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做些不方面的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二百零二章 做些不方面的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要我说,就不该文绉绉的。”\n\n在蹴鞠赛上,正津津有味观看赛事的王真,不停的向同僚们抱怨,认为蹴鞠踢的太文了。\n\n王真个头高,长得壮,孔武有力。\n\n“你力气大,自然喜欢野蛮些,谁打的过你啊。”同僚笑骂道。\n\n王真不以为然,大声说道:“军中汉子,不比力气比什么?”\n\n“规矩啊,无规矩不成方圆,你力气再大,还能打三个不成?”同僚不服气的反驳。\n\n王真冷哼一声,“我打十个。”\n\n“呵呵。”\n\n同僚跟着冷笑,不再理会王真,全神贯注的看着赛场,几人很快重新被吸引。\n\n蹴鞠队的战术比较原始,人们还没有那么多花样,多的是横冲直撞,比拼力气。\n\n技巧和战术不成型。\n\n不过如今的观众,还多了些权贵和官吏,朱高煦带着三弟朱高燧,身边跟着几名王府护卫,也在观看,两兄弟大呼小叫。\n\n“咱要跟大哥说,要加入蹴鞠队。”\n\n朱高煦兴奋的说道。\n\n“咱也要。”\n\n朱高燧也说道。\n\n“二公子,三公子,们年岁还小,可经不起冲撞。”一旁的侍卫笑道。\n\n朱高煦扬了扬自己的胳膊,不满的说道:“咱的力气大着呢,比大人力气要大。”\n\n侍卫没有反驳,二公子是大力士,已经是人们的共识。\n\n大公子名声远扬,二公子这两年进步也不小,马术,弓术,武艺样样娴熟。\n\n只是大公子的本事太大了,让二公子的名声不显,他们这些身边人,可是看在眼里。\n\n“咱力气跟二哥一样大。”朱高燧自信的说道,“只是咱比二哥年龄小,长大了就一样了。”\n\n“放屁,咱在你的年龄,力气就比你大。”朱高煦生气的说道。\n\n朱高燧一脸的委屈。\n\n“看,要进球了。”侍卫指向了球场,朱高煦和朱高燧立马忘记了争执。\n\n场上。\n\n一名军汉脚上踢着球往前直冲,对方来了一人,不知所错忘记了拦球,眼里只看到了冲过来的人。\n\n两人都不避让,也不怕受伤。\n\n如今,谁也不把奖金放在心里,只装着荣誉,这么多人看着呢,谁也不想输。\n\n两人狠狠的撞到了一起,有输有赢,输的那个人被撞倒在地上,赢的人踉跄几步,站稳重心后,重新追着球往前踢。\n\n“好。”\n\n“好勇士。”\n\n“拦住他。”\n\n……\n\n“拦球啊,傻子啊。”\n\n很快,周围的人们各个伸长了脖子,有人忍不住踮起脚尖,嘶声烈吼的大叫。\n\n朱高煦和朱高燧没有立场,谁踢球就为谁喊。\n\n眼看着自家队伍要输的人们,拍胸顿足的歇斯底里,有的破口大骂,早知道就自己去踢,还不如自己呢。\n\n“妈了个巴子,眼睛是瞎的,往那边扑呢。”\n\n“好球。”\n\n“进了,进了。”\n\n“干你娘的。”\n\n……\n\n当球进了球门,被渔网拦住,球场气氛抵达了巅峰。\n\n上午踢一场,下午踢一场。\n\n王真和同僚返回卫所吃了饭,刚准备出发去球场,来了名侍卫找到他,告知小王爷要见他。\n\n燕山右护卫百户王真,只能恋恋不舍的跟着去了王府。\n\n蹴鞠毕竟是娱乐,小王爷找他,那可是大事。\n\n世子府。\n\n有人讲述球场的情况,认为蹴鞠赛的发展不止于此,可因为场地的限制,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n\n“总决赛那天,咱请一些人亲自去观看,至于球场的兴建,让工程部出个方案。”\n\n朱高炽吩咐道。\n\n体育对国民的精神气有大作用,是他用来撬动大明传统风气的核心手段之一。\n\n西方在工业革命完成后,人们富裕起来,有了丰富的生活环境,体育从权贵扩展到了下层。\n\n东方的工业革命发生在新中国,所以古代没有扩展到下层,近代属于拔苗助长,并没有发挥大作用。\n\n体育是需要全民参与的,才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强迫人们的身体,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而不是小部分人的参与。\n\n可发展体育,离不开宽松的环境。\n\n中华重工有宽松的环境,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工钱,有稳定的待遇,所以体育精神是有土壤的。\n\n朱高炽要做的是引导大明的风气,走上正确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与大明的风气对抗。\n\n先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才能谈其他,否则没有经济基础,一切都是镜中花,属于空谈。\n\n“小王爷,王真到了。”\n\n“请他进来。”\n\n王真向出去的人点头打了招呼,虽然不认得对方,进去后,看见小王爷坐在案几后。\n\n他连忙上前行礼,一脸的恭敬。\n\n“王百户,今日请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差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承担。”\n\n朱高炽很热情。\n\n眼前的小百户,可是未来的都指挥使,并且在算功劳中,在靖难功臣排名第七。\n\n足以看见此人的本事,不过此人的运道不好。\n\n在建文四年,也就是朱棣造反成功当年,因援兵不继而被困重伤,大呼“我义不死敌手”,遂自杀。\n\n而且此人十分奋武,敢战,是王府可靠的战士。\n\n朱高炽觉得可以提前培养下他,并且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自己也放心。\n\n“只要是王府的命令,属下坚决执行。”王真干脆的说道。\n\n他不比朱能。\n\n小王爷很早就认识了朱能,那时候他跟随燕王于塞外作战,在军中担任小旗官。\n\n因为获得了战功,提拔为百户。\n\n无功而返的朱能却因祸得福。\n\n虽然受伤返回北平未建寸功,但是受到了小王爷的看重,不少人羡慕朱能。\n\n王真虽然不怎么羡慕,倒也暗叹朱能的运道。\n\n朱高炽没有怀疑,直接告知:“你愿意去辽东吗?”\n\n“辽东?”\n\n王真一头雾水。\n\n“燕山卫的孙老将军,如今担任金州卫指挥使,并且调拨军户到金州,从一千户所,补足五千户所。”\n\n“只是可能要委屈你。”朱高炽神情慎重。\n\n北平不如顺天府繁华,可到底是省府,而金州则是贫瘠之地,生活极其朴素。\n\n“王府和金州的关系,因为朝廷所以有些复杂,如今不好插手其中的人事调动,所以你去金州,用的将是中华重工的名义。”\n\n王真闻言,因为不懂小王爷的安排,有些迟疑了起来。\n\n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关乎自己的前程,而小王爷毕竟不是王爷,他有些怕小王爷是随手之举,毁了自己终生。\n\n见到王真的神色,朱高炽没有不满,这是人之常情。\n\n“咱准备在金州建立一个林厂,向北平提供木料,随后还会建一个船厂,需要能信任的人,燕山卫中,思来想去,咱想到了你。”\n\n“你不但是王府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有才能的人,此事交给你,咱才放心。”\n\n朱高炽笑道。\n\n王真脸色缓和起来,没想到小王爷是这么看他。\n\n“可是属下对林厂,船厂一窍不通,只会打仗,会不会耽误小王爷的差事?”\n\n听到王真松口,朱高炽笑得更加开心。\n\n升官发财谁都愿意,但是能为王府的差事,而不顾自己的利益,具备大局观的人,属实难得。\n\n“林厂,船厂,会有专门的掌柜和匠户,你要做的是负责军事组织,配合孙老将军,做他明面上不好出面做的事。”\n\n朱高炽没有隐瞒王真。\n\n要做事手下就要有人,那么事情就瞒不住这些人。\n\n如果王真这种“根正苗红”的人都不顾自己的利益出卖王府,那该反思的是不会是王真,而是王府。\n\n是管的太松,还是管的太严。\n\n朱棣的手段,未来已经证明,不但没有人出卖他,反而布政司的官员向他通风报信。\n\n这是朱棣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建立于他的才能之上。\n\n“既然如此,属下愿意与金州。”王真不再推辞,想了想,提出了疑虑:“不过金州卫初建,恐怕没有人力可用,从北平招人吗?”\n\n“一部分人从山东招人,由外柜的管事们负责这块,一部分从辽东招野民。”\n\n大明的隐户问题,从立国之初到终结之时,不但从未解决,反而倍增。\n\n特别是卫所,是隐户的重灾区。\n\n卫所是军事组织,诸事保密,其中人员的名册更是机密,地方官府无法知晓。\n\n为了防范外人控制兵权,诸多规矩下,连兵部对卫所的一些事情都不知道。\n\n而卫所又是封闭式组织,军官世袭罔替。\n\n所以军户的实际管理人数,全国没有统计过,也就无从得知,像辽东在明末是隐户重灾区,所以有些文字记载。\n\n主要内容就是卫所周边有隐户,不再官府民册中,但是受卫所管理。\n\n朱高炽要解决这个问题。\n\n卫所是要透明的。\n\n军籍上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n\n卫所周边的隐户,给武将们创造了揽财的条件,提供了腐化的温床,必须要解决掉。\n\n正如后世,最伟大的总设计师,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杜绝了军队经商一个道理,保持了军队的纯粹性。\n\n通过把这些野民吸收到管理秩序中,即解决了卫所的问题,又满足了用工问题。\n\n“你明日去一趟中华重工,咱已经交代了文书房,你去看些资料,做好准备。”\n\n“喏。”\n\n王真应道。\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