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谣言再起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六章 谣言再起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老夫人笑着说道:“郎君不要害怕,这里其实是龙宫,老身是龙王的母亲。两个儿子都是天庭的官员,负责行雨。刚才天庭传旨:从这里往西,再从西往南,五百里之内,从今夜三更天开始行雨,到天亮为止,时间一点都不能违背。可是我的大儿子送他妹妹远嫁,小儿子在洞庭湖结婚,已经来不及通知他们了。老身是个女流,奴仆又不能替主人办这事。郎君是个贵人,幸亏在此留宿,请你受劳,替我儿行雨,完事以后,我一定重谢,请郎君千万不要推辞。”李靖本来就是一个少年英俊,胆大豪放的人,听着这话并不害怕,说道:“我是一个凡人,不知道能不能代替龙神行雨?”老夫人说道:“如果你愿意,自然会告诉你行雨之法。”李靖说道:“既然这样,我愿意效劳。”老夫人非常高兴,叫人取了一杯酒过来,她递给李靖,说道:“大门外面已经准备好了龙马,郎君骑上它,任凭它腾空而起,一定不会把你摔下来。马鞍子上系着一个小琉璃瓶,瓶中已经装满了清水,这是水母。瓶口边挂着一个小金勺子,郎君只要看见龙马跳跃,立即要用金勺子从瓶中取一滴水,滴在马鬃的上面,不能多,也不能少。这就是行雨之法,你一定要牢记在心,千万不能弄错了!行完了雨以后,龙马自己就回来了,郎君不必担心。” 李靖点头一一答应,立即走出大门跳上龙马。那匹马又高又大,毛色极其鲜亮。走了几步以后,龙马一跃腾空而起,迎着风奔跑起来。一刹那,就看见龙马的四蹄之下电闪雷鸣。李靖一点都不害怕,按照老夫人的交代,一遇到龙马跳跃,就把一滴水滴在马鬃之上。也不知道滴了多少回,天色越来越亮了,来到一个地方,龙马又跳跃起来。李靖正要取水往下滴,透过晨曦往下一看,正是昨天歇马喝茶的地方,心里想到:“我亲眼看见这个地方非常干旱,一滴水能起多大的作用呢?现在我有行雨的权利,为什么不给这个地方多滴几滴呢?而且我受到过老农的一茶之敬,正应该多给点雨回报他。”于是一连滴了二十多滴。 又过了一会事情就办完了,龙马跑了回来,到了门口,从半空中下来了。李靖跳下龙马走进大门,只见老夫人满面愁容,迎着李靖说道:“郎君为什么不听我的话?这个瓶中的一滴水,在人间就是一尺的雨,本来告诉你只能滴一滴,为什么在这一个地方一连滴了二十滴?现在这个地方平地水高两丈,庄稼房屋,人口牲畜,都被淹没了。由于我轻易托付于你,已经被玉帝惩罚,背上挨了一百鞭子,儿子们也都受到牵连!”李靖一听大惊失色,懊悔不已,真有点无地自容。老夫人又说道:“这也是命该如此,怎么能够埋怨你呢?有劳郎君,仍然要给报酬,只是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一定不是你喜欢的,我就赠送你别的东西吧。”说完,叫出来两个青衣女子,都很漂亮,一个满面笑容,一个脸上有些怒色。老夫人说道:“这是一个文婢,一个武婢,请郎君挑选一个,两个都要也行。”李靖谦虚地说道:“我辜负了你的重托,还连累了你,心里非常惭愧,怎么还好意思接受你的赏赐呢?”老夫人说道:“郎君不要推辞,赶紧带上人走吧,一会我的儿子就回来了,恐怕有不方便的地方。”李靖心中暗想:“如果我两个女子都要,似乎有点贪心,如果只要文婢,又显得懦弱。”就指着那个武婢说道:“如果一定要赏赐,我愿意选这个人。”老夫人立即命令老头把李靖的马牵过来,又另外准备了一匹马给那个女子骑,让他俩一起走。 李靖谢了夫人,走出大门骑上马,和那个女子一起走了。走了几步以后,回头一看,那所宅院已经不见了。又走了几里地以后,那个女子说道:“如果刚才郎君把两个女子都要了,以后就是文武全才,出将入相,现在你舍弃了文的只要武的,以后可以成为一代名将。”这个女子从衣袖中掏出一本书递给李靖,说道:“郎君如果熟读这本书,以后可以临敌制胜,辅助真龙天子统一天下。”又用马鞭指着前面说到:“前面不远处就是你住的地方,郎君保重。老夫人让我跟你走,并不是真让我给你做妾,而是让我把这本书送给你,郎君以后自然会遇到你所喜爱的女子。我不是凡间的女子,不能与你在一起,就此别过。”李静正想挽留一下,只见那个女子已经调转马头,腾空而起,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李靖十分惊疑,继续朝前走,看见昨天经过的地方一片汪洋大海,一个人都没有,心中后悔不已。 李靖回到住所以后,翻开那本书一看,原来是一本行军打仗的兵书。学完这本书后,李靖的的兵法更加精通了。 那被大水淹没的地方,地方官员上奏了朝廷。随主降下旨意,让有关部门一面治理水灾,一面赈济被淹的百姓。隋主想到:“我曾经梦见洪水淹城,现在果然在京城的附近出现水灾,我的梦应验了!”从此以后疑心少了很多。 仁寿元年六月,隋主的第三个儿子蜀王杨秀,因为对晋王杨广当太子心中不满,太子害怕他以后作乱,暗中吩咐杨素挑他的毛病陷害他。隋主听信了谗言,就把杨秀召回了京城,命令杨素治他的罪。杨素诬陷他虐待百姓,奉旨废除了他的王位,被囚禁在冷宫之中。李渊心怀不平,上朝进谏,建议将已经被废的太子杨勇和蜀王杨秀一起赦免,封给一个小国。隋主虽然没有准奏,但是也没有怪罪他。李渊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太子的忌恨,太子和张衡、宇文述商量,问他俩:“你们俩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李渊这个家伙除掉?”宇文述说道:“太子如果早说要除掉李渊,可以把他放在两个乱党案之中,给他来个诛灭九族。现在圣上已经知道他是个忠厚的人,一时半会恐怕动他不得。”张衡说道:“这有什么难的!圣上是个猜忌之人,曾经梦见洪水淹没都城,心里不高兴。前面的成公的儿子李洪因为这事被杀了,我们可以借题发挥,散布谣言,就说渊字也是水字旁,圣上能不起疑心?恐怕也会杀了他。”太子点头叫好。 张衡就出来散布谣言,刚开始在京城附近的农村乱说,后来又到集市上宣传;先前只是小孩子乱说,渐渐地大人们也开始议论此事,都说道:“桃李子,有天下。”又说道:“杨氏灭,李氏兴。”也不知道谣言来自哪里,衙门也管不住,渐渐传入宫廷之中。晋王故意上奏:“乡间街巷的妖言很不吉利,应当禁止。”隋主听了很不高兴,李渊有点担心,坐卧不安,幸好隋主还想着李浑,只认为应在李浑身上。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喜欢诬陷人的小人,中郎将裴仁吉上前奏道:“成公李浑,因为陛下赐死他的儿子,心中怨恨,想要谋反。”隋主立即发下圣旨,立案严查,最后把案子定为谋逆,李浑一家三十二口人都被斩首。 李渊稍微放了心,谁知张衡又使出毒计,用银子买通了一个隋主很信任的方士,叫安伽陀,让他说姓李的以后要当天子,劝隋主把天下姓李的都杀了。尚书右丞相高颍上奏道:“这谣言有的是有关系的,有的是没关系的,有真的,也有假的,不能全信。当年听信谗言的秦始皇,听到谣言亡秦者胡,要杀光天下姓胡的人,怎么也想不到是自己的儿子胡亥。晋宣帝梦见牛易马,原来是姓牛的小吏和他的妃子私通生下了晋元帝。天道隐藏,难以臆测,要想挽回天意,只在于修德,乱杀人反而会让人心动摇。圣上如果心中有疑虑,可以让姓李的人离开朝堂,不得掌握兵权就是了。” 这时候蒲山公子李密,职位是千总,隋主说他有反相,心里怀疑他。但是李密和杨素关系很好,杨素要保全李密,就大力赞扬高颍的话,暗地里让李密辞了官。这时候在朝中凡是姓李的人,有的回家养老,有的辞去兵权。李渊也趁着这个机会要求回太原养病,隋主批准了,还让他担任太原府的太守,节制西凉各郡。这高颍的一道奏折,救了李渊一命,这也是天子命不该绝。 这时候已经是仁寿元年七月了,太子杨广听说李渊辞了官,对宇文述说道:“张麻子这个计策太妙了,只是冤枉了李浑一家,反而让李渊这个家伙捡了便宜,全身而退。”宇文述说到:“如果太子想饶了这个家伙就罢了,不过不想饶了他,下官有一计,一定能够杀了李渊全家的性命。”太子笑着说道:“如果你早点想出这个计策,也不用浪费这么多心思。”宇文述说到:“这个计策只有现在才能用。”然后对着太子的耳朵说了几句。太子拍手笑着说:“妙计!事成以后把他的家财和女眷都赏赐给你。只是李渊毕竟是一名战将,恐怕不能轻易得手。”宇文述说道:“以下官之计,一定不辱使命,即使不能结果了他的性命,也会让他吓个半死,以后再不想着出来做官了。”太子杨广和宇文述定好了计策,要害李渊的性命,不知道李渊能否逃过此劫,这又引出了一位大英雄,要知道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