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2)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石竹花第三十九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2)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1 二嫚结婚的新房,我们之前已有交代——那是在老宅的院子里新盖起的几间房子。 二嫚跟杨顺结婚的那天,杨顺的三个姐姐,除了给杨顺转亲的三姐,大姐和二姐都是前来贺喜和帮着忙活。 三姐的没来参加杨顺的婚礼,是因为三姐刚结婚没满一个月——自己还算是“新人”。 而乡间向来有一个讲究忌论,就是新人跟新人之间是不能相互见面的。 按结婚规矩,二嫚嫁过门来头三天的吃饭,应该是要跟新郎杨顺在洞房里吃的——饭菜由别人给送过去。 但二嫚结婚的第一天,到了下晚时,宾客皆散。 连杨顺的大姐二姐,由于惦挂着自家的鸡狗鹅鸭,也都回了家去。 跟前就只剩了公婆二老,自然也就没有个可供端水送饭的人来使唤。 这不,当晚饭时,因为新房跟老宅就在一个院子里,这屋到那屋的,也没有几步距离,所以,到二嫚的婆婆把专门给新人吃的饺子煮好出了锅,便干脆由新郎官杨顺亲自端饭到了新房,想来跟二嫚一块吃。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作为新娘的二嫚,看到杨顺用托盘端着两碗饺子进来新房,她稍一寻思,便接过杨顺手里的托盘,只是对杨顺简单说了一句“你也来吧”,便头前出了新房,端着托盘走向灶房去。 灶房里。 破旧的小饭桌已安放在当地上。桌面上放着煎饼笸箩和两样白天客人没吃完的残汤剩菜。 二嫚的那公婆二老正准备开始吃饭。 一见二嫚端着饺子进来,不禁感到意外的二老一下有点愣怔住了。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二嫚先把托盘里的两碗饺子放到桌上。接着又拿过来两个空碗,把那两碗饺子分做了四份。 二嫚把其中的两份,恭敬地双手端到公婆跟前,开口对公婆招呼道: “爹,娘,吃饭吧。咱们就一块吃。一家人,咱不讲究那么多······“ 二嫚又抬眼看了一下跟进屋来的杨顺,道: “别站着了,快坐下吃饭吧。” 刚过门当天的新媳妇竟就有如此言行,这显然令杨顺和他爹娘这憨厚的一家老少,一时之间都不免有点回不过神来,不知如何是好。 看那二嫚的说话,腔不高话不多,举动又朴实,实在是说不上怎么起眼。但这却让他们不光感到了意外,并且随后就不由自主地、莫名地有些激动了起来······ 2 二嫚刚过门就表现出来的让人意外的举动,令丈夫杨顺和公婆对她不能不另眼相看。 而二嫚进一步所表现出来的她的那种贤惠、朴实、勤谨的个性——对待丈夫的知疼有热,体贴关爱,对待公婆的孝敬情意······等等这些,让一家人对二嫚情不自禁地也就越来越喜爱起来。 这样一来,本就心性和善、待人处事厚道虔诚的杨顺一家老少,自然对二嫚更是疼爱有加。 渐渐地,一家老少对二嫚甚至真就有了那么点“口大就搁口里含着”的来头。 反过头来说,二嫚也是一个知情感恩之人,一家老少对她的好,她当然感觉得到。 这,也促使的二嫚更加努力地用自己的情爱去回报他们······ 还是早在今年刚过了春节不久,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公婆,看看“二月二,龙抬头”——这个很多人分家时喜欢选择的日子,说来也就要来了; 再看看现如今的小年轻,人们是越来越喜欢干手净脚地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没几个人还愿意跟公婆这些破风箱、老痰洞之类的“朽烂货”搅和在一起摸勺子。 同时,他们二老也是顾虑到二嫚在这事上也许会有着自己想法,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容易心里憋屈。 于是,他们一番计议之下,便由当婆婆的出头,主动向二嫚提出了分家的建议。 但是,二嫚在听了婆婆的建议后却不同意,诚恳地说道: “娘,咱还是就在一起过吧。您和我爹都这把年纪了,往后越来越需要有人多照顾才好。我们年轻,在一起也能多照顾点你们。‘老的拉扯你的小,小的赡养你的老’——这都是天经地义、理当应该的事。您和我爹就别多寻思了。” 这,让二嫚的婆婆逢人一提起二嫚来,总会乐得合不拢嘴,喜爱之情总就禁不住溢于言表。 有时,婆婆出去串门时,要是得到一点核桃、红枣之类的零食,或是人家娶亲嫁女散发的糖块、甜粑粑,她都会自己不舍得送到嘴上,而是在手里攥了半天之后,一回到家来就塞到了二嫚的手里······ 3 再说二嫚怀孕的事。 自从二嫚一怀上了,婆婆的一颗心几乎就是直接长在了二嫚的身上——时刻惦记着二嫚的吃呀睡的。 二嫚偶尔咳嗽两声或打个喷嚏,在婆婆听来也成了大动静,总得赶忙问问这是咋了才能安心。 由于家里日子穷,没啥营养给二嫚添加,家里的母鸡们下的那几个蛋,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东西。 婆婆见天便把鸡蛋变着法做给二嫚吃,自己总也舍不得到嘴上。 有时,婆婆怕鸡把蛋给下丢了,就会估摸着时间,堵在鸡窝门口等着鸡下蛋。 为了让鸡们好好下蛋,婆婆于是就更上心地去喂养家里的那几只老母鸡。 有时,婆婆甚至把母鸡抱在怀里,一边扒着鸡嘴往里喂食,还一边对着鸡絮絮叨叨说着些嘱咐的话——让鸡们好好吃食,多下蛋给她的儿媳加营养。 看婆婆的那样子,仿佛是她认为那鸡真能听懂她的话是的! 而每当看到婆婆那对着抱在怀里的母鸡一本正经说话的样子,二嫚总就忍不住想发笑的同时,又总不免有些眼眶发热,直想要流泪······ 是啊,都说“磨棍不是草长的,儿媳不是婆养的”。可她——一个从小缺失了母爱的姑娘,当她感觉到来自婆婆的那份拿着她当亲闺女一般的疼爱时,她怎麽可能无动于衷、不为所动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啊! 对二嫚的公爹而言,自家能娶到二嫚这样的儿媳妇进门,他在感叹这是前世修为、自己老来得福的同时,对于二嫚这个儿媳妇,他虽然没有老伴的那种几乎逢人就夸的“宣传力度”,但他也自有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他会闷声不响地抽空就上山尽量搞点野味啥的来家,嘱咐老伴给二嫚改善一点生活。 而一旦儿子杨顺遇上生产队让去守夜、出伕子之类外出的差事,他则是体贴地让儿子留在家里陪着媳妇,情愿自己去顶替······ 人嘛——谁还不是从那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 4 是在二嫚刚怀孕不久,因为妊娠反应比较强烈,她吃不好睡不好,体能消耗大,人正无精打采地不自在着。 一天晚上,半夜三更的,公爹那里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竖跟头打滚的,吓得二嫚的婆婆都一屁股坐在地上起不来,只剩了哭泣的份。 到杨顺赶忙把村里的赤脚医生喊了来,那赤脚医生一见二嫚公爹那疼痛难忍的样子,由于自身终究是个还没穿上鞋子的医生——毕竟是知识少,经历也少。他一时间也不敢断定这是急性阑尾炎,还是胆道蛔虫之类的毛病。 慌忙之下,他倒也还明智——建议还是赶紧送医院为好。 于是,杨顺便急忙跑出去喊人来帮忙。 之后,出于路途艰难的考虑,他们不打算用车子来推,而是先把自家的抽屉桌子来个四腿朝天,将桌腿绑上两根木棍权作担架。 之后紧接着,四个人便一人一边,抬上老爹就奔公社医院。 再看那本来正浑身难受不自在的二嫚,此时也变了个人似的,精神抖擞地提着家里的罩子灯,走在前面给人们照路。 然而,就在这一行人急匆匆走在赶往公社医院的路上时,着急忙慌地杨顺一个脚下失误 ,脚脖子竟然就崴了个不轻快。 甚至还差点倒了担架,把自己的老爹从上面给甩了出去! 眼见得杨顺疼得呲牙咧嘴,举步维艰,心急火燎的二嫚干脆让杨顺留下慢慢走,自己接过了杨顺抬着的那一头,直奔医院而去。 到了公社卫生院时,二嫚已是连头发都成了水洗一般。 这情形,让那几个跟她一块抬着她公爹来医院的人们不免便心生感动起来,心里话: “看看人家这儿媳妇·······咳,亲闺女又能怎么样······。” 经值班医生诊断,二嫚公爹的毛病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还得住院。 当二嫚拿出临来时匆忙带在身上的那点家中仅有的一点钱去交费,人家说那点钱根本就不够,让她赶紧想办法再去筹措。 于是,一当那崴了脚的杨顺好不容易赶到了医院,二嫚便让杨顺先照看好公爹,自己赶忙回家来忙活借钱的事情。 走在回家的路上,二嫚一想到借钱的事,真是“亲靠亲,近靠近”——她首先就想到了自己娘家这头。 但是,转而一想之下,二嫚又打消了这一念头。 二嫚这是寻思到:因为二哥结婚的事,家里还正拉着饥荒呢,自己现在要是跑去借钱,那不存心是要让大哥为难吗? 想来想去,二嫚最后打算回到村里后,直接就到本生产队的保管那儿,看看能不能先应一应急。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石竹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石竹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石竹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石竹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