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曾经的她(2)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石竹花第二十章 曾经的她(2)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1 对崔玲而言,她能够情愿把上大学的美事让给陈良,这固然是出于她对陈良的热爱。 同时,在她内心里,她也坚信: 凭自己自小对陈良的了解,无论到了啥时候,她的陈良也不会变成为陈世美,也不至于良心让狗给吃了的······ 唉——有句话说:恋爱中的人,智商都是最低的。看来此话不无道理······· 单纯稚幼的姑娘!你还是太过年轻和天真;爱意泛滥的你可曾明白:其实,除了给你灿烂阳光的天空始终在你的头上。还有那能让你立命安身的大地永在你的脚下,这世上还有多少东西是能够持之以恒、亘古不变的呢? 再者,你可曾知道:在这世上,最难以看透、最令人捉摸不定的是什么? 它不是天际流云,它不是翻腾的海,而是人心! 而在情感的世界里,忠诚与背叛,这始终是一种最基本、最残酷的存在形式与状态——是典型的、情感的阴阳面。 可你怎么就能对自己的自信那么的确定无疑呢? 我的傻姑娘! 2 本来,对女儿跟陈良谈恋爱的事情,崔玲的父母一开始就不是很赞成。 说到底,他们也都是不看好陈良家的家景,担心将来女儿嫁进门去会吃苦受罪。 因此,对女儿崔玲自由恋爱的事情,父母他们也不是没有劝阻过。但女儿像瞎汉拾柴——就认准了那一块地,拧起脖子耍上了“小姐”脾气,他们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如此一来,赶到一得知女儿竟要把去上大学的美事让给陈良,可想而知,身为父母者,他们该是如何得震惊与激动。 但事情的最后,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与哀求,都没能让吃了秤砣一般的女儿回心转意。 气得老父亲一拍脑袋,老泪扑簌地对自己一向疼爱的女儿道出了一句万般无奈的话: “是爹娘生生把你给宠坏了。你怎么就不能听一句老人的话呀!” 而在陈良这边,面对亲爱的姑娘对自己滚烫灼心的情爱,他情不自禁地热泪长流······ 甚至,陈良还对崔玲发誓道: “今生今世,我做牛变马也要对得起你。如有食言,天打五雷轰!” 3 是崔玲“死皮赖脸”的从父亲手里要来家里卖掉一只猪仔的钱,这才亲手给陈良置办好了出门的“行头”和登程上学去的盘缠。 崔玲还把陈良亲自送上了西去省城的长途客车。 临别之际,崔玲送给陈良的最后一句话是: “你就放心的去吧,家里的老人有我呢。” 而陈良回答她的,只是无法抑制的热泪滚滚······ 客车开动后,崔玲久久地站在停车点那里,直至目送着让她心爱的人儿离她越来越远去的客车,在公路的远方消失不见······ 对陈良年迈的双亲来说,原本儿子的离家远去,定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不小的困难。 但是,幸好还有崔玲姑娘在,见天趁早带完帮他们二老挑水,干这干那,从而既给他们解决了难处,也减少了儿子不在身边的那份清冷与孤寂。 看着甚至连亲都还没定的崔玲,在家里出来进去地给操持家务,陈良的父母,他们在高兴得暗暗擦眼抹泪的同时,心里也由不得就会想: 敢情这是自己哪辈子上积德行善修来的福分······ 而对于陈良而言,不仅他能踏进大学的校门——将来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这完全得益于崔玲对他满腔爱情之下的自我牺牲,就是为了支持他完成学业,这也让崔玲付出了许多许多······ 在崔家石河村,人们从老辈上就有过春节扎纸花卖的传统,几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会做。 每到过年时的四乡集市上,你就看吧,要是有十份卖花的,最起码就得有八份是他们崔家石河的。 在陈良去省城上学之后,为了能给心爱的人儿多攒一点生活费——让陈良在学校能少受一点委屈,当冬天的夜里,家里又开始做纸花,以备过年去卖时,这在以往,崔玲倒也断不了动手去帮家里干,但那都是由着性子来——高兴了就多干会;不愿干了,一抬脚就跑出去串门去了。 但她今年不同;无论爱干不爱干,她都要努力去干,还要尽量多干点······ 夜深了,生不起火炉的屋里冷得厉害,手脚不免冻得发疼,眼皮也困倦得直打架,于是她就站起身走动一下,跺跺脚,哈出口气暖暖手,之后再坐下来接着干下去······ 等到忙活了一冬,当过年的时候,许多的同龄女孩都穿上了花衣裳,但她却不舍得去花费这份钱,她要尽量省下每一分钱去留给自己心爱的人儿······ 面对着她的情深意重,陈良说不出过多表达的话语,只是紧紧地——紧紧地把她搂抱在了自己的怀里······· 就是这一抱,给了她心灵以无比的慰藉,让她内心中一下充满了一种无边的幸福与快乐。 也就是这一抱,刹那间还让她强烈地感觉到: 自己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4 以自己全心全意、竭尽所能的支持,崔玲迎来了她热切期盼的那一天——她亲爱的陈良终于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在相邻县份的县城中学里开始上班,成了拿工资、吃国库粮的公办教师。 也就是陈良上大学的这期间,陈良那年迈的双亲,在相隔很短的时间内,不幸先后病故去世了。 而正是崔玲——这个陈良还未过门的未婚妻,为了不影响陈良的学业,依然挑起了在双亲病榻前侍奉尽孝的人伦重任,陪伴着二老走完了他们人生最后的路程。 是陈良的父亲首先去世的。 事实上,陈良父亲去世时,陈良的母亲也已是病体羸弱,眼见得起床下地越来越困难了。 于是,在把陈良父亲殡走之后,为了便于照顾陈良的母亲,也是不忍心晚上把陈良母亲置于一个孤寂清冷的家中无人相伴,崔玲干脆就把自己的铺盖搬过去跟老人住在了一起······· 崔玲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这让陈良的母亲感动得老泪纵横之下,不仅把珍藏的、自己当年的陪嫁——准备将来送给儿媳的一个镯子,早早地就给戴在了崔玲的手上,就是到咽下人生最后的一口气时,那紧拉着崔玲的一双手也没有舍得松开! 一时间,崔玲贤孝的品德有口皆碑····· 5 陈良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跟崔玲的年龄也都不算小了,该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不等崔玲表示什么,父母亲倒是比她还心急,抢先便跟陈良提起结婚的事情来。 出人意料地是,陈良并没有接受崔玲父母的提议,而是表达了暂缓结婚的请求。并且那理由听来倒也合乎情理; 陈良说:自己刚开始工作,事业上还没站稳脚跟,手头也空空,再说年龄又不是很大,就等过上一个阶段,待工作顺上手稳定下来,手头也宽裕些了,才好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听得陈良的意思,不待犹疑不定的父母双亲表态,崔玲这里就抢先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她觉得: 陈良的这一打算,正是其作为一个心怀抱负的有志青年的表现,也是其有别于那种只会寻思个人鼻子底下那点琐碎小事的青年的地方——这样的陈良她喜欢! 于是,她不光主动出面劝说父母就依着陈良的想法来,还表示自己也并不想急手慌脚的结什么婚。 对陈良的打算,她不疑有它,只是心里美不滋滋、无可不可的,就等着“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那一天了······ 自此后,差不多每到星期天,陈良就会从学校回村来看望崔玲。 每次回来,陈良都是在崔玲家里吃住。返校时,崔玲都是带上预备给陈良吃的、或用的东西,送他到村外,甚至送出去很远······ 也就是在这期间,他们两人虽然还没有结婚,但崔玲已是把她姑娘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陈良——这个她倾心爱恋着的人······ 但是,随着星移斗转,春去秋来,陈良回家来看望崔玲的频率似乎是越来越小了。 初时,崔玲还不以为意。但父母忧虑的话语,让她的内心里也不由得有点乱打起草来。 她尽管不想——也实在是不愿往坏的方面去想,可父母亲在她耳边的唠叨,让她终于也不得不来正视这个问题了······ 她也曾装作无意的样子,问起过陈良为啥回家没有起初那么勤了,陈良解释说学校的事情越来越多,实在走不开。还劝她不要多心才是。尔后就是信誓旦旦地重复以往那些山盟海誓······ 但后来有一次崔玲再当问起这事时,陈良则是明显地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 终于,有一天,当陈良又是连着一个多月没来家照面,在父母的催促下,心里也正五脊六兽不自在的崔玲,决定亲自去一趟学校,看看到底是个啥情况。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石竹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石竹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石竹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石竹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