营养,就是个方便,在家的时候,还是要少吃。” 在几十年后,方便面都快被归入垃圾食品了。 但是在当下,却绝对不能这么算,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来决定的。 这样一袋方便面是五角五分,这些钱,都够在餐馆买俩大麻花,再喝一碗鸡蛋汤了。 等到大家把方便面都吃完了,老四拍拍肚皮:“饱了,哥,咱们的方便面真好吃。” 林芝则是轻轻拍了下手掌:“哎呦,光吃这个方便面了,做的午饭全都剩下啦!” 等吃完饭,刘青山发现,老四老五把方便面的包装袋,都给收集起来,瞧那样子,估计是要跟小伙伴们显摆。 他赶紧叮嘱几句,告诉她们要暂时保密,然后就直接上山了。 他这次在县城待了半个多月,心里一直惦记着武老爷子呢。 望见熟悉的木刻楞,大熊这家伙就一溜烟跑过来,围着刘青山,鼻子使劲嗅着。 估计是闻到了刘青山那一身的方便面味儿。 刘青山也给它带过来一袋,当然不是那种面饼,就是塑料袋装的方便面渣儿,这货也直接开造,嘎吱嘎吱吃得还挺香。 “青山,一猜就是你。” 小五从木屋里跑出来,大熊这货一跑,他就猜到了。 “五哥,这些天有点忙,这边都好吧?”刘青山笑着解释一下。 小五点点头:“都好,就是太闲了。” 山林里的生活,适合老年人养老,却不怎么适合年轻人。 刘青山大笑道:“你这是闲的蛋疼呗。” 小五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等想明白之后,就在刘青山肩膀上砸了一拳:“那你小子就给我找点事做。” “别说,还真有事,我赊了几百吨白酒,你代表公司去跟人家签合同吧。”刘青山觉得,这事还是派小五去比较好。 这年头,首都这俩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小五先是一喜,然后撇撇嘴:赊账啊。 “又不是不给钱,要不你就回京,多张罗点钱去。” 刘青山又给出了另一条道路。 “那我还是去赊账吧。” 小五当然知道弄钱的艰难,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哥俩说说笑笑进了屋,刘青山一愣,只见坐在炕沿上,正和宋一针聊天的武老,竟然戴着一个墨镜,感觉怪怪的。 和两个人打了个招呼,刘青山就笑着问道:“武爷爷,在这住得还习惯吧?” “不习惯。” 武老爷子嘴里回应了一句,叫刘青山一愣。 只见武老缓缓摘下墨镜:“这冷不丁的能看到东西了,确实有点不大习惯。” 7017k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你好,1983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你好,1983》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你好,1983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你好,1983》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