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探得机密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爱恨无俦58探得机密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平常逛窑子,他又时常因手头拮据,频遭小姐们奚落,因此每每得便凑足了银两,秦蛮好即刻送与老鸨,之后恶狠狠地拿小姐的粉肉撒一通气,喘息疲惫中总算找回、在江湖上失去的男人自尊。 “秦平头,咱们这次失手不巧,可不能就此罢休,当真白忙活一场?若是传将出去,岂不让江湖上的一班死对头笑掉牙巴,神武通兄弟的面子,可真不知往哪儿搁了,那个秘籍叫瑜伽什么的,问问这小和尚或许能有眉目。”眼看门外天色四更所剩无多,殷远志有些焦躁干脆直说了。 “殷大哥,我听你的!” “喂!小和尚,有部《瑜伽经》念过没有?” “施主说的可是《瑜伽师地》,此经乃是玄奘法师西行的因缘经,小僧有幸曾听弘光师叔讲解过,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本质及其所依物象——阿赖耶识象及修行瑜伽禅观的果位。以其物我两忘、名相有无开始,从而使人悟入中道,经书罗列了瑜伽大师修练、所要经历的数般境界。其又可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此法+论高深,非短时可以尽述,古往今来数百年间,前辈当中少有人修成正果,故小僧未见其异者,尤其对六识的修炼和调习,至今争论颇多……”广真对此经耳熟能详,从头至尾讲述一遍。 殷、秦二人嫌其冗长,打断问道:“经书在哪里?也不知你说得对不对,我们要查对一下,这厚厚一本书,你能背的一字不错吗?万一弄错一字这还得了,不走火入魔、恐怕也会七窍冒烟。” “阿弥陀佛,施主说的确然有理,这经书的参悟,实属是一字一意、万不能错,否则心入魔境再难翻身,至于七窍冒烟……这……小僧不曾听闻。唯此经书在首座弘义师叔禅房卧枕之侧,师叔精研此经,常常是锲而不舍废寝忘食,是以浮图之内未藏此经……” 谈经说法颇合广真心思,然双方理解却是大相径庭,殷、秦二人认定是武学奇书,而小和尚广真领悟的,却是三藏法师的译世真经,乃属明辨大千世界的一盏神灯。 “小和尚,你且领路,那弘义老和尚的禅房在哪里?我们要问问,他在瑜伽上到底领悟了几层,什么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只怕是表里不一、虚张声势!” “阿弥陀佛!施主如此狂言,莫不是施主领悟此经,已远比弘义师叔还要至理精辟,或是施主早已洞悉此中真谛!施主是局外人,或能另辟蹊径亦未可知。” 殷、秦二人早就发现,慈恩寺的僧人,若是解经释典极为专著,则其思维状态,非常人可比,无需威逼利诱,言语之间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达到目的。 广真却以为此二人执著真解,自己也好从中对比悟出玄机,所以坦然相告:“两位施主,请随小僧前往!” 说完自前引路,拐了几个弯,穿过两间大殿迎面是一排僧房,其中一间烛火明亮,隐约传来声音。 那是方丈的禅房,广真自然知道,首座弘义卧榻与其相邻且居右侧,只是里面并无灯光,广真正欲敲门,殷远志手脚更快点其哑穴,然后摇手示意秦蛮好,两人悄悄临近窗棂,一起躬身侧耳倾听。 闻及有几个人说话声,夹杂低低喘息,遂沾湿手指、轻轻挑破窗纸,不时换势或屏气眼观,希望能借此发现经书所在,以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或者实在不行,就霸王硬上弓强取速奔。 只见一老和尚菩提盘坐,低眉下首神色愁苦,另有四个大和尚并立其右侧。 “方丈师兄!贼人已然就擒不必多虑,虽有什物烧毁,但三藏法师的经卷,已从贼人身上取回,我已安排弟子下去,明日起即另行抄录几卷副本,以备不测。” “贼人盗取何经?”方丈老和尚坐姿稳如泰山,眼帘半闭须眉斑白,此时问话显得气力微弱,仿佛禅意归来刚刚苏醒。 “只有四部,有《大般若经》和《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显扬圣教论》、《解深密经》,师兄对此有何疑虑?”答话的却是弘义。 “据你所言,这几个男女并非一类,却聚于浮图之内,老衲原先以为,他们是冲着大雁塔地宫的宝物而来,谁知又冒出个什么武功秘籍。” “可是方丈师兄,这雁塔地宫只是民间传言,我等俱未亲见、焉能当真?” “传言未必虚妄,我师灵隐也曾说过,此塔有地下宫殿三层,内有三藏法师西天所携诸经真卷原本。因前朝安史之乱祸及僧侣,流离逃亡他处且多有不归,而开启秘门之法,只有住持和首座清楚,故两百年来,再无人出入地宫。师父灵隐穷毕生之力,亦未能窥其端倪,致使宝物湮没于地下,重见天日之遥,唉!只怕老衲已不济时运……”方丈弘德老和尚说着摇头轻叹,满脸尽显苍白倦怠之色。 “方丈师兄不必悲观,我有一法或可一试,不知师兄以为……”说话的是后堂僧弘志,此刻暂停口风,是想探明师兄态度。 方丈老和尚蓦地睁开双眼,紧紧盯着弘志,眼放金光精神大涨问道:“师弟有何良策,快快请讲!” “方丈师兄可发文榜昭告天下,令能人异士皆来寻找,有觅得经书所在之人,可允诺其所得,若是佛门同行可共阅真经善本,甚至准其抄录副本回带;若是江湖人物、则随同的金银珠宝尽归其有。” 几位老僧听后略显惊讶,怀疑是不是有些冒险,担心会不会给本寺造成重大损失,故而没有及时表态赞成。 “想我佛门净土,此前虽有薄田百亩、牲畜数十头,除去平日僧人口腹、寺庙修葺之外,又能积累金银几何?是以珠宝多有虚幻,不过开道之术耳。”后堂僧弘志最后一番画龙点睛之言,听的方丈和其余几个班首频频点头。 “善哉善哉!师弟,明日即刻照此行事,不得耽误。” 殷远志等人在外面一听,寺中原来藏有大秘密,顿时心有所悟,打消今夜盗拿经书的念头,心想即便拿到也不是原本,原本必定藏在雁塔地宫内,须禀明少管和统领再从长计议。 于是,殷远志缓退几步私语秦平头,因广真熟记《瑜伽师地》,两人称其为活经书。天光欲晓时间紧迫,两人匆忙议定,暂且不放弃其人,故挟持了广真和尚,迅速消失在禅房屋檐的树影之后。 梦儿高塔赏月,虽然品茗一份惊喜、一幕温馨,却也涂抹一丝不畅,匆忙回到馆舍已近四更,端坐入床泯思安魂,行功一轮通体融融任意阴阳,不知不觉已是破晓时分,迎来晨光溢满纱窗。 三人几乎同时苏醒,凤儿和梦儿相对而眠,娥眉轻舒却见师妹容光浅笑,似乎还停留在梦中,凤儿遂朱唇微启,照梦儿的颈项嘘出一口气。 梦儿只觉犹如一根茸草,环绕着脖颈在柔柔地抚摸,警觉稍瞬即逝,睁眼却是师姐怪异的眼神、模糊的笑容,遂懒洋洋白了一眼嗔道: “师姐,是不是一夜不眠,恼梦儿没邀请你作伴赏月,故而……” 后面的话梦儿故意悠悠不言。 “哦!这么说,小师妹于中原的明月,一定留存着逾越昆仑的铭心刻骨喽!是不是也包含浮图内弥漫的烟火、和夜光下躁乱的呼喊!” 其实梦儿赏月离馆时,凤儿正行功复习‘灵犀一点通’,因下山时,师父鲜至柔指定务必于子时、传告三人之间一些重要事宜。是以梦儿所言所行,姬飞凤全然知道,只是未加阻拦,至于十里外的慈恩寺内、所发生的一切尽入慧眼中。这‘灵犀功’乃昆仑派的一绝,十里之内风吹草动明察秋毫,一里之内险恶之灵难以蛰伏,功力高深者可感触更远。 这些梦儿自然清楚,如若隐瞒不过是掩耳盗铃、毫无意义,于是顺水推舟,直白相告说: “啊,我知道师姐早已洞悉阴阳,情牵小妹不偏不离,然大雁塔之事,梦儿并非有意,不过对歹人略加惩罚,莫非师姐以为不妥,或是另有妙法!” “哼……妙法自然没有,我知你不是故意,但你却是率意而为,岂不是成也萧何、败亦萧何,我劝师妹以后一人行事,务需多想方为上策,不然师父那里我无言答复,须知师妹可以欺骗师姐,然师姐却不可以欺骗师父!”话到末尾表情半真半假,语气却是不轻不重、意涵告诫。 “噢!原来师姐是不可以欺骗的,原来师姐虽然不生我的气,却是要教我改掉小性儿,原来梦儿先前的任意妄为,令师姐记忆尤深,更令师姐担忧,如此看来在师姐的面前,梦儿的抉择是唯一的——只能规规矩矩。好!值此一回,中原一日我一生,若是再错刀剑横!大师姐,其实你说的是对的,梦儿从今起,一定三思而后行。”梦儿一语成谶日后令人心痛,平添无数感慨。 “师妹你言重了,江湖之事险恶难卜,我与你同行,也不过短暂而尔,翌日有事相互传告,不可怠忘矣!我这心里极不踏实,总有些莫名其妙的烦躁。”凤儿忧心忡忡,一边说一边整理自己的物事。 时凌波已漱洗结束,看见凤儿和梦儿你一言我一语,嗔道: “大师姐、小师妹,是我要离开你们唉!你们哪来那么多情意绵绵,把我撇在一边,要不我送送你俩吧!” 很快凤儿和梦儿装束停当,凤儿笑言: “凌儿师妹,你孤身一人我并不担心,我只管等你的好消息!” 三人俱已出了店门,有人牵马过来各自接过,凌波正欲上马忽然想起,从口袋里掏出银两留下少许,其余递给凤儿。 “师姐、师妹,你俩多带些盘缠,行事也许方便些。” “不!你应当多些,此番寻找师叔路途渺茫行踪不定,盘缠不可少,我和小师妹奉师命截拿‘贪官污吏’、江洋大盗之流或能周转,你不必执拗。”说着伸手换过银两笑了笑,而后三人一起上马,并肩疾驰了五十多里路。 姬飞凤停下马匹,依依惜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师妹珍重!” “多需保重!” 凌波信马由缰,走了几步又回回头,几次欲言又止,忍不住问道:“小师妹一路无语、心事重重,何故?” “言而无用,何须多言!”梦儿一边说着一边取出、师父临别之时赠送的紫玉箫。 “我今以一曲《知北游》送师姐一程,盼师姐早得喜讯,我与大师姐静候佳音,或许他日也可北游相聚。”说完便迎着晨曦轻轻吹奏,箫音迂回迷茫于清凉的秋色,听起来柔美中隐含一丝无奈。 《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最后的传奇,是庄周主张无为、顺其自然根本面,一切事物的演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再次强调不可改变、也不必去改变。 《知北游》由天玄第三代掌门鲜至柔,于二十年前因其思路、拓其意境而谱曲,皆源自当时的意中人虔士元,久候不至杳无下落,因此感慨忧悒所作。之后更是情冷天地、痛绝心梦,继而再创卷雪萃冰剑,锋芒所指叱咤昆仑、傲视红尘,只是此中缘由却无人知晓。 凌波的坐骑‘黑旋风’极度依依不舍、它的伴侣——姬飞凤座下的白龙驹,长长的一声嘶叫后,头颈一甩狂奔而去,马儿如此何况人乎,姐妹俩目睹此状犹自叹息,遂纵马先行。 人虽已远,然箫音却愈来愈清亮,尽管此时早已六七十里地外,凌波却听得异常清晰,禁不住热泪盈眶,知道师妹特意加内功吹引相送,直到曲终旭日红。 姬飞凤的白龙驹一路驰骋,约莫一个时辰便穿过西都,沿洛河南下期间并未停留,梦儿的‘金顶云’紧紧随后,虽然路途跌宕起伏坎坷曲折,但梦儿侧身于马背的姿态不变,而箫声的流转却始终自然平稳,并渐渐高昂且在高昂中结束。 这奇异的景象,引起不少路人的注目,其中一路旁酒馆中有四人正在喝酒,陡然间被这音调渐高所震惊,几个人相视变色,以如此内功上下穿越自由挥洒,委实平生不曾遇见,没想到约定中帮派的人物,会以高调策应的方式莅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爱恨无俦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爱恨无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爱恨无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爱恨无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