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公公早逝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先秦女富豪第9章 公公早逝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9章 公公早逝 巴家老爷刚跨过50个春秋,他身体一直很强壮,每逢一四七日,到江坂乡场赶集,坐诊为山民治病;每逢三六九日,则到邻近的苟溪乡场赶集,仍是坐诊为山民诊病。其余的日子,则出诊到村民家中诊治疑难病症。他为人谦和,不论贫穷富贵一视同仁。他遵循医者之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拯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不看重金钱,给山民治病不以挣钱为目的。遇到特困之家,他则给以予免费诊治。有时抢救危急重症病人,他在病人家几天几夜不合眼,到时并没额外收取诊疗费。有时遇到瘟疫横行,他走村串户给人诊治,免费给山民发预防药。到时自己忙得顾不上吃饭,还得不到应得的药费收入。他高超的医术和医德,受到山民的交口称赞。 人们说医生越老越红,随着年龄增长医技越来越高超。医技高强收入自然就会高。巴老先生下乡诊治疑难病症,普通人家都是登门奉请,替他背药背篼。富户人家则请两位抬滑竿的伙计登门抬着巴老先生去诊病。他去普通人家治病,医疗费一般只收三五个铜币。如果在富户人家诊病,吃饭喝酒之后,主人这时低声询问: “巴老,药费多少”? 他则回答:“随便拿几个便可”。 这时主人便到内屋包好50或100个铜币的红包,转身走到他面前,双手恭敬地把红包奉送到他手中。巴老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把红包揣入衣包。主人则转身吩咐雇佣的两位伙计抬滑竿小心侍候,送巴老先生回家。 世事难以预料。那年进入秋季后阴雨绵绵,连续20多天的阴雨致使病菌疯狂繁殖肆虐横行,许多山民被病魔击倒。他们初期表现极度乏力、头痛和全身肌肉酸痛,伴有腹胀腹泻。有的病人发病急,时而发高烧时而怕冷,导致剧烈腹泻,并发休克昏迷不醒。巴老先生通过诊断,判定这是肠道伤寒传染病爆发。许多家三五个病人卧床不起,有的病人没挺过两个七天就命归黄泉,有几个村子都病死好几十人。巴老医生非常着急,他走村串户处方抓药抢救病人,一连十多天顾不得吃饭休息。他给病者开柴胡桂枝汤剂,或葱白加猪胆汁让其服用。然而当时毕竟受医药的水平限制,仅靠单一的中药医治重症顽疾见效甚微。巴老先生虽不断改进中药方剂,全力抢救病人,终因回天乏术,许多病人接连死亡。 巴老医生见许多村民接连倒下,自己废寝忘食的辛勤工作劳而无功,非常着急。加上阴雨绵绵,致使他也患上感冒。然而他顾不得自己患病,奔忙于扑灭瘟疫前线。他实在忙不过来,回家安排儿子志超停下手中活儿前去支援。他毅然决定把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切断一切传染源。加强药物预防,给山民们发放免费的预药药。经过他和儿子连续20多天的苦战,大范围病情终于得到控制,许多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可是由于巴老医生带病工作,伤寒病毒趁机侵入他的肌体,最终使他倒下。 巴老先生被病魔击倒卧床不起,儿媳巴清床前熬药端汤侍候忙个不停。按照巴老开得方剂抓药,熬好让老人喝下。可连续服药七天仍未见好转。巴老见自己头昏脑胀四肢极度乏力,时而畏寒时而高烧,断定自己患的也是重度伤寒。全家人知道一旦患上重度伤寒将难以医治,无特效之药,急得六神无主。儿子志超仍然辗转于抗瘟疫前线,生意上的事情则安排几位掌柜协调处理。儿媳巴清连忙到县城请来三位名医为巴老会诊。三位名医来到家中,通过对巴老的集体诊断,也认定巴老是重度伤寒。三位名医开了药方,嘱咐按两天一剂服用。儿媳巴清和巴夫人日夜在床前精心护理。然而巴老脉象沉缓不进饮食,已近20天病情仍不见半分好转。他说话已经吃力,心里知晓这次凶多吉少。那晚儿子回家看望他,他向儿子嘱咐后事安排。他说话声音细弱:“我平生喜欢清静,死后一定要悬棺岩葬……死后丧事从简,不准陪葬金银玉器。不准儿子到墓地去守孝三年,那是做派,没半点作用……每个人要干好自己的本份工作才是正道”。 儿女们齐跪在老人床前,劝慰老人安心养病,祈祷老人身体一定痊愈。 面对无情的病魔,巴夫人瞒着巴老,召集儿子儿媳商议后事。她说道:“我们要作两手准备,把墓穴位置定下来,请石匠工师把岩洞上墓穴打凿好。还要去请来木匠把棺材做起。万一老爷子魂魄归天,到时慌慌张张赶急做,肯定把事情办不好”。 她还接着说道:“我们这里的民间习俗,人为给危重病人提前把棺材做好,能冲掉霉运,可以起死回生”。 巴志超听从母亲安排,连忙请来巫师选择岩葬墓穴位置。巫师根据依山傍水选择崖墓的原则,选定在离巴家湾两里远的酉水河畔南岸山岩峭壁上。那儿的岩石陡峭,高达100余丈。崖壁座东面西,阳光充足。巴家请来三位石匠工师在崖顶打好几个桩头,顺着崖壁放下拴牢的粗篾绳,石匠们攀着篾绳下滑到确定的墓穴处,在崖壁上用钻子打凿石穴。三位石匠经过七天的苦战,打凿出一个长7尺,宽5尺,高5尺的方型洞穴。 迷信的人们认为老人死后,生命虽然结束,然而死者的鬼魂与身前的伙伴尚继续保持着密切联系。在冥冥之中他依然在他身前所处的环境中生活。在岩壁上开凿石洞,尸棺置入洞内,人死后找到归宿。将尸骨高悬于那凌空阴凉干燥、鸟兽无能为力的绝壁岩洞之处,既能防追兵破坏,又能防畜兽侵袭,还能便于尸棺长久保存。人们长期崇拜鬼魂,迷信祖先的灵魂具有长久佑护子孙后代的神秘力量,因而对死去的先辈极为崇敬。老人死后,人们要想尽办法来安抚死者,以取悦先辈的灵魂,并祈求得到先辈灵魂的保护。 巴老先生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喝汤药后病情一直没半分好转。21天以后,老人进入半昏迷状态,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寸步不离守候在床前。28天终于没熬过,老人闭眼撒手西去。儿女们想到父亲英年早逝没享一天福,哭得死去活来。佣人请来理发师为老人理发净身,穿上七套黑色丝质衣裳和布鞋布袜。儿女们为老人设孝堂、挂挽联,寄托哀思。志超穿戴好孝服,亲自去亲友家中报丧。乡长里长和山民们自发前来吊唁死者,向巴老遗体告别。巴志超还请来巫师道士做法事三天三夜,为父亲超度亡灵,祈祷老人一路平安到达天堂。出殡那天,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乡长亲自致悼词,巴志超悲痛地诵读祭文,缅怀老人的伟大功绩及对儿女的谆谆教诲。远近几十里的上千山民自发地来为老人送葬,赞颂这位救死扶伤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的老医生。 巴志超眼睛红肿,双手端着老父亲灵牌。外甥强强手持引魂幡,两人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儿媳女儿女婿和乡长里长及山民一路护送老人灵柩来到墓穴崖顶。八位抬棺伙计从崖顶用粗蔑绳慢慢吊下死者灵柩,将灵柩放进岩壁半山的墓穴之中,最后用石条把洞口封闭严实,一具悬棺就安葬完毕。在老人死后的“头七”中,每天傍晚儿女们都要到墓穴所在崖顶烧篝火,迷信的人们认为给老人走向奈何桥指引方向。后来每个七天的末尾那天,儿孙也要去祭奠,叫着“烧七”,一直祭奠到“七七”第49天为止。 第49那一天要举行隆重祭奠,据说这一天死者亡灵要回家“ 省亲”,儿女要请亲友相聚前来吊唁。后来等到老人死后第100天,要举行隆重的“百日”祭奠。到了这天,不仅儿女们到墓穴旁举行祭奠,还要恭请亲友前来祭拜,要对亲友煮饭炒菜隆重招待。 巴老死后,志超遵守父亲遗训,不在墓穴旁搭棚居住三年守孝,但巴家儿女仍然穿孝服三年。死后满第一周年那天,儿女们去墓地敬献供果烧纸钱祭奠,亦叫烧“周年”。满第二个周年时,儿女们仍然要去墓地举行隆重祭奠。满第三周年时,儿子儿媳要请来至亲好友团聚,带上供品、纸扎齐到墓地吊唁。三周年满后,儿孙们才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 巴家儿女谨遵传统礼仪,恪守孝道,在三年服丧期内,家中不操办喜事活动。巴老爷逝世后,儿子儿媳更加孝敬巴老夫人,坚持做到早请安晚汇报。巴家女儿巴燕为了消除母亲的孤独,隔段时间就到娘家接母亲到婿家居住两三个月,然后再亲自送回娘家。家庭和睦姊妹团结,万事顺心实业兴旺。 巴清夫妇谨记逝去老人的教诲,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家业兴旺才是对死去父亲的最好报答。父亲安葬后过了头七,志超就开始投入矿场的生产和销售管理。他做到每月去一次江州全面检查巴家商行的工作;两月去一次成都督查自家商号的销售账册。自家矿场的产品质量,船队的运输及安全,他随时做到心中有数。巴家实业属下的七个掌柜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动态,他做到了如指掌。 巴清夫妇又投资于丹砂产品的深度开发。聘请了10多个热爱丹药研制的丹师,在家乡酉水河畔山洞里建起了两个丹窟。成立了炼丹团队,配置了炼制设备,要求丹师们炼制能使人长寿的丹药。炼丹洞里烟雾缭绕,炼丹师们在丹洞里不断改进丹药配方,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夜以继日地进行试验。巴家给炼丹师们的待遇优厚,每月的薪酬定为500铜币。巴清夫妇鼓励丹师们勇于创新,不怕失败。要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炼制方案,巴家愿为他们的失败承担责任,愿为他们研制丹药投入买单。巴清夫妇给丹师们郑重承诺:如果他们研制出优秀成果,巴家将给予5—10万铜币的重奖。丹师们积极性很高,他们决心为丹药研制呕心沥血。在丹药领域搞出成就,为巴家争光,为自己争光。 正是: 孝敬长辈是传统,儿孙后代记心中。 本职工作要干好,家业兴旺代代红。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先秦女富豪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先秦女富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先秦女富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先秦女富豪》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