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亮剑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崇祯大帝国第一百零八章 亮剑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第一卷风雨飘零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响彻整个西山军营校场。这酸爽的味道,别说是崇祯皇帝了,便是满朝文武,也慷然而叹! 看来大明是真的需要提高武人地位,方能从内外交困的沼泽中爬出来。 或许,皇上是对的。 高台上的崇祯皇帝神采飞扬,露出生平最亲切的笑容,不停地挥舞着右臂朝下面将士致敬,带起一波新高潮。 真是酸爽,简直酸爽得不行。 直到此刻,他总算有国家领导人的感觉了。 这段时间,苦逼的日子委实过得让人心酸。 不是在搞事,就是筹谋在搞事,这是一国之君该干的事吗? 好在,如今终于有了不错的成果。 只要京军有十万精锐,崇祯皇帝就有信心硬干鞑虏。 他想灭绝鞑虏的决心,连河蟹大神都干预不了,这是一位帝王的决心。 在大明,朕是天子,朕说了算。 “时辰已到,赠刀仪式开始……” 礼部尚书周廷儒看看沙漏,走上前站在崇祯皇帝身边,扯着嗓子吼道。 校场上曹文诏手高举,拳头紧握,三万将士呐喊声戛然而止。 几个锦衣力士抬着刀架,上面摆放着十把精美的绣春刀,熟铁皮制的刀鞘上,用铜钉钉出一朵朵云形花纹,闪闪锃亮。 崇祯皇帝豪情万丈,拿起刀架上的第一把刀,铿然抽出,登时一道寒光扑面而来,皇宫兵仗局的手艺,果然不同凡响。 这是特制的绣春刀,刀背厚实,刀刃锋利,手不敢试。 刀面正中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下面是“崇祯八年九月造”,编号是京军零零零零一。 这是属于他的刀。 而曹文诏、周遇吉等京军将领则是零零零零二、三、四…… 可以说,为了提高京军荣誉感和对自己的忠诚度,崇祯皇帝可谓绞尽脑汁挖空心思。 思来虑去,终于还是借鉴了蒋校长的这一套手段。 说实话,崇祯皇帝还是觉得老蒋在笼络人心上,有他独到的功夫。 既然如此,那么拿来便是。 荣誉感和忠诚度这个东西,不是一味用钱可以解决的。首先是朝廷没有那么多赏银,其次是容易使士卒骄纵。 而赠送绣春刀这个主意,无疑解决了这些问题。 更可以激起整个大明的尚武之风。 武职自不必多说,即便是文职,既然在军中效力,那就要有尚武精神。 以天子之尊赠刀,一是鼓励京军将士的尚武精神。二是说这是属于皇室的队伍。 至于说要效忠谁,不言自明,看看锦衣卫就可以知道。 一声戎装的崇祯皇帝站在高台上,轻咳一声,龙眼扫视着下面的京军将士,庄严的说道: “诸位将士,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京营涅槃重生的开始。 尤其是今年武举士子加入,可谓天下英才尽入京营,朕甚是期待你们将来的表现。 下面,赠刀仪式开始。 请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曹文诏、勇卫营总兵官周遇吉、总兵黄得功、一甲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二甲吴承锋、卢欣荣、孙之滂上台。” 在场有三万将士,自然有锦衣校尉负责大声传递崇祯皇帝的话,听到喊叫,曹文诏等人个个神采焕发走上高台排好队伍。 鼓乐声响起,崇祯皇帝依次从刀架上拿起绣春刀,向他们赠刀。 曹文诏等人跪地双手朝上接过特制的绣春刀,然后仔细摩挲着刀鞘上的皮质,掂了掂刀的重量。 刀目测约通长近四尺、宽三寸左右。 铁质,长条形,鱼腹刃,刀靶两侧有木夹柄,柄首包镶云纹金片,并缀有金十字形隔手。 刀鞘为木质,外包一层鲨鱼皮,涂红漆,脊部镶长条形金饰,上刻两组云龙纹,末端包有云纹金琕。 一句话,漂亮,也非常实用,绝对不是摆设。 “诸位爱卿,此刀赠与诸位,朕不希望尔等用于装饰门面,流传于子孙。 而是希望尔等用于沙场斩敌建功立业,方不负朕所望。” 崇祯皇帝赠刀完毕,令他们起身,谆谆交代。 大明现在是死水一摊,失去它的血性和激情。 因为崇祯皇帝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有血性! 要敢于亮剑,方能震慑四方宵小。 藏在刀鞘中的宝剑、宝刀纵是再锋利,也不过是死物一件。 既威慑不了别人,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丧失了民族的血性。 若是藏得太久,反而会生锈。 待到想使用的时候,却已经连出鞘都拔不出来,如何杀敌? 所以,崇祯皇帝在设计赠刀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些因素。 除了必要的装饰显示皇家的威严外,最主要的就是实用。 概因刀的本质,就是用来杀敌的,是要见血的。 挂在墙上的刀,那不叫刀,叫装饰品。 如果这样,则失去崇祯皇帝的本意了。 曹文诏听完,退后几步,拉开与崇祯皇帝的距离,缓缓抽出刀身,娴熟的挽了几个刀花,然后说道: “好刀,臣一定用鞑虏鲜血浇灌它,方不负陛下的赠刀之情。” “好!好!好!朕就等你和京营捷报频传,届时再为尔等大明将士赠刀庆功。” 崇祯皇帝按照彩排台词,转身对着校场将士喝道。 激发军人的荣誉和士气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第一批受刀者,人数要少,仪式要安排得异常隆重,要使他们感到无上的光荣。 如此,才能让人珍惜,才有向上的欲望。 对于这位学问,崇祯皇帝有一定的研究。 万众瞩目中,崇祯皇帝和高台上的九人,拿着绣春刀连着刀鞘,用力的敲打自己的左胸九下,整齐划一的动作,把军中的豪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是军改小组长崇祯皇帝独创的军礼。 为的是砥砺士气。 而敲击九下也是有含义的,华夏讲究九九之数,故有:九九大运,与天终始之言。 敲击完毕,崇祯皇帝脸色严肃,面对着京军将士拔刀出鞘大声喝道: “朕发誓,从此刻起,必将为我汉人开疆拓土,护我汉人江山,卫我汉家族人,直至生命终止。 大明后代子孙,定要秉承朕的意志,世代以此为愿。 望九天神灵,共鉴之!” 高台上曹文诏、周遇吉等人也立即拔出腰刀指向苍穹,大声吼道:“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锋利的腰刀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高台下,三万将士也拔刀吼道。 那散发出来的强烈战意仿佛三万尊战神,哪有丝毫原来京营孱弱的模样? “吾皇万岁,利剑出鞘,卫我大明,复我汉人雄风!” 此情此景,台上的以温体仁为首的文武百官也忍不住嘶吼着。 雄壮而热血的口号,拉风的造型,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这一刻,无论是谁,汉人豪迈的雄风镌刻在现场每个人的脑海里,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久久难以忘怀! 走出第一步了! 高台上的崇祯皇帝情不自禁的留下帝王的眼泪,仰头望天喃喃自语,心里却无比的满足和惬意,完全迷失在震天的呐喊中! 若是有十万的这样的铁骑,何能叫鞑虏入侵朕的大明江山? 若是万众一心,汉家天下又有岂能龟缩亚洲一隅?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崇祯大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大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大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崇祯大帝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