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大明宗室制度的bug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第34章:大明宗室制度的bug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明末时候的藩王多到什么程度呢?#历史#明朝】 【咱们不谈明末,就仅在万历朝的初期,礼科给事中石应岳就上奏说:】 【圣祖封建诸王,麟趾繁衍载玉牒者四万,而存者可三万,岁该禄粮可九百万石计】 【也就是说在明朝的中后期,老朱家这些长期饭票的持有者就已经达到了3万人】 ...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眼瞪得老大,脸色煞白,不可置信道:“怎会如此之多?” “不过二百年时间,宗室人口怎么会膨胀至此?” 宗室制度刚确立不久,其中各级爵位待遇他是最清楚的,最高爵位亲王最初拟定是岁禄米万石以上,最低爵位奉国中尉岁禄米200石。 如果在万历年间有三万宗室人员,那朝廷的负担之重简直不可想象,再过二十年呢? “不可能!”朱元璋捏着拳头的手也在颤抖,表面上却强自镇定。 ... 贞观年间,长安城。 “嘶!”有大臣倒吸了口凉气,怎会如此之多,难道明宗室爵位是世袭的吗? 岁禄粮就900万石,而且明宗室恐怕还有土地、封地等,封地的税收权一般也是归属藩王,如此看来明廷的财政压力不可谓不重。 不少官员私底下算了算,就算一个藩王只生3-4个儿子,那么不出几十年,宗室人口将会膨胀到一个极其恐怖的地步。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有人一生下来就衣食无忧,有人还得天没亮就爬起来上早朝。 ... 【不过这些人的这个数字里面,有些呢还真不全都姓朱,因为朝廷给赡养费呢,是按照人头去算的,人越多钱越多】 【那底下的藩王肯定是想办法趁机虚报人数,比方说有些宗室,他就把小老婆生的孩子呢也算成大老婆生的】 【这样嫡出和庶出啊就全都变成了嫡出,毕竟这两者之间呢差别很大,所以工资也不一样】 【你全都变成了嫡出,那就立刻收入翻倍了】 【毕竟大明朝连军营里面吃空饷,都是摆到明面上干的事,藩王吃点空饷那倒也正常】 【后来到了张居正改革期间,为了搞清楚这天底下到底养了多少朱家人,老张就认真地统计了一下】 【根据明神宗史录记载,万历七年张师傅就上书说:】 【今国家难处之事无如宗室,国家财赋有限,宗室生齿无穷,今玉牒见存者,不下一万五千余位】 【即揭天下之赋以供之,尚不能给,况又有朝廷之经费,九边之军饷乎】 【你们老朱家这一万五千人几乎就要吃了全国的粮食,那九边的士兵们更是连口汤都喝不到了吗】 【上一次礼科还说有3万注册的落户宗亲,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了1万5打了对折呢?】 【那是因为老张真的是认真的清算过,把所有的空额全给去掉了,一下子就清理出了一半的虚假名单】 ... 朱元璋的脸色随着视频跟进变得极其难看。 一个个的真是好样的,都学会吃空饷了!! 还有军队竟然敢吃空饷! 全都该死! “爹,你也不用太过忧心!”朱标忍不住劝了一下。 朱元璋正在气头上,感觉气血上涌,脑子像被轰了一下,险些站立不稳。 回头刚想呵斥又听朱标说道。 “如今爵位制度初立,大患尚未铸就,经天幕示警却可为大明除一隐患,此乃大明之福,万民之福!” 胡惟庸等人对视一眼,皆是拍马屁道:“太子殿下圣明!” “太子殿下圣明!”汪广洋也跟着拍马屁,一副以胡惟庸马首是瞻的样子。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天幕示警乃是我大明之福,乃是万万声民之福!” “有道理!”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朱元璋愣了一下,没理会群臣的马屁,仔细一琢磨不由得转忧为喜,欣慰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倒是咱关心则乱了! 每临大事有静气,倒是有咱年轻时候的影子! ... 汉末南郡。 刘备等人倒不是迂腐之人,自然知道帝国之内的许许多多龌龊,只是没想到明宗室吃空饷的问题这么严重。 不仅是宗室难以供养的问题,还有军队吃空饷等等。 强枝弱干恐怕又会引发许许多多的问题,七王之乱就是前车之鉴。 加上军备废弛,若恰巧有外敌窥伺,恐怕离亡国不远矣。 ... 【可就是这一半啊也给他烦得够呛,那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了,15,000人怎么就能把英明的张师傅给难倒呢】 【那我们就要看一下明朝宗室的工资水平,宗室禄米标准亲王禄米1万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公主及驸马2,000石,郡主以下逐级递减】 【而且他还规定宗室拿的这工资呢全是实打实的实物,要么他拿银子要么拿粮食,像什么宝钞啊银票啊古董字画这些容易金融注水的东西,那是不可以给宗室发的,自家人可从来都不坑自家人,要坑也拿到市场上坑别人去】 【根据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万历初年全国财政的支出大概是18,544,545.37两,这其中给这些宗藩的工资就达到了5,519,157.11两,占全年收入的29.76%】 ... 洪武年间,金陵城。 一众大臣心里都有了个底,但是听到天幕报出的数字时还是被惊得无以复加。 啥玩意? 将近1/3的朝廷支出用于供养宗室... 不仅群臣沉默了,金陵城国子监一众学子、夫子等也是无语言表。 许多从商之人也暗自咋舌,真真夸张至极,设想一下你做生意赚的钱平白要扔水里1/3,怕是心疼死。 ...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也是咋舌,朝廷负重如此之高,若是再发生些灾害、异族入侵,那将如何收场? “倒是不知道这大明最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人说道。 李世民也在心里模拟了一下这个环境,若自己是那万历又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 秦国咸阳宫。 嬴政不由得冷笑,这个千年后的王朝竟毫无长进。 王绾如此,其他人亦如此。最近又有声音在鼓吹分封诸王了。 ... 【宗室作为皇族内部的人员,自然是皇权要维护的第一梯队,而且除了藩王之外,还有像什么国公侯伯子等等非宗室的爵位】 【这些人的祖先那都是跟着开国皇帝打天下,才迎来了一张永久的饭票这些世袭的爵位,和皇室一起成为了一个王朝的既得利益集团】 【同时呢也把这个国家当成了自己的蛋糕,只要能够维护好自己的这个餐桌,那其他的都是小事】 【不过其实想想这些人的祖先,当年不也是一群被其他人任意剥削的韭菜,只是剥削的太狠了才扛起锄头闹革命的吗】 【所以历史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你明明知道这来回之间因果的关系,可是面对利益的时候人性却永远没有实现过进步】 【那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又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 最后这几句话说得很露骨很无礼,所以金陵城皇宫内群情激愤,破口大骂。 朱元璋也不拦着,毕竟那是在打朝廷的脸,在否定朝廷执政的合法性。 他依靠在龙椅上,揉了揉眉心,自打天幕出现后他就觉得过得比以往累。 大明朝在天幕出现后肯定受益颇丰,但同时也让他挠破了头,天幕每一次涉及到大明时总是能给他带来惊喜。 他本意只是想让朱家子孙过得富足一下,所以精心设计了这么一套宗室制度,谁曾想到会存在这么大的漏洞,埋下如此深远的祸患。 可以想见,为了朝廷的给养,宗室过了两三代,肯定玩命的生孩子。 而爵位是世袭的,亲王的嫡长子还是亲王,同时新皇登记又会册封亲王,其他爵位递减到奉国中尉后就不在降级,由此带来恐怖的朝廷供给压力,到那时才是真的进退维谷。 若不是天幕提醒,恐怕大祸就此铸成,到时强枝弱干很难不重蹈七王之乱。 他抬头,知道后世那后生定会点开评论区,第一个评论又让他破防了。 《农民的思想》 ... 《历史永远都是重复》 《历史事件不可能百分百的重复,但历史规律总是不停地重复。》 《朱元璋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想不到藩王的弊处呢?一直想不通》 《皇权维护的就是自家利益,你说呢,怎么可能伤害自家利益》 《怪不得有本书叫回到明朝当王爷,真好》 《李自成张献忠杀朱元璋后人可不心软》 《杀得还很开心,越杀银子越多[捂脸]》 《而且名声还好听》 ... 汉末南郡。 刘备沉默了,这就是民心呐。 隔着几千年依然能感受到的民心。 通过评论区的只言片语大致可以拼凑一点真相,也可以看到后世对于明的亡国是拍手称快的。 也有把明清放在一块议论的,总是能吵起来。 不得民心,大汉若亡了,恐也是如此吧。 ... 天幕再次切换画面。 【让我看看谁的小耳朵没有竖起来听八卦!#八卦#炸裂#单词速记#快乐学习】 【救命村里的八卦能有多震惊,网友投稿他们村有个众所周知的秘密】 【村里之前有个出了名的恶婆婆,某一年突然转了性子变得沉默寡言】 ... 贞观年间,长安城。 嗯??? 春满庭现如今每个月十八是正式歇业,因为全天下都知道天幕会在这一天亮起,因此客人也少,所以后来老鸨们就干脆就将这一天改为歇业。 姑娘们闻到了大瓜的味道,挤到窗边,还顺手端来瓜子边磕边聊。 “tui,总算来个好看点的视频了,前面讲的啥啊!” “就是,天幕的俊后生也太闷了!” “那可不,天天大明大明的...” 她们对于一应国家大事不关心,反而是对这种趣闻比较感兴趣,还有后世的乐曲也是不错。 不止她们,长安城的百姓都抻着脖子期待着下文,后世也传婆媳的八卦吗? 恐怕后世那帮人想不到,小小八卦怕是能传到数千年前的大唐,不少人吃着瓜哈哈大笑。 ... 【原来当年他们家很穷很穷,为了给儿子娶媳妇掏空了家底,结果结婚七八年了还没抱上孙子】 【他怨气难掩每天在家里打鸡骂狗的,嚷嚷着儿媳妇没用不能给家里添人进口】 【村里人劝他让儿子媳妇去医院检查,就不检查不要紧一检查发现儿媳妇没毛病,儿子先天没有生育能力】 【老太太当时就躺在医院地上撒泼打滚,路人看不下去了给他出了个主意】 ... 哦~ 出了什么主意的?快说呀! 这时天幕突然停了,然后出现几个不同颜色的小球跳来跳去。 “哎呀好可恶,怎么停了!”清砂姑娘急道,伸手就想要去够空中的透明天幕。 “不会是坏了吧?”红棉姑娘嘿嘿道。 “闭上你的乌鸦嘴!” 面对一众莺莺燕燕威胁的目光,红棉姑娘翻了个白眼,一甩秀发,但还是乖巧地闭上了嘴。 好在天幕只是停顿了一下就好了。 ... 【于是50多岁的老两口愣是又怀了一胎,生下来给儿子养】 【这事之后她就变得沉默寡言,但是村里所有人都知道,她家虽然添了人口,但是婆婆生的】 【population,婆婆来生】 【population,人口,记住了吗?】 ... ??? 甘棠气笑了,一时间找不到言语来出闷气。 不是,你就给我们看这个? “婆婆来生?好像是胡语!”清砂姑娘皱眉说道,细腻光洁的脸庞,嘴巴嘟得让甘棠都想捏一把。 “是婆婆勒笋“红棉大大咧咧纠正道,又引得众人威胁的目光。 不重要,所以这其实是后世人学胡语的方法? 《为了教英语先造个谣》 《入室QJ般的知识》 《有一种大脑被玷污的无力感[微笑]》 《mendacity虚伪,忘不了啊忘不了》 《快教我,我渴望新知识》 《men男人,da大,city城市,mendacity虚伪:男人到了大城市就变得虚伪了》 《卑鄙的外乡人》 ... 甘棠与清砂姑娘等人默默在心里点了个赞,实在是卑鄙啊。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