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独自行动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征战星辰第十章 独自行动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把三维坐标图发给欧阳上尉之后,秦旭才进入“火蚁”号战术侦察舰的气闸区。 就在开始,伦巴斯舰长给罗威利少校下达命令,让他安排人员驾驶战术侦察舰,前往第一舰队与第八舰队的通信汇聚区,争取尽快与两支舰队恢复通信联络,确保能继续执行通信中继任务。 关键就是那次核爆。 虽然第一舰队与第八舰队在冲击波的影响范围之外,但是部署在“水母”附近的无人探测器全在核爆中损毁了,也就需要重新部署无人探测器,而且得尽快让无人探测器到达“水母”附近。 结果就是,第一舰队与第八舰队对部署做出了调整。 此外,第九舰队的战舰也在加速。 为此,就需要重新搭建集束通信网络。 “兰芳”号在第九舰队后面,负责为第九舰队提供通信中继服务,也就需要安排侦察舰充当次级转发平台。 情况紧急,罗威利少校想都没想,就把这个任务安排给了秦旭与莫莉。 其实,这个任务也没多大的难度。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驾驶战术侦察舰去通信汇聚区,跟其他战舰建立通信联系,再转发给“兰芳”号。 此外,秦旭与莫莉的两个小组都已经完成驾驶战术侦察舰的训练。 “大秦?” “火蚁”号内,坐在1A甲板舵手位置上的是李伯特,坐在1B甲板左侧武器军官位置上的是刘兰登,坐在右侧座椅上操作电子设备的是林尔斯,秦旭的位置在1B甲板中间,舵手座位正下方。 没错,那是舰长的位置。 在理论上,大到百万吨级的一级母舰,小到几百吨的战术侦察舰,全都能够由四名官兵驾驭。分别是舵手、军械长与电子设备操控员,以及必不可少的舰长。名义上,舰长是总揽全局,实际却是充当别的岗位的替补。也正是如此,舰长必须拥有非常全面的能力,能胜任所有岗位。 其实,这也是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来培养舰队军官的根本原因。 在战斗中,一个小组的四名军官一起行动,不但能有效掌控一艘战舰,还能够驾驭战舰执行作战任务。 “我们的任务是去第一舰队的通信汇聚区,尽快跟第一舰队建立通信联络。具体的任务信息,我已经放到共享区了。”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秦旭已经走过去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兰芳”号在加速,产生了大约0.1G的加速度 “稳着点!”秦旭提醒了掌舵的李伯特。 所谓的坞舱其实是与外界连通的气闸,四艘战术侦察舰不是停在坞舱里面,而是通过气闸跟“兰芳”号连接到一起。整体上,四艘“蚊子”级战术侦察舰是以半埋藏方式挂在“兰芳”号上。 当然,大部分主力舰都以这种方式搭载战术侦察舰。 毫无疑问,战术侦察舰是最小的战舰。 “火蚁”号所属的“蚊子”级战术侦察舰,只有八百吨,长七十五米、圆柱形舰体的横截面直径只有十米。 既然是货真价实的战舰,就肯定有战舰的样子。 凭借一座一百吉瓦级反应堆,以及一台一万六千吨级聚变发动机,“蚊子”级拥有最高可达20G的加速性能,在一个加减速周期之内的最快速度高达每秒三千千米,机动性远超大型战舰。 火力方面,也达到了战舰的水准。在距离舰首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舰长处,各安装了两座小口径加特林电磁炮。在动力舱前方是围绕舰体中轴布置的导弹舱,最多能容纳四十八枚战术导弹或者二十四枚重型导弹。 当然,在有限的舰体内,能够保证的也就只有机动性与火力。 防护? 几乎没有。 自持能力? 由大型战舰搭载的战术侦察舰,不会考虑自持能力。生态系统只有回收与处理废水,以及用二氧化碳还原氧气的功能,因此持续作战时间由装载的食物等给养,以及搭载人员数量决定。 即便在理想情况下,部署时间也只有半年。 当然,小型战舰最大的优势,其实是便于操作。 只需要四个人,就能把战斗力发挥到极限,而且理论上,只需要舵手与武器操作员就能执行战斗任务。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舵手一个人就能驾驶战舰作战。 其实,战术侦察舰全都是按照四名乘员的标准进行设计,最多只会留下额外搭载四名人员的空间。 此外,战术侦察舰都有逃生设备,而且配备了单兵武器。 在舰队决战中,除了在前期执行侦查任务,战术侦察舰还往往在战斗结束后被派去打扫战场。 某些时候,战术侦察舰甚至被当成武装登陆艇使用。 因为不需要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所以战术侦察舰在面面俱到的同时,就只能牺牲居住生活空间。 在“蚊子”级战术侦察舰上,甚至没有为舰员提供住舱! 怎么睡觉? 座椅放平,扶手向两侧展开,并且把腿托拉伸之后,就是一张单人床。如果搭载了陆战队员,往往在匀速飞行,也就是失重状态,用电磁锁定装置约束与固定作战服,以漂浮状态休息。 在战术使用上,战术侦察舰是货真价实的“消耗品”。 谷神星战争中,火星联邦战术侦察舰的战损率超过五成。几次舰队决战中,最先投入战斗的战术侦察舰均全军覆没。整场战争中,阵亡的初级军官里面,有七成是战术侦察舰上的舰员。 所幸,秦旭他们执行的不是侦查任务。 当然,附近也没有敌舰。 在姿态发动机的推动下,“火蚁”号缓缓离开了“兰芳”号,其实是从“兰芳”号上弹射了出去。 调整好方向后,“火蚁”号的主引擎点火。 随着战舰开始加速,秦旭等人都被死死的压在了座椅上。 虽然穿了具有一定抗压功能的宇航服,但是相当于火星表面重力三倍的加速度,依然让秦旭很不舒服。 用欧阳上尉的话说,秦旭他们还没适应战舰上的生活。 在学院里,学到的只是基础知识。在0G环境中的活动方法,如何适应随加速与减速发生变化的过载,肯定无法从书本里面学到。这也是所有的学员在毕业前必须到战舰上实习的根本原因。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征战星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星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星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征战星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