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实业扩张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先秦女富豪第7章 实业扩张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7章 实业扩张 婚后不久,为了巴家朱砂矿场的管理,巴清也随夫君搬到矿场居住,协助管理朱砂生产。这时巴家矿场生产规模已经扩大,矿场上雇用的伙计已近百人。为了加强销售,志超已在县城开设了丹砂销售商行。但酉阳当地有8个朱砂矿场,他们均在县城开设有朱砂商行。各商行之间互相倾轧,压级压价,致使巴家朱砂销售举步为艰。巴清随夫君好几次一同进县城检查商行销售工作,通过听取商行大掌柜的工作汇报,找到了制约本地朱砂销售的问题所在。 酉阳处于巴郡和贵州湖北湖南交界的武陵山腹地,陆路交通被层层环绕的山脉阻断。牂牁河和酉阳河虽是对外交通的纽带,但这两条河属于季节性的小河,河道狭窄曲折。夏秋常遇暴雨河水陡涨,行进在湍急河流中的木船易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冬季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小,许多河段常发生船只搁浅现象。外地客商乘坐小型木船来酉阳采购丹砂,船在崇山峻岭的河道中穿行,距离达600多里,逆水航行需要长达10天时间。在路途中小型木船常常遇到急流险滩,客商时刻胆颤心惊。夜晚小船停靠河畔过夜,蚊虫叮咬,狼虫袭扰。商人们走一遭,感觉路途的日子倍受煎熬。交通落后地域闭塞,严重地阻碍了酉阳的丹砂产品销售。 酉阳城内各朱砂商号之间明争暗斗互相拆台。有的商号产品以次充好,败坏当地丹砂产品声誉。有的商号强卖,霸势欺负外地商人。更有自称老大的赵家商号与地痞合作,对前来采购朱砂的商人威胁恐吓,使外地商人不能自主到各商号选购丹砂。诸多原因造成一些外地商贩不愿前来酉阳采购丹砂。 针对这些问题,巴清与夫君商量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天晚饭后,巴清夫妇又谈起解决朱砂销售难题。巴清说道:“相公,你看我们是否该把丹砂商行开到江州去,那儿是巴郡府城所在地,交通便利,今后客商直接在那儿成批购买丹砂,就免除了他们奔波之苦”。 志超回答道:“江州离我们这儿几百里远,要把丹砂运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卖,多费事喔”! “我们自己造船,成立运输船队。把丹砂运到江州去,储存在自家的仓库里。卖多少就到库房里取多少”。 巴志超看到江州航运四通八达,到那里去开办商行,全国各地来贩运丹砂的商人肯定方便。于是说道:“我看你这个建议有远见,就按这条路走下去”。 夫妇俩于是开始商量要造多少只船,江州商行开办要多大规模等,决定马上开始实施。第二天,巴志超请来当地有名的杨木匠造船队,先安排打造10只载重万斤的小型木船。杨木匠带领团队到来后,裁锯木料,加班赶制。木匠们给船架设龙骨,再镶嵌船板钉上铆钉,最后给木板微小缝隙间刮上桐油石灰膏。在建造过程中,巴志超自始至终亲自监督,把好质量关。 巴清亲自招募12名年轻伙计培训驾船技术,训练地点就设在巴家后大院。巴家专门请来驾船高级工师对这些伙计进行培训。要求伙计们熟练掌握牂牁河各处险滩水流特性,根据不同特性实施不同的驾船方法。培训结束时进行了考试,对不合格者实行淘汰制。为船队训练出一批优秀的技术能手。 针对有的商船在路途遭遇抢劫的事件发生,巴清夫妇决定建立自家的武装队伍自卫。巴志超登门聘请在县衙退职的两位捕快,一位叫赵龙,另一位叫李虎,安排他俩到巴家担任武术教头。两位在县衙任职多年,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实战经验。巴清夫妇安排他俩对巴家雇用的伙计分批进行军事化训练。 巴清夫妇还为江州商行招募了10多位销售伙计,安排两位武师对巴家的几位掌柜和新招募的这20多位伙计进行七天脱产军事训练。巴清对参训伙计进行职业操守教育,两位教头则主要对他们进行队列操练和刀剑使用技能的培训。巴家给每位伙计配置了腰刀佩剑等防身武器。培训期间每位队员实行军事化管理,出操、队列、格杀、防御,样样必须过关。训练结束时参训人员进行了生龙活虎的汇报表演,他们展示了队列和舞刀用剑十八般武艺。巴家安排矿场、船队和商行成立军事化的自卫组织,任命了伍长、什长等小头目。遇到危急情况,伙计们在掌柜统一指挥下持刀自卫,保卫矿场商行和船队安全。 巴家10只木船打造完工,船队随即组建完成。巴家任命船队中的伙计张一俊担任掌柜,统一管理货物运输和船队安全。巴志超亲自率领船队满载朱砂,带领10多位销售伙计出发去江州。船队沿着牂牁河下行一路顺风顺水,几天后就到达了江州城。船队在城外江畔抛锚停泊,巴志超带领伙计们上岸进入城区,在城中心工肆区寻找商铺。几经周折,他在工肆区中心租下了三间铺面设立巴家商行,接着在位于城郊的邓家大院租了10间民房,用作储存货物的仓库和商行伙计们的居住之所。接着,巴志超建立商行办事机构,任命原酉阳商号的巴雄担任大掌柜,安排他指挥工匠对商铺进行装修,添置桌椅等办公设备。志超在商行设置账房及专管资金的伙计,建立一套完善的财经管理监督机制。安排由赵龙武师负责商行安全保卫并协助销售工作。 巴志超还到当地工肆官府管理机构办理了证照,经过十天的紧张忙碌,江州巴家商号如期开业。开业那天,商行门面装饰一新,招幌迎风飘扬。志超邀请了郡县相关官员和当地名流前来参加隆重的开业典礼。并在当地有名的“江州大饭庄”设宴,盛情款待这些出席典礼的宾客。志超等到商行销售工作一切走入正轨,才坐船返回家乡酉阳。 船队回到酉阳后,志超安排掌柜张一俊指挥船队立即装载朱砂产品运往江州。这时临近的张家矿场因销售不畅,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亏本状态,东家决定对外出售朱砂矿场。巴清夫妇俩经过商量,认为朱砂市场前景会一片光明,决定把张家矿场买下。巴清夫妇和矿场冉掌柜一起,亲自登门到张家矿场去探测矿山储藏状况,确定矿场的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成色。回家后他们商量认为,张家矿场储藏量可观,产量稳定,属中型矿场。矿场有发展潜力值,值得买下。 巴清夫妇第二天登门到张家矿场与东家具体商谈成交事宜,经过几轮讨价还价,最终议定120千铜币成交。接着,志超请来乡长作中人,与张家签订了矿场出售买卖合同。当时巴家资金处于困窘,巴志超用矿场作抵押,到县城钱庄借钱100千铜币。巴家付清张家所购款项后,立即接管了张家矿场的管理事务。他俩对张家矿场大掌柜继续留用,但与自家矿场的冉掌柜实行了对调。对张家矿场的伙计也全部留用,还提高了这些伙计们的薪酬。接着改组了矿场中层管理者,在张家矿场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使张家矿场的生产很快走上正轨。接着在矿场完善财经制度,并严格按各种规章制度执行,违反者严加处罚。 江州商行开业不到一月,来自华夏各地的丹砂贩运客商闻讯蜂拥而至。客商们赞扬江州巴家商行的开办,为他们提供了极大方便,免除了他们到酉阳采购丹砂的奔波之苦。巴家商行丹砂销售量逐日增长,当月下旬每天销售量丹砂突破万斤。志超听到江州商行传回的报告,欣喜若狂。巴清夫妇又决定再招募10名伙计进行培训,培训后充实江州商行销售队伍。这时,巴清夫妇决定又在江州南城工肆区再开设一家商行,满足江州日益增长的丹砂销售需求。夫妇俩决定逐步减少酉阳县城商号的销售伙计人员,让这些人调往江州商行,把巴家销售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江州。巴清夫妇安排杨木匠造船队再造10只木船,成立第二船运队,满足江州朱砂销售需求量的运输需要。 巴家到江州开设丹砂销售商行,朱丹砂销售量迅猛增长,使酉阳县城各朱砂商号销售量一落千丈。在酉阳自称老大的赵家商号对此极度不满,他们公然惹事生非挑衅巴家商号。一天,赵家豢养的爪牙勾结地痞公然跑到巴家商号门前闹事,拦截外地来采购丹砂的商人。李虎工师在大掌柜的指挥下,带领全行伙计手持刀剑,强行把赵家闹事的爪牙赶走。事情发生后,李虎到县衙与捕快们沟通,让公差出面调停,平息两家纠纷,防止事态扩大。这次事件发生后,赵家商行也深知巴家是强劲对手,再也不敢惹事生非,收敛了自己的霸道行为。 巴家朱砂销量迅猛增长,自己两个矿场生产的朱砂不能满足销售需求。对此巴清夫妇认识到要提高自家矿场产量来解决问题。巴清在老矿场蹲点调查,研究提高朱砂产量的方法。通过对生产现场各道工序的考察,她决定一是加宽矿井作业面通道,增加转运矿石的车辆;二是增建一栋石磨,提高磨细矿石的产量。她对志超说道:“相公,我仔细核算,两个矿场增加一定的生产设备,每个矿场再增加30名伙计,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朱砂产量可翻番,两个矿场一共月产量可达到60万斤,这样就能保证满足外面的销售需求”。 夫妇俩立即招募60名伙计,先培训军事技能和职业操守,培训后立即上岗。巴清在矿场上和大掌柜一起,给每个岗位伙计工作量细化。要求伙计们努力完成各自生产任务。由于管理精准细致,劳动生产效率得到大力提高。 江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全国各地的贩运商人,把采购的丹砂装船经过长江水道向东顺风顺水,运到湖北湖南江浙等广大地区销售。有的商人采购的丹砂经嘉陵江装船北上,再通过陆路经过汉中郡,走驿道把丹砂转运到都城咸阳,再转运到华夏北方销售。巴家丹砂销售在江州一炮打响,坚定了巴清夫妇向外发展的信心。巴清看到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的进一步繁荣,丹砂的需求将不断攀升。巴清夫妇商议决定到天府之国蜀地考察,再确定在郡府成都开设丹砂商行,让巴家实体逐步向外大力拓展。 正是: 男人开矿采朱砂,妻子献计闯天下。 巴郡丹砂销路好,生意兴隆人人夸。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先秦女富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先秦女富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先秦女富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先秦女富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