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心善的人与少年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第五百零四章 心善的人与少年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淮河两畔。\n\n花船精致,船身绘有五彩缤纷的图案和花卉,船头和船尾装饰着华丽的雕刻和金碧辉煌的装饰物。\n\n船舱内十分豪华,陈设着珍贵的文物和古董,以及精美的丝绸和绣品,极尽奢华之能事。\n\n在淮河上,最大的花船可容纳数百人。\n\n有提供沐浴的房间,提供聚会的宴会厅,还有娱乐的场所。\n\n这些花船点缀了淮河。\n\n船上的士子们与名女们把酒言欢。\n\n“那新曲粗鄙不堪,臭不可闻。”\n\n“是吗。”\n\n“可奴听说很轰动,许多人赶几十里路都是为了去看看新曲,奴还准备学一学。”\n\n“千万不要去。”\n\n士子劝道。\n\n“那是愚昧不堪的老百姓才喜欢听的,咱们不要沾染了凡夫俗子的烟火气。”\n\n大千世界。\n\n有奋斗者,有嘲笑奋斗者,造就了世界的多彩多样。\n\n江淮是大明最富裕的地区。\n\n在富裕的过程中,诞生了不少的文明,同样在文明之中,也有许多的糟粕。\n\n浙江的读书社散了。\n\n方孝孺、黄子澄等人被一网打尽,但并没有扩张化,有许多人仍然反对北平模式。\n\n特别是南方的大户们。\n\n他们家财万贯,田亩上万,是一代传一代的祖业,维持他们的根基。\n\n许多的人去北平发了财,财富逐渐超过他们,让他们感到了危机。\n\n“北平模式真的好吗?”\n\n“北平模式对民的欺压可谓是丧尽天良。”\n\n年轻子弟痛恨道。\n\n“不允许百姓们私下交易粮食,自古以来岂有这番道理,粮价岂能被控制,如何不是欺民。”\n\n……\n\n“爹,我要去工地干活。”\n\n“放屁。”\n\n少年看完戏回来,鼓起勇气向老父亲说道。\n\n汉子听到后生气了。\n\n“给你闲的,就不该让你去看戏,我们老百姓怎么能不种地。”\n\n“种地没有出路的。”\n\n少年尽量的解释。\n\n他向老工人们打听了许多的事情,可是他毕竟没有见到过,说不出个所以然。\n\n老工人们说田亩生产力有限,靠着几亩田十亩田,永远也富裕不了。\n\n什么是富裕。\n\n除了能吃饱肚子,还能有空闲的时间。\n\n一家人不缺少衣服,家里有各色各样的商品,不光只知道劳动,还要参加社会活动。\n\n竹球赛,蹴鞠赛,看新曲新系等等,都是生活不可少的。\n\n否则活了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n\n还有什么人性离不开社会活动云云,少年讲不出来,但是他心里已经被填满了。\n\n他不想再被困在土地上,他要去当工人,活的像个人样。\n\n他想要像那些老工人一样。\n\n脸上经常挂着笑容,腰杆挺的笔直,说话大声有力。\n\n那些老工人时不时的认可他,给了他最大的鼓励,他从来没有被如此轻易的认可过。\n\n在家里,只有数不尽的批评。\n\n“不种地,北平就不种地了?”汉子过了半生,不像少年容易被动摇。\n\n“北平种地的多是军户,他们每家能分到百亩地。”\n\n汉子愣了愣。\n\n什么时候军户能有这地位?\n\n军户不但要种地,还要去打仗,打仗会死人,死了倒还好,怕的就是伤了残了。\n\n比较起来,那还不如只种地。\n\n种地虽然辛苦,但是不用上战场不是么。\n\n所以人们鄙视军户,不知不觉间,军户的地位低于了民户,这是社会风气决定的。\n\n明初虽然没有达到宋朝民间对于士兵鄙视的程度,但也已经有了雏形。\n\n“一百亩地,只一家子怎么可能种的过来,傻孩子,这是糊弄你的呢。”\n\n汉子三言两语就让少年无话可说。\n\n少年不服气,第二日一早又跑去了工地,气的汉子跳脚。\n\n即将农忙了,家里的孩子却不收心。\n\n少年又找到了老工人。\n\n“老周头,那孩子又来找你了,干脆你认他当你干儿子罢了。”有人打趣道。\n\n听到别人的打趣,少年有些脸红,羞愧的要转身离去,被老工人一把拉住。\n\n“管别人的言语做甚。”\n\n老工人笑呵呵道。\n\n“周叔,为什么你对我这么好。”少年忍不住问道。\n\n“因为看到了你,仿佛看到了我的孩子啊。”\n\n老工人爽朗的笑道。\n\n“你老周叔是个心善的人。”隔壁的工人笑道。\n\n少年怔了怔。\n\n他看着老周头。\n\n四十余岁的汉子,过不了几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比他父亲的年龄还要大。\n\n老周头领着少年去工地伙房吃了早饭。\n\n班头看见了没有阻止。\n\n工地的伙房,做饭会多做许多。\n\n因为会有周边大量的人来“蹭饭”。\n\n中华重工从来不以利益为重,对于这些行为并不制止,因为这也是无形的宣传。\n\n班头向老周头点了点头,老周头让少年多吃。\n\n班头去开会了。\n\n今日的管事,让班头们把自己班的先进工人名单报上来,会由管事报上去。\n\n这些先进工人会成为培养的重点对象。\n\n“这老周头的年龄是不是大了。”十几位班头向他们的管事交了名单。\n\n管事一一看后,忍不住问道。\n\n班头没有改变主意:“老周头虽然年龄大了,但是他具备了我们要求的新时代工人精神。”\n\n“他不光自己在奋斗,同时也没有忘记点燃身边的薪火,例如那名少年。”\n\n班头举例说道。\n\n没有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n\n在生活改变的时候,有不愿意别人生活好过自己的人,也总有善良的人存在。\n\n这些善良有责任心的人,他们不光希望自己过得好,还希望别人也过得好。\n\n中华重工发展的过程,以人为本。\n\n就是要培养出大量这些新时代的工人群体。\n\n“老周头干活没有问题,他的品德更没有问题,虽然年龄大,但是我觉得不能辜负了他。”\n\n在班头的坚持下,管事没有继续否决。\n\n不久。\n\n新的重点培养工人名单悬挂在了工地各处的牌坊上。\n\n每名工人的祖籍,所在工地,以及他的事迹,都事无巨细的展示,接受所有人的审视。\n\n没有班头敢凭自己心意乱推举人。\n\n除了连带责任之外,更有人们监督。\n\n工地上谁不认谁谁呢。\n\n谁好还是坏,瞒不了他们。\n\n老周头没有问题。\n\n哪怕有人反对,引来了调查部的调查,哪怕一个人说假话,可还有九个人说真话,真相永远是真相。\n\n大掌柜马林来了。\n\n浩浩荡荡一帮人巡视淳化新城区的工地,才过了十几日而已,这里的工人从一万余变成了两万。\n\n正如工程部的口号。\n\n“一日一变,大干特干,只争朝夕,建设大明。”\n\n如今的工程部,和铁道工程部一样,早已不是单纯的商行,已经脱胎为庞然大物。\n\n哪怕是淳化新城区的规模,也不值得马林单独来巡视。\n\n但谁让淳化新城区旁边就是京城呢。\n\n政治意味太大。\n\n各个管事们轮番向马林介绍自己的工地,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还有关于人力的使用情况。\n\n“两万工人,每个月的工钱就是两万七千元,一年就高达三十万元。”\n\n马林严肃的说道。\n\n“如此不计成本的修建新城区,是因为工程部要的就是效率,因为需要我们去建设的地方太多。”\n\n“在人力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各工地部门都必须严格达成工期,有问题尽早提出来。”\n\n管事们连连点头。\n\n马林最后又关心了工地的重点工人培养事宜。\n\n“经过一个月的公示期,所有名单上的人员顺利通过。”管事自豪的说道。\n\n马林也露出了笑容。\n\n“重点工人培养计划,是我们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对外扩张的根基,不光是各部的头等大事,也是小王爷亲自关注的。”\n\n“来你们这里的时候,别的地方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引去了调查部的调查,结果很让人失望。”\n\n“你们这里做的不错,但是不要骄傲自满,需要常常警惕,继续保持优良作风。”\n\n……\n\n“娃子,摆在你眼前的有三条路。”\n\n老周头不知道自己被班头推荐了上去,娃子跟着他工作了一天,看得出对方很想加入工地。\n\n少年眼睛也不眨,紧紧的盯着老周头。\n\n“第一条路是去当兵,不过你不是军户,这条道不太容易。”\n\n什么时候。\n\n军户成为了最好的出路。\n\n少年信任他的周叔,虽然心里有些疑问,但是也没有怀疑老周叔骗他。\n\n“第二条道就是来工地报名加入工地,当一名工人。”\n\n“可我父亲反对。”\n\n少年委屈的说道。\n\n老周头笑着摸了摸少年的后脑勺,“有时候,人啊,需要懂得坚持,如果你内心打定了主意,腿长在你的身上。”\n\n“最后一条道路,就是回家去种地吧。”\n\n老周头感叹起来。\n\n“要不了几年,当应天府的工业发展起来,相信你们家那时候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迟早也是要加入进来的。”\n\n北平行省不就是如此么。\n\n当初多少百姓不愿意改变,可最后还是改变了。\n\n因为环境改变人。\n\n当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而那些传统农户的生活却没有得到改变,放弃土地就是必然的趋势。\n\n少年年轻。\n\n有能主动改变的念头,在老周头眼里非常不错。\n\n提前来工地锻炼几年,尽早的得到更多的机会,说不定哪天就成为了管事。\n\n少年满脸的犹豫。\n\n不知道何去何从。\n\n(本章完)\n\n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