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曲辕犁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第33章:曲辕犁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张骞接到传唤时,头皮发麻了一下,塞外那种日子狗都不过... 不过天幕中提到大蒜素是冠军侯救命神药,以陛下对冠军侯的喜爱,看来这次不得不拼了老命再走一趟了。 ...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有些吃惊和疑惑,史籍上并没有记载冠军侯得的什么病、发病时是何症状,后世是如何肯定大蒜素能救命的? “难道是后世所说的盗...咳咳,考古时出土的记载?”房玄龄脸色古怪地猜测道。 “恐怕是了。”其他人也没想出其他合理的解释来。 天幕中还在播放着大蒜素的提取,但是众人来来回回听了两三遍,评论中也没有提及大蒜素能治疗的何种疾病或者是发病时的何种病况,只从一言半语中得知青霉素能在受伤时使用,那么大蒜素是不是同理能替代青霉素? 评论中说如果他发明了青霉素,那么二战都得在他家院子里打,足可证明此药效果拔群。 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深知战场的伤亡情况,战场上冲锋厮杀,真正一口气战死者其实是不多的,更多的是受伤后医疗跟不上,缺少食物而死,或者是受伤发高烧引起病情恶化等等,如果说青霉素能有效治疗这种情况的话,那真的是能称之为救命神药的。 可惜,天幕并未提及青霉素的制取,按其说法,青霉素的制取操作复杂,也很需要运气,那么大蒜素作为替代品还没有副作用确实不错。 李世民招来御医,秉承着严谨的行医理念,御医硬着头皮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李世民有些无奈,吩咐让他多留意。 大唐和后世时间上差了1000年以上,情况相差很大,很多后世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此时却没那么容易弄清楚。 ... 天幕再次变换,是在一座大山的山腰上,周围是浓郁的大雾,上山的小道有一群穿黄色衣服戴黄色帽子的行人,一个女人的声音边喘边吐槽。 【帮主我要退会,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合理吗?#光明顶#云雾缭绕】 【到底是古龙还是金庸啊,你来过光明顶吗?啊?】 【写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合理吗?啊?】 【啊走上来爬上来人都废了,还有力气打架吗】 【还有,人家明教都住这么高了,多么明显的避世心理啊】 【再坏也应该坏不到哪里去吧?为什么要上来打人家?】 【哎呀,我的娘啊】 ... 贞观年间,长安城春满庭,阳光从窗台照了进来。 天幕中那女子一步三喘气,边喘边碎嘴的行为逗得一众燕燕翠翠大笑。 甘棠捂着嘴轻笑,看天幕环境,这座山山势险峻,崎岖难行,山顶风极大,这么一大群人要去干什么?难道是学古人探幽? 不过这也不像啊,这里的山路是崎岖,但地面显然是石板铺设过的。 这所谓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想必就是后世小说虚构的故事了。 《你想想华山派,他们要先下山然后走到光明顶,爬上去挨顿打,还得自己走回去,回去还要爬趟华山》 《本来没多大仇,越走越气[狗头]》 《我给你说,你这个光明顶还不是六大门派去的那个,六大门派围攻的光明顶在当时的西域》 《六大门派:来都来了…》 《六大派爬到山顶:有水吗?明教:矿泉水20一瓶。六大派:干他!!!》 太极殿前,李世民看着点开的地图,其中标注的门派和光明顶的位置,不由得感叹六大门派的韧性。 其中,光明顶大致在新疆南部昆仑山脉,峨眉派在四川峨眉山,崆峒派在宁夏,武当派在湖北武当山,少林在河南嵩山,华山派在陕西华山,昆仑派在青海昆仑山,蝴蝶谷在安徽,龙门镖局在浙江,灵蛇岛孤悬海外。 “这得多大仇啊!”程咬金哭笑不得,按地图上的位置,六大门派辗转几千里路去围攻光明顶,一路上重山隔绝,大军都不敢这么玩,根本没路可走。 《别人练武的有轻功,会飞》 《因为你没有内功啊。有内功了,有轻功了,上来就轻松了哇》 《你这个光明顶是黄山的吧,你得去昆仑山那个,那才是明教的地盘》 《去过华山才知道,华山论剑这赛事办的,妥妥的主场优势好吗,当年能爬上去的,还论剑呢,抡得起剑都不错了》 ... 天幕再次闪烁,又换了个场景。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曲辕犁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又称江东犁】 【说到曲辕犁啊,要从他的老祖先耒耜说起】 【原始农具耒用来戳孔播种,耒就相当于一头削尖了的木棍,耜用来翻土掘土】 【为了克服他们各自的缺点,优势互补,人们把耜绑束在耒的端头,称为了耒耜,这就是曲辕犁的老祖宗】 【耒耜类似的功能是挖土掘土,但是他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能向前行走持续的翻土】 天幕中视频随着文案跟进,先是展示了最原始的耒和耜,然后就把它们结合了起来,可以看到耒耜确实有翻土掘土的功能。 ... 汉末南郡江陵城。 “这是耒耜的演变过程!”刘备吃惊地说道,天幕中看似寥寥数语,但已经将耒耜的来历、功能说了个一清二楚。 耒耜这种农具他是使用过的,但是从未想过为何如此设计。 可以看到,耒耜起源最先确实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农具,由于耜需要一根木棍,于是就和耒做了结合。 可能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就有人想弄一个连续掘土翻松土壤的工具,然后就在耒中间又绑上了一跟木棍,有一个人在前面负责拉,后面一个人负责操纵耒耜。 之后解放了人力,使用牛拉耒耜,也就是现在的直辕犁。 诸葛亮眼神闪闪发亮,许多念头一闪而逝,直辕犁使用起来颇为不便,耕地时需要两头牛一起拉犁。 难道曲辕犁是直辕犁的改进? 情况也确实如此,天幕中两个人模仿最初的人牵着耒耜向前走,于是耒耜就有了连续翻土的功能,这就是耕犁的雏形。 ... 【随着青铜炼铁技术的进步,人们把耜换成了铁质的,开挖的效率大大提高】 【后来又加上了犁臂,翻起的土阀越来越大,那个横绑着的直圆,就会阻挡土垡的翻动】 【人们就把直辕改成了曲辕,这样就可以既不影响土垡翻转又保持拉动着的力点的下移】 【到了唐代,曲辕梨完全成熟定型下来,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前农村仍有使用】 ... “快,画下来!”庞统也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天幕此时将曲辕犁展现了出现,还对各个部件进行了标注。 不用他吩咐,许多画匠都已经动手仿制了。 他们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田地,此刻听出来曲辕犁或许比直辕犁更利于犁土耕地,因此就算部分副也会仔细地将曲辕犁的形状绘制下来。 曲辕犁相对于直辕犁也没有复杂多少,看一眼就能大概复刻下来。 ... 【曲辕犁共有11个部件构成,我们重点说一说犁铲和犁壁】 【犁铲呈三角形,安装在犁底的端头,耕地时插进土里以平行状态向前运行,功能是切开土块,同时也切断了杂草的根须】 【犁壁呈椭圆形倾斜状竖立在犁铲的后端,与犁铲紧密相连构成不连续的曲面】 【在行进中犁铲切开的土块受到前边土地的阻力便会沿着犁壁的曲面上升和翻转,倒扣到地面上】 【这就实现了翻松土壤和斩除杂草的目的,曲辕犁在华夏大地行走了一千多年】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恋恋不舍的退出历史舞台,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呼、呼、呼!”画匠吹了几口气才将墨水吹干,满意地将图纸递给庞统,庞统则递给刘备。 于是众人也凑了过来,这玩意也不复杂啊,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这里的大部分都有耕种经验,因此在天幕一看就能分析出大致的改动。 由直辕改成了曲辕,这里多加了个犁铲,其他大差不多差。 诸葛亮不禁回忆起在南阳的耕种时光,好像犁容易被牛拉着飞起来,得慢耕。 一想到因为没改进直辕犁而导致粮食少产那么多,刘备不由得有些懊恼。 “看天幕展示,曲辕犁似乎一人一牛就能完成耕作。”马良激动地说道。 他虽是襄阳大户子弟,但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纨绔。 现如今的直辕犁至少需要一人两牛进行耕种,如果曲辕犁只需一人一牛就能耕种的话,那至少让耕作效率翻了一番。 耕作效率翻番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平时无人耕作的农田就可以顾及到了,甚至平时还有余力去开垦些荒地。 “要是这样就好了!”刘备欣喜道,如果有足够的曲辕犁和牛耕作,不出几年荆州粮食产量将会翻番也说不定。 要知道荆州号称八郡,但其实除了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较为繁华外,南边几郡可都是地广人稀瘴气横行的地带啊,这些地方要是能开发出来... 南阳郡被曹贼窃取,江夏郡如今握在江东手中,整个荆州之主虽说是刘备,但拿到的部分土地都是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没有人自然没人开垦荒地。 “命工匠按此图紧急打造三、不五副曲辕犁出来,待天幕事了之后一同去验证。”刘备风风火火下令,这事就交代下去了。 若真的能提高耕种效率,那得全境铺开。 ... 北方邺城,曹操也忙命人紧急打造曲辕犁。 “曲辕犁自李唐之后,直至后世的改革开放,历经数千年也未曾有所改进,说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耕种效率已经到顶。”荀彧据实分析,他主管内政、粮草供应,自然欣喜看到耕种工具的改进。 “文若此言有理,若真如此好用当全力推广使用,有剩余民力当鼓励开垦荒地才好!”曹操赞赏道,心中暗暗规划起来。 ... 建业。 无数江东百姓闻言也挺起了胸膛,咱江东发明的! 这叫江东犁!江!东!犁! 孙权也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于是命人加紧打造,待打造完成便推广全境。 便宜了曹贼! 孙权恨恨地想道,如今三方保持着微弱的平衡,曹操方面上个月遣使前来结好,欲要联合起来,曹操灭益州,孙权灭荆州。 孙权想也没想便拒绝了,江东势力并不是铁板一块,本地世家鼠目寸光,他能动员的兵力极为有限。 要是依曹操之言,等他吞下益州后,势力范围囊括关中、汉中、益州、中原等地,到时带甲百万可不是小小的江东能抗衡的。 ... 元狩年间,刘彻也喜不胜收。 这是几百年后的好东西啊,代表着先进的农耕技术。 于是也命人加急打造,若是有效便推广下去。 ... 《刚看了穿越文才认识的主角在秦国发明了曲辕犁》 《一直以为曲辕犁是屈原发明的[捂脸]》 《哪里退出历史舞台了,南方丘陵不适合机械,还在用这玩意。》 《现在都用汽油的了,一个人扛着走[捂脸]》 《唐朝曲辕犁就成熟了,后面几千年都再没什么变化啦》 ... 秦国咸阳宫。 嬴政对于后人说的穿越小说毫不在意,只要东西好就行。 照着天幕提到的许多技术,秦国也在发生变化,很明显的就是已经有细盐、肥皂、纸张和印刷术、化肥等东西。 要知道纸张一开始只是丝绸作坊的产物,但后世提及的方法制作的纸张却是更为好用。 大秦,纸张,细盐。 要是化肥、曲辕犁给力,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是匈奴他也有信心灭掉。 至于扶苏倒了放了出来,不过依他那软弱的性子怕是不足以担重任。 也恰巧高产粮食作物还未寻到,便派他前去寻找高产粮食... ... 唐长安城。 李世民由衷开心,虽说曲辕犁可能已经被后世淘汰,但技术是相对的,曲辕犁对于如今的大唐还是有大用的。 天幕说曲辕犁最早是成型于大唐后期的江东地区,恐怕此时也有曲辕犁的雏形了,民间的力量怕是也不可小觑。 “段纶” “臣在” “速命工匠打造曲辕犁,勘验其耕种效率!” “遵命!” 李世民将事情交代下去,又望向天幕,天佑我大唐! 《你我本无缘,全靠拿三个大学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