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彭王向来最知进退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彭王向来最知进退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一上午之间悠悠过去,贞观殿中,武后转身朝东偏殿而去。

李显等人恭送武后离开之后,这才带人去了西偏殿。

中央的矮桌上已经摆满了素食和羹汤。

武后平静的正坐下来。

上官婉儿上前,小心点伺候武后用膳。

就在这个时候,内侍监仇宦轻步从外面走入,轻声拱手道:“天后,王隐客求见。”

“传!”武后平静的点头。

仇宦转身,退到一旁,王隐客随即进入殿中,拱手道:“臣,王隐客,参见天后。”

武后平静的点点头,开口道:“如何?”

“禀天后,据臣探查,彭王对宫中之事一无所知。”王隐客认真拱手,说道:“昨日彭王离宫之后,便待在中岳神庙之中为先帝祈福,除了和太子洗马田游岩说过几句之后,就再也未有离开了,其他诸事也不管。”

武后皱了皱眉头,抬头看向仇宦:“田游岩?”

“是!”仇宦躬身,低声道:“天后,太子洗马田游岩昨日已在东宫留了辞呈,昨日和彭王见了一面之后,就返回了茅山。”

武后沉默了下来,感慨一声,说道:“道门之人,向来是最知进退的,彭王……若是不出意外,二月他离京之后,也就不会太管宫中之事了。”

“是!”仇宦躬身,然后退后一步。

李绚向来很少插手朝堂的具体事务,多年来一直都是如此,只要等他离开洛阳,那么他就可以不用在意了。

武后抬头看向王隐客,说道:“你继续。”

“是!”王隐客拱手,说道:“臣昨日派人盯着右卫和彭王府的侍卫,以及其他一切和彭王有关的人,其中没有丝毫异动,甚至彭王都没有联系做安排,在身边也只带了一队右卫骑兵。”

武后轻轻点头,道:“看样子,彭王的确对那件事一无所知,但是,若是不找到那人,那人最后也难免会去找彭王,继续盯着他,本宫给你懿旨,若发现那人和彭王联系上,杀了彭王。”

“是!”王隐客面色凝重的肃然拱手。

“去吧。”武后摆摆手,王隐客立刻拱手而退。

等到王隐客离去,武后抬头看向仇宦,问道:“那人现在在哪儿?”

“之前有迹象看起来似乎是去了冀州,但是后来在陕州又找到一点迹象。”仇宦面色担忧的看着武后。

对于那人,即便是仇宦都难以捕捉到他的踪迹。

武后点点头,说道:“那人的身份还没确定?”

“臣有愧。”仇宦沉沉的低头。

皇帝在武后的眼皮子底下藏着的人手,也不是仇宦所能知道的。

“有目标没有。”武后微微挑眉。

“臣有所猜测。”仇宦拱手,然后肃然说道:“臣怀疑那人很有可能是近几年在,密卫执行任务时报了死亡的人手,所以才会脱离视线之外,要么就是军中类似的军将,再或者,便是早年被流放,但是报了死亡的人。”

武后轻轻点头,这种在明面上已经死了,但是在暗地里却还活着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怎样。

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如何,不知道他们的踪迹如何,甚至查都没法查。

毕竟暗地里操控他们的人是皇帝,皇帝只要随意写一道密旨,他们就能获得无数好处。

而且知情的人,全都死死的闭上了嘴。

“继续查吧,总有线索留下来的。”武后抬起头,说道:“朝中所有可能与之有关联的,都要盯死。”

“喏!”仇宦立刻躬身,然后小心的退了出去。

武后这才低下头用膳,旁边上官婉儿小心的伺候着。

等到用完膳,武后才平静的问道:“范卿去哪里了?”

“范侍郎去吏部了。”上官婉儿轻声禀奏。

范履冰去吏部,是沟通封赏之事,这件事情事关武后在整个朝堂日后的根基之事,马虎不得。

虽然吏部侍郎郭正一出身太原郭氏,但有些事情,他也有自己的主见,这才是最麻烦的。

武后现在毕竟已经是太后了,而不是皇后。

虽然有先帝让她参与朔望朝会的遗诏,但朝堂的世家和官员,却未必愿意她过多的参与朝政。

毕竟武后可比皇帝要难糊弄多了。

武后,皇帝,世家,这三只在幕后搅弄是非的手,如何纵横博弈,才是最关键的。

“看住裴炎。”武后轻轻的抬头,上官婉儿立刻拱手道:“喏!”

现在这个时候,裴炎这个中书令才是最关键的。

……

嵩山,中岳山神庙,峻极殿。

李绚平静的坐在殿中,闭目凝思。

李竹快步从外面而入,站定拱手道:“王爷,长史进宫了。”

“嗯!”李绚轻轻睁开眼睛,抬头说道:“嵩山的事情动的慢慢一点,不要着急。”

“喏!”李竹立刻拱手,转身而退。

李绚抬起头,看向眼前的嵩山山神像,面色凝肃。

现在这个时候,密卫的人在死死的盯着他,虽然王隐客进宫了,但整个嵩山上的密卫已经有无数只眼睛在看着他。

李绚的嘴角闪起一丝冷笑。

也正是因为密卫太多的动作,也让李绚彻底确定了,宫中一定是出事了。

皇帝死的那夜,宫中一定是出事了。

那一夜,李绚也在宫中。

他清楚的记得,在皇帝服药之后,从贞观殿中,隐约传来皇帝和武后说话的声音。

之后,武后就出了贞观殿,殿中只剩下皇帝一个人。

如果不是后来殿中又传出来不止一次皇帝说话的声音,那么很难说,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但武后出了贞观殿之后,就让外面的众人远离贞观殿,便是殿中的侍卫也都远离十丈之外。

殿中肯定是发生了什么,看如今密卫的情形,明显是有人从宫里出来了。

李绚轻出一口气,目光从山神像抽离,然后缓缓的闭上眼睛。

霎那间,他目光转到了道观之外。

一只苍鹰高高的飞在天空之上,嵩山上下所有的一切,全部都在苍鹰的视野当中。

一队队的民夫和军中将士,将从嵩山道观之中拆下来的御用之物搬下山,然后装上马车送回宫中。

同时,他们也协助嵩山道士,清理嵩山。

虽然皇帝不封禅,但嵩山依旧是道门重地,如今又有李绚坐镇这里,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王隐客手下有不少密卫,就潜藏在这些军士和民夫当中,他们的眼睛在死死的盯着李绚。

嵩山山腰隐秘的水潭之外,始终有两名密卫暗哨在时刻监视着。

唯恐李绚发现里面的机密。

苍鹰再度高空,目光直接看向洛阳以北的邙山深处。

密卫的动作的确很隐秘,但是那是在洛阳城内,一旦出了洛阳,他们的动作只要一大,立刻就难以逃脱军中士卒的监视。

十六卫大军有五六万都在洛阳附近,拱卫帝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洛阳城中,是千牛卫,金吾卫和监门卫的地盘,但出了洛阳城中,就是左右卫和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的地盘。

他们或许不会擅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事他们会不知道。

密卫在邙山深处查找到了罢了,但是他们一旦朝着洛阳西面搜查的时候,立刻就会落入监控的右卫视线当中。

这一切自然就会落入李绚的眼中。

有人从宫里逃出来,先是逃入了邙山,之后又逃向了长安方向。

联合皇帝逝世那夜发生的事情,还有李绚早先做的布局,李绚已经明白,皇帝临死之前留下的暗手逃出了洛阳。

现在的关键是他人在哪里?

……

苍鹰高飞,在邙山四周极速的掠过。

三百右卫精骑在距离邙山十里处来回的奔行巡查。

以他们的速度,转眼就可以杀上嵩山。

李绚是右卫大将军,他有权调动五百以下的右卫精骑,只要事后向兵部通报一声便可。

李绚只是调用他们来保护自己的安危,即便欧阳通为人正直古板,在这件事情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密卫虽然在邙山有不少的人手,但只要李绚一声令下,山下的右卫精骑,随时能够杀光他们。

在洛阳城中,一切是武后的天下,但到了洛阳城外,谁能掌控一切就不好说了。

峻极殿,李绚缓缓的睁开了眼睛,面色沉吟。

密卫在洛阳四周竭力的去找那人的踪影,而看如今的情况,他们明显是一无所获。

虽然李绚不想看到那人落入到密卫的手里,但问题是他根本不知道那人在哪里。

那人能够逃脱密卫的追捕,那么也就意味着,以李绚在洛阳的人手,他很难真正找到那人的位置所在。

不过李绚也不需要找到他人。

轻轻的呼吸,李绚的心思沉定下来。

那个人手中拿着能够威胁到武后的东西,但是单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让那份东西真正的发挥作用,所以他需要找人,将那东西交给别人,然后让别人去发挥作用。

比如李绚,比须李孝逸,甚至李贤,李旦。

李绚的面色凝重起来,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武后才派王隐客贴身盯着他。

李绚深吸一口气,眼神肃穆起来。

他必须要拿到那件东西,不能让他被武后夺走,也不能让他落入到别人的手里。

谁,李贤,李旦,李孝逸。

不,现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现在在洛阳的人,都不会是他的目标。

所以,只有可能是李贤。

所以,邙山和长安只是障眼法,他真正的目的地是巴州。

李绚轻轻的摇摇头,李绚都能想到巴州,武后自然也能够想到。

现在恐怕不管是往西走长安,还是往南走山南道,他的路都被堵死了。

所以,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那么他就应该是去扬州。

走运河入扬州,然后逆长江而上,随时又可以弃船等长江南岸。

这样就意思了。

扬州,李绚轻轻笑笑。

高空之上,苍鹰已经朝东飞去。

……

腊月二十八日,先帝病逝第四日。

惯例,在晨起哭拜先帝之后,李绚等在了承天门外。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家令韦弘敏出现在李绚身后:“王爷。”

李绚转身,看向韦弘敏,点点头,低声道:“可是封赏的事情有结果了。”

“是,其他都好。”韦弘敏脸上略带一丝担忧,说道:“就是封赏名单上完全没有姚詹事的名字,姚詹事现在请王爷过去。”

“嗯!”李绚平静的点点头,说道:“走吧,我们看看如何将姚詹事的宰相夺回来。”

李绚的声音并不低,四周有不少人听到了他的话,神色诧异。

难道又有风暴要开始了吗?

(本章完)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