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灾难发生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征战星辰第十一章 灾难发生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火星,联邦最高统帅部。 在分析结果显示出来的时候,决策委员会的八名成员都站了起来,朝房间中央的投影显示区走去。 虽然早已做好思想准备,但是看到AI给出的分析结果,众人依然是目瞪口呆。 爆炸发生之后,通信中断了大约半个小时。 在通信恢复的时候,由第一舰队的战舰发射的侦查导弹已经逼近“水母”,并且从多个方位进行拍摄。 其实,“水母”已经不存在了,准确说是已经粉碎了。 此外,根据第九舰队的报告,导致通信中断的那次核爆的当量在一百五十亿到两百亿吨TNT之间。 威力如此巨大,肯定不是核弹头。 只是,不能因此排除爆炸是袭击导致的可能性。 此后,结合第一舰队与第八舰队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最高统帅部的AI对爆炸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实,也没啥好分析的。 在排除所有匪夷所思的可能之后,导致如此猛烈爆炸的原因只有一个:储存在“蓝色海洋”号上的聚变燃料被引爆,至少是其中一部分被引爆,并且导致其他聚变燃料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 什么意思? “蓝色海洋”号收集的聚变燃料,即重氢是以金属态储存起来的! 其实,在跟“水母”汇合之后的几年里面,“蓝色海洋”号一直在从“水母”上提取与收集聚变燃料,并且以金属态储存在专用容器里面,以便在最后一次减速的时候提供给小型拖船使用。 储存金属态重氢的容器非常牢固,能承受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而且双壳体结构有极好的绝热效果。 在理论上,这些金属态的重氢都非常安全。 可惜的是,没有任何容器能够承受核爆炸。 “蓝色海洋”号上储存了大约一百万吨金属态重氢,还有大约五百万吨高纯度锂6。这些金属态重氢转变成气态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TNT炸药的数十倍,而且肯定有部分重氢跟锂6发生了聚变反应。 那么,破坏金属态重氢容器的核爆炸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此前的几个小时之内,前方的三支舰队,以及最高统帅部的人员都在设法搞清楚这个问题。 直到半个小时之前,由“兰芳”号发来的一幅三维坐标图才说明问题。 通信中断之前,在“水母”的后端,也就是“蓝色海洋”号主锚点附近出现了闪点,也就是核爆产生的高亮度闪光。 显然,就是这次核爆炸引发了后来的灾难。 可是,这次核爆炸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AI对闪点做了光谱分析,结论既出人意料,又符合情理。 那是一次战术弹头级的核爆,当量相当于一百五十万吨TNT,而且引爆点在冰盖下面一百米。 因为在爆炸发生前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所以核弹早就在“水母”上了。 那么,是谁把核弹放上去的? 其实,这还是次要问题。 灾难已经发生,哪怕搞清楚情况,也无法改变“水母”已经粉碎,而且彻底失去控制的事实。 摆在亚历山大?肖等决策者面前的选择很简单:阻止灾难变得更严重。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止损。 按照原定计划捕捉与控制“水母”? 虽然充当备份的“蓝色火星”号没有遭到破坏,能顶替损失的“蓝色海洋”号,但是用来减速的一百二十艘小型拖船全都完蛋了,还缺乏聚变燃料。就算让战舰顶替小型拖船,也没什么用。因为核爆炸让“水母”从内部粉碎,分裂成数十个巨大的碎片,以及上百万个中小型碎片。 此外,必须用到的电磁激励单晶复合纤维也用光了库存。 关键还有,爆炸让“水母”偏离了原来的航线! 虽然“蓝色海洋”号的主锚点在“水母”的质量中线上,但是爆炸点不在主锚点上,而是稍微偏离主锚点。 航向偏差有多大呢? 大约两度。 这有什么影响? 解体的“水母”正在以每秒七十千米的速度朝火星飞奔而去! 飞向火星!? 没错! 不要忘了,“水母”之前在向火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飞行,而L2点距离火星一百零八万千米! 偏差两度,让“水母”的航线恰好对准了火星。 更加要命的是,“水母”正在以极为缓慢的速度瓦解。 什么意思? 解体之后的“水母”就像是一把宇宙尺寸的猎枪打出的霰弹,其中几十颗枪子,质量大到能够造成灭绝级灾难。 即便是那些体积较小的碎片,也能够摧毁一座城市,或者一座空间站。 此外,还有无数的微型碎片。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微型碎片,凭借每秒七十千米的速度,每一块都有不亚于大口径电磁炮炮弹的威力。 要说的话,这些微型碎片更危险。 为啥? 巨型碎片与大型碎片还能想办法拦截,或者迫使其改道。再小一点的,比如尺寸超过一米的碎片,能够用能量武器摧毁。更小的碎片,比如那些只有几厘米大小的冰珠子,根本就探测不到。 无法探测,又怎么拦截? 其实,拦截巨型与大型碎片,难度也非常巨大。 等了几个小时,不是统帅部的超级计算机的速度不够快,也不是AI不够先进,而是需要更多的数据。 道理也很简单,“水母”是一个直径达到了数百千米的大型天体,即便解体了,也不会立即散开。 此外,在解体的过程中,各个碎片会相互影响。 别说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哪怕有,也无法准确的预测所有碎片的运动轨迹,特别是极易受到干扰的小型与微型碎片。 等了几个小时,获得的只是巨型与大型碎片的参数。 虽然数据有限,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但是时间更宝贵,统帅部的AI给出了第一份有可信度的评估报告。 关键还有,AI给出了应对灾难的策略,并且按照紧要程度罗列了出来。 什么意思? 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止灾难在七天后降临火星,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采取行动,争取把灾难造成的损失与伤亡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对火星联邦来说,现在最大的筹码就是还有七天时间。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征战星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星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星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征战星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