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3)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石竹花第四十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3)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手机请访问 m.duxs8.com); 1 二嫚一回了村,心急火燎的她,顾不上进家门,直接就去了本生产队的保管员那里。 结果是:一个一百六十多口人的生产队,那保管员的手里,竟然连十块钱的现金都拿不出来! 其实,这细一想倒也并不奇怪:如今村里晚上想要开个社员大会,说来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有时候,竟然也会穷得连灯油钱都拿不出来! 直到村里卖掉一棵树换来钱,村里的干部这才又能够晚上掌灯开大会,对着全村老少爷们吆五喝六的了! 大队的手头尚且如此,何况是生产小队! 唉,曾几何时,有那么一阵,庄户人家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日月好光景,似乎是一天比一天地越来越走近。 那时人们的日子,也开始渐渐过得真是有了那么一点“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 至于有人所说的睡到半夜笑醒的事情,那可绝不是满嘴里跑舌头地胡诌八扯! 可后来······南辕北辙地现实,让人们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心目中所渴望的那好日子的影子,渐行渐远,以至于无! 纵使人们内心里苦苦挣扎,顿足捶胸——“为它疯为它狂,为它咣咣撞南墙”,可那美好的愿景,还是照样如同傻子相亲一般——你想跟人家亲,人家却不跟你近······ 是怨天?还是怨地? 一言难尽哪······ 还是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吧。 话说那急切筹钱的二嫚,正应了一句老话“应急卖掉床前地”——她最后想到了自己的身上。 2 二嫚出嫁前有着一头令人羡慕的长发。曾有一个串乡的货郎愿出二十块钱买她的头发——二十块! 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她愣是没舍得卖。 当她出嫁前剪成了短发头,那剪下来的辫子她仍未舍得卖掉,一直都珍藏在身边。 毕竟那是她自己今生闺女时代的最有意义的念想! 但是眼下,为了公爹的治病,她——顾不得那许多了。 她把那头发偷偷拿去供销社采购站,卖来了十五元块钱! 当她在采购站的柜台前接过人家递给的钱,看到人家随手把自己卖的头发收了起来,倏忽一念间,她真的好想一下把头发再抢回来······ 不过,她实际并没有去那么做。而是心一横,转身就往外走去——她不想让人家看到她那夺眶而出的热泪······ 事后,在得知了她买了自己头发的事情,丈夫杨顺不觉间就激动得愣怔了半天······ 再看她那公婆二老,已然是禁不住老泪横流······ 甚至,公爹当私底下跟她的丈夫杨顺说叨起这事时,最后还特意对杨顺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多好的一个媳妇啊!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你可得好好对人家。要是哪里错待了一点,我可是不依你!” 3 话说二嫚跟丈夫杨顺来到娘家,想看望被游了街的弟弟三奎。可巧三奎因心里憋闷得慌,一吃过早饭就出了门去,所以一时没能见到。 回头咱们说三奎。 早饭后一出来家门,三奎脚下习惯性地就想往好朋友张来顺家走去。 当忽然想起昨晚来顺来看望他时,说是今天要轮到自己在林业队上值班看坡,三奎料想到这会来顺不可能在家里。 于是,三奎脚下一迟疑,随后便朝村外走去。 昨晚,张来顺来看三奎时,还给三奎带来了林业队长——也就是那民兵连长的话:让三奎先在家歇两天再说,不必急着回林业队干活。 这让三奎嘴上无言,心下却是不禁有点感动了起来······ 是啊,想一想自己一往主动去跟人家民兵连长接近交往,说到底,那基本上就是一种有着私利目的性的讨好行为。 至于自己到底能有几分真情实意在其中,想来真是连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当自己落难之时,人家可是全心全意地来伸手帮助——一想到这,三奎的内心当中,不禁就感到了一种惭愧与不安,暗暗觉得有点汗颜······· 而当一想到剜疮带出了好肉来——自己一个出事,还把那原本好心好意给帮忙的来顺姨姨也给连累了,三奎更是于心不安,深觉得愧对人家。 可眼下,境况窘困的三奎对此又能如何呢?一时也只能仰天一叹罢了······ 4 三奎自从出事之后,尽管理智让他告诉自己:自己这一不是偷二不是抢,没啥可丢人的。可说归说,他那年轻人的羞涩与自尊,却又让他一时间又有些不愿见人。 这不,走在街上的他,不免脚步匆匆,只想赶快走出村去,别跟人碰上。 而一当出来村后,为避行人,他自辟小径,斜奔着沟底有一片小树林的地方走去,想到那里去呆上一会。 一到了那小树林,三奎顿时不觉有点后悔来这里。 因为他看到有个本村人正坐在树林里歇息抽烟,身旁是锄头和草筐。 那人也注意到了三奎,并主动热情地冲三奎打招呼。 三奎只得走了过去。 跟三奎打招呼的是个中年人,在村里人称“家里有”。 这位“家里有”,他在村里是个出名的乐天派,似乎跟谁他都能打嘴撩舌地来上几句,开开玩笑逗个乐子。 话说有一年,跟他同住一条街上的一户邻居,半夜三更起来过年、拜祭天地时,按乡里过年的习俗,也是先把大门打开——迎财神进门。 当时,他就是瞅准这一时机,当邻居两口子刚刚把祭品之类在院子的桌上摆好,又回灶房忙活什么的这当口,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迅速把人家的那些祭品,统统都给收拾了起来,藏到了屋里头去。 这样一来,再看那邻居两口子,一当发现院里桌面上的祭品不翼而飞,又四下找寻不见,顿时可就吃惊非小。心里话: 敢情在这百神下界的日子,真的会有何方神圣在显灵吗? 可是,处在大年大节的当下,他那邻居两口子又不敢声张什么,只能是心下惴惴不安;两人大眼看小眼,互相比赛似地直忽闪眼皮! 直到了大年初一下午,他找上门去,口口声声要让邻居家备酒肴喝酒;当人家隐约地透露出年夜里,自家的那些“孝敬”都被神仙“如数笑纳”了的奇事。这让他一听之下,禁不住就是哈哈大笑起来。 之后,他来了一个“摇身一变”,邻居两口子这才恍然大悟······ 他这人,据说,原本祖上也是颇通文墨,算得上书香门第。 甚至也曾涉岐黄之术,心生悬壶济世之念。 只是起初时候,一次,他祖上试着自开一方服用,结果是好端端的一个人,一下子竟半月有余说不出话来,见了人只会摇头打手势······ 而到了他这一代,家门的兴衰变化,让他变成了地道的农家。 如此一来,诗词歌赋他自然是拽不来了,但跟别人耍耍贫嘴的功夫还是有的。 不过,他这人贫嘴不假,可是为人正派,不好色。 这不,有一回,本村有个人称“十里香”的破鞋女人想勾引他上床。他一见,便赶忙表示拒绝,并开口连连说道: “别别别,你快忙你的去。家里有!家里有!” 因为这,人们就送了他个外号:家里有。 5 “家里有”这人,别看他就是一个农民,可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平日里老喜欢跟人嘻嘻哈哈、逗嘴打趣是不假,可他的心思并不粗拉。要真是正经言语起来,他说过的许多话,虽然称不上振聋发聩,字字珠玑,但往往不经意间地那么几句,倒也不无醍醐灌顶之概。 因此,村邻乡亲中,往往很有些人信服他说的话。 但大概由于年龄的关系,三奎一向与他并无多少接触。 话说这“家里有”;当三奎走到了他的近前,他先是招呼三奎卷烟抽。 待三奎蹲下身闷着脸慢慢卷起烟来,他注视着三奎那垂头丧气的灰败神情,思忖了一会,不由得叹息一声之后,,便开口劝慰地对三奎说道: “我说三奎老弟,听当哥的一句话,把你的头抬起来!这点事有啥呀?说句不怕反动的话,别看如今上头风一股雨一股的;一阵说这样做不对,一阵又说那样做犯法的。其实啊,按祖辈传统的说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这想凭本事来挣点钱花,把家里日子往好里过,又没去犯什么偷抢拐骗,这能错到哪里去呢?说真的老弟,别看哥我整天撩猫逗狗的,嘴上能吧吧两句淡话,可要说到老弟你的那两下子,我还真是没有。要不然,我也不会甘心整天价就这么瞪着眼睛混穷······” 看看三奎一时只是认真地听着,并不答话,“家里有”接着说道: “不是哥存心拿话安慰你 在村里这些跟你一般年龄的年轻人当中,我看得出来,你呀,还真就是很有头脑的一个。别看这眼下怎么着,可只要给你机会,你绝不是那种吃鼻涕一窝脓的窝囊废——这一点,哥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的!只不过就是眼下这年月······唉,你就还是多看开一些吧。不是哥给你摆谱,你看我:我为啥整天尽量让自己过得乐乐呵呵的。难道我真就没啥挂心事,真就不知道啥叫愁滋味吗?其实呢,我这只是自己想得开罢了;我就寻思着:这人吗,活在世上这辈子,怎么活也是一辈子。有些事,该去出力、该去操心犯急的,你自己也有那个能力,那就该咋办就咋办,别稀里麻哈的不当回事。但有些事,明摆着是你砸破脑袋也办不了的,也是你注定绕不过去的。要对待这样的事情,那你就不必太认真了,还是得过且过为好。你想想:既然你也看透了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你却还一门心思地狗啃骨头似的不放开心怀,说到底,那就不是你跟事情过不去,是你跟自己过不去了!细一想想,这是何必呢?对不对?” 想不到平日看起来似乎总没三句正经话好说,跟自己也说不上有多大深交的“家里有”,竟然能在自己沮丧、苦闷的时候,主动地来对自己说出这样一本正经地一番话来,这让三奎由不得首先就是不无一点意外的感觉。 听着“家里有”说的这番话,三奎心里一边琢磨一边不禁默默点头。 同时,正如老话所说:人在难时帮一口,强于有时帮一斗。“家里有”的如此一番热情鼓励与肯定的话语,对眼下正境遇困苦的三奎而言,实在算得是寒冬送暖啊! 听得“家里有”的肺腑之言,让三奎颇觉心暖的同时,也不禁心生感激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激烈吵架的声音—— 原来,那是下了台的前任村支书“三声炮”,跟他那曾经的心腹之人“鬼难拿”——两人恶狼撕咬一般,打起来了!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石竹花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石竹花》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石竹花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石竹花》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