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活不下去才去关外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一十三章、活不下去才去关外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朱皇帝要收税。\n\n下面的豪户们也就直接钻空子,把自己的田改为纳税少的下田,把普通农户、自耕农、小地主的田登记成为上田。\n\n别说是现在本地人为官,做官的都是地方上的豪户的子弟。\n\n就算是以前外地人为官的时候,地方上的豪户一般的地方官也不想得罪,甚至大部分时候还互相勾结,一起捞钱。\n\n因此。\n\n虽然大明朝廷确实是从田地上收上了不少的税收,那些豪户门也不敢真的触怒刚朱皇帝,真的就一毛不拔。\n\n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n\n无非就是把大头转嫁到小民的头上而已。\n\n这些有自己的土地的自耕农们还算好的。\n\n那些没有土地,只能做佃农的才惨。\n\n上面要收税,这些地主士大夫们又不想自己收入减少,那就只能提高租子了。\n\n这下子,这些负担就又压在了佃农的身上。\n\n以至于现在在农村,到处都是埋怨的声音。\n\n“其实清查了田地也没什么,今年的纳粮没有长价短价了,都是平价来收的,这么算下来还是划算的。”有人说道。\n\n“你家当然划算了。你家的都是上田,现在没有了长价收了,你就少交了刚一大半的田税,每年都能省下十几石的稻谷,怕是很快就发了。”\n\n“这能发个什么啊,村里面那几个有人当兵的家里面才是真的发,都是常州府上分的上好的水田,听说十年之后在关外还能得几十亩”\n\n说到这个。\n\n众人又叹气起来。\n\n时运不济啊!\n\n当初朝廷大点兵的时候,许多人都躲着,怕被拉壮丁。\n\n结果人家招兵还要看条件。\n\n年纪大的不要。\n\n太瘦的不要。\n\n太高的不要。\n\n太矮的也不要。\n\n知道的知道是招兵。\n\n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招兔儿爷呢。\n\n但是当初谁知道,当个大头兵好处这么多呢?\n\n这要是早知道,大家都挤破脑袋去了。\n\n现在可好。\n\n大明朝廷不怎么招兵了。\n\n要当兵。\n\n得给地方上的征兵司的秀才塞红包才能进得去。\n\n而且入门后能不能当上,还两说呢。\n\n要不就是十几岁的小娃娃考试,考得好可以进军校但是这些农人自己都大字不识,生的娃娃如何能考得过。\n\n这条路也堵住了。\n\n上不去。\n\n因此对于这些农人们来说。\n\n出人头地的路子也就基本上没有了。\n\n就在大家伙抱怨的时候。\n\n一名扛着火枪,穿着肩膀上摘下来肩章的红色呢子军服,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脸上还有好长一道疤的男人走来。\n\n目光一扫。\n\n在场的农人们就不敢言语了。\n\n“都说什么!谁要是被我逮到说朝廷的坏话的,小心老子火枪无情!”\n\n张保仔冷哼一声大声说道。\n\n他是在南雄州之战的时候,从广东湛江入伍的。\n\n在东北之战的时候受的伤。\n\n右腿小腿被战马压骨折了。\n\n好了之后就成了瘸子。\n\n不过因功得了个勋爵的爵位。\n\n落户到了常州。\n\n在常州领取了一百三十亩的军功田。\n\n还是常州府议政院的议员都是退伍落户到常州的受伤兵将们的选票选上去的,上去常州府开会,连知府都客客气气的。\n\n而且在地方上也派了个治安官的官位。\n\n脚虽然瘸了。\n\n但作为一名从广东打到东北的老兵。\n\n他可是从尸山血海里面走出来的。\n\n寻常的农人哪里敢和他硬顶。\n\n被他眼睛盯着,就有些期期艾艾,双手都在发抖,都怕这凶人张动手打人。\n\n就在此时。\n\n一名穿着红色官服的年轻秀才走来。\n\n秀才是本地李家的人,名为李同,考取的是秀才功名,当的是当地的乡正官相当于乡长。\n\n农人们害怕张保仔,不过却不害怕李同。\n\n毕竟是本乡本土嘛。\n\n于是纷纷嚷嚷了起来:“李秀才,我家这个田怎么能是上田,这太不公平了!”\n\n“是啊是啊,李秀才你和上面说说,我们也不是不交税,就是这税也太多了。”\n\n“我们都快活不下去了。”\n\n李秀才脸上带着微笑。\n\n心里却不以为然。\n\n给你们这些泥腿子改了,那就得得罪常州府一大票的官。\n\n谁去做这个傻事啊。\n\n“喂,你家的田怎么也是上田了?”\n\n张保仔一脸凶色,盯着其中一人问道,他处理过这家人和另外一家人因为争水源的打架事件,不过这家人的地地势高,所以没争过\n\n这在农村,争夺水源发生纠纷是很经常发生的事情。\n\n那名农夫期期艾艾,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谁说不是呢,我家都是旱地,怎么可能是上田!”\n\n“把你的田证给我看看!”\n\n张保仔说道。\n\n“妈的,这群贪官污吏,一个个都该杀!敢这么糊弄皇上,老子决不轻饶!”\n\n“都给我看看你们的田证,老子是能在常州府说上话的,不行老子去中都找皇上告状去!”\n\n张保仔大声嚷嚷起来。\n\n李秀才脸色一僵,斜着眼睛看着这个外来的武官。\n\n不.\n\n张保仔现在不是武官,而是文官!\n\n而且还是很有后台的文官。\n\n像是李秀才这样的本地官都不太敢得罪。\n\n因为人家有勋爵的爵位,而且人家的战友还有不少在中都当大官的。\n\n那些革命战友都还活着呢。\n\n更何况朱皇帝最重视这些因伤退役的军官的前途,经常下旨赏赐,在大元帅府还有专门接待“退役军人”上访的接待处。\n\n惹到了人家,人家真的敢把事情往天上捅。\n\n他急忙说道:“且慢且慢!诸位,在关内种地能有什么赚头的,不如去关外参加集体农庄啊!”\n\n“一对夫妻就有五十亩地,还免三年田赋,官府还给路费,种子,口粮,建房费呢!”\n\n“关外?关外苦寒,谁去啊!”\n\n“是啊是啊,活不下去才去关外,我们好歹还是有几亩地的,还没到按个份上。”\n\n众人纷纷嚷嚷了起来。\n\n真要到了抛家舍业去关外的地步。\n\n这些农人们又不愿意了。\n\n因为虽然现在被登记成为了上田。\n\n但是取消了长价。\n\n按照平价交税,他们的负担其实要比以前按长价要小一些的。\n\n但是这个时代,农人们总是喜欢老规矩,老办法。\n\n对整顿田赋的态度都是如此。\n\n又有多少人,肯离家万里去关外呢?\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