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工人阶级要走上历史舞台!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第三百一十四章、工人阶级要走上历史舞台!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去关外的还真不少。\n\n甚至不只是关外,南洋的“猪仔”也在排队去呢。\n\n“果然是民不聊生,去南洋当猪仔本来都是些广东人福建人,现在连两江这边也有这么多人排着队去呢!”\n\n在常州府城的一间酒楼。\n\n白宁、沈松一行调查大明百姓疾苦的前朝八旗子弟聚在此处,商议着所见所闻。\n\n“在常州府有一家叫做四通运输的商行,要去南洋和关外的猪仔都排起了长队,听说都是去参加什么集体农庄的,去关外的就是种田,去南洋的好像是去什么橡胶园打工这老百姓排着队要出门谋生,爷,咱们大清朝那会儿可没有这回事!”\n\n沈松坐在酒楼包厢,吃了一口这常州府特色的米糍粑,咀嚼满口的米香,一边指着对面的一家挂着四通商行招牌的商号对身边的白宁说道。\n\n当然是没有这回事了.白宁想到,在大清朝那会儿,除了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其他人都是不能随便迁徙的。\n\n到了地方没有路引,是要以流民论处。\n\n而那时候之所以广东福建多人去南洋做猪仔,纯粹是因为大清朝在这两个省份的控制力比较低这里毕竟是天地会活动的大本营。\n\n而在这大明朝。\n\n是可以自由迁徙的。\n\n根本就没有限制农人的迁徙自由,理论上农人要是能自己走路去东北,那还能赚一笔路费辽地总督府是会对自行前往的自由民进行登记,分配到集体农庄里面去,同时还会补贴路费。\n\n所以这大明朝为了能巩固东北的地盘,可以说是下了重本的了。\n\n“爷,我打听过,这是四通行的后台是湖南的官儿,听说是湖南郴州欧阳氏和彭氏合股的产业,专门招募两湖三湘之地的农人去南洋,去东北的,这卖猪仔的产业还挺赚钱的,听说除了南洋,还送人去澳大利亚开矿。”\n\n“澳大利亚?那是什么地方?”白宁一愣。\n\n“在南洋的南方,听说是一座非常大的岛屿,可能比整个中原还要大,那里本来是不列颠人的地盘,前些日子听说明朝的印度洋舰队赶跑了那里的不列颠人,这就把这么大的地盘都占下来了,占下来没多久就发现了大金矿,现在不少人都自费要去澳大利亚挖金子呢!哼,我大清朝的时候,百姓岂要远渡万里,去什么澳大利亚这种鬼地方谋生!”\n\n怎么没有?不然南洋哪里来的人?\n\n白宁心里想道。\n\n嘴里却附和着我说道:“确实是如此,这朱皇帝的地盘上,的确是民不聊生啊。”\n\n沈松沉默片刻,说道:‘这朱皇帝如此逼迫,士绅怎么就不起来闹呢?这些读书人,一点骨气都没有!想当年雍正爷那会儿还起了不少大波澜呢!’\n\n闹?\n\n闹什么闹?\n\n这大明朝的皇帝根正苗红,还是开国大帝,这地方上的士绅又被大清整治过,有骨气的能有多少?\n\n更何况。\n\n朱皇帝还搞什么分税制。\n\n地方上收取的田税,都是用来应付本省的开支的。\n\n光是官员俸禄就占了大头。\n\n收上来的钱,大多都发给当官的了。\n\n现在都是本地人当官。\n\n地方上的土豪劣绅们还有什么劲头去闹啊。\n\n“倒是有人来闹的,四川的读书人好些都到了中都,要向朱皇帝请愿.”\n\n白宁说道。\n\n“爷,那咱们去中都看看热闹去!”\n\n沈松眼前一亮,说道。\n\n“这群腐儒居然敢反对皇上!道桦大学的同学们!咱们也去中都,去和那群腐儒打擂台,去告诉他们我们新学的学子的厉害!”\n\n“就是!他们这群人读了一点四书五经就敢谋什么特权,不就是四书五经么,谁不会似的!”\n\n“机械系同学何在,去中都,拥护新学!”\n\n“礼系同学.”\n\n“经济系”\n\n应天府,道桦大学校园内。\n\n一群大学生们正在广场上集会。\n\n集会的内容当然是要拥护新学,拥护他们伟大的导师、大明皇帝陛下朱道桦的路线!!\n\n四川士子要进京请愿,要废新学,拥旧学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天下。\n\n全天下的士子群起响应。\n\n然而新学也不是没有拥趸。\n\n天下儒生要废新学的消息传来。\n\n一时之间。\n\n道桦大学、中都大学、广东大学、江南大学大明四大高校,数万名新学的学子群情激奋。\n\n这新旧之争,是对未来的争夺!\n\n大明朝的未来。\n\n是掌握在新学的学子手里。\n\n还是那些腐儒的手里。\n\n就看这一次的斗争了!\n\n“吾等新学学子必须要展现出我们自己的力量,去支持我们的老师,去支持我们的皇帝!我们要让全天下知道!新学不孤!吾道不孤!!”\n\n有人在高台上握着拳头怒吼。\n\n也有人在商量着要怎么办。\n\n在道桦大学的道桦楼内。\n\n几名学生骨干在商量着请愿游行的事情。\n\n“那群府儒听说已经上了请愿的申请,就在中都皇宫前的朱雀广场。我等也可以上请愿的折子,也在同一时间去请愿!”\n\n有人大声说道。\n\n“显鹤兄,你说我们要如何做?他们腐儒人可多呢!”\n\n人群中央的邓显鹤微微一笑。\n\n‘他们人多又如何,咱们的师兄们会给我们支持的!\n\n第一批的新学的大学生已经步入社会。\n\n在各地的地方为官,在各大机械厂、造船厂、蒸汽机厂做技术官,或是有开设了各大律师事务所的这种专门以学习明礼为主业,帮人打官司的律师事务所很快取代了传统的讼师。\n\n各种新的行业因为新的人才的涌入而呈现出勃勃的生机。\n\n“哦?咱们人从哪里来?”\n\n邓显鹤看了看在场的同学。\n\n嘴角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是从工厂里面拉人头了!”\n\n“工厂拉人头?”人们一愣。\n\n“都已经和各地的老板们谈好了,中都、常州府、松江府,长江两岸的工厂,少说也有二十多万人!这二十多万产业工人,不需要多,只要雇个两三万,就足够把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打得满地找牙了!”\n\n“他们自称是什么士子,其实也不过是平头老百姓,和工厂的工人能有什么区别?”\n\n邓显鹤说道。\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