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秦琼家事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七章 秦琼家事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如果皇帝昏庸,贤良的人就会因为无人举荐被埋没,英雄豪杰也没有容身之处。就是像李渊这样的人都不能为朝廷所容,谁会欣赏那些民间英雄呢?也只好在江湖上混日子,等待时机了。既然上天要兴唐灭隋,就会隐藏一批灭亡杨广的英雄,辅佐李渊的功臣。不单单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替他开创基业,在他遇到危难的时候,不经意间也会有英雄出手相救。这个英雄是谁呢?姓秦名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他的祖父是北齐领军大将秦旭,父亲是北齐武卫大将军秦彝。他的母亲姓宁,生下他的时候,他的祖父秦旭说道:“如今天下战乱,兵争不已,我们祖孙父子要为天下太平而努力。”因此给他起个乳名,叫太平郎。 就在太平郎三岁的时候,齐王派他的父亲秦彝带领兵马把守齐州,秦彝带着全家到那里任职,爷爷秦旭在晋阳护驾。因为齐王用了不该用的人,致使很多老百姓发生叛乱,周主乘机攻打齐国,齐国的军队没有战斗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齐主从晋阳逃到齐州。留秦旭、高延宗把守晋阳,虽然坚持了很长时间,最后城门还是被攻破了,高延宗被擒,秦旭战死。 齐主来到齐州以后,害怕周兵来攻城,派丞相高阿那肱协助秦彝把守齐州,自己去了汾州。几天以后周朝的军队就追上来了,高阿那肱想开门投降,秦彝说道:“朝廷害怕我的兵力不够,所以让丞相一同把守,现在正应当以逸待劳,坚守城门,挫一挫敌人的锐气,丞相是国家的重臣,怎么能够心怀二志呢?”高阿那肱说道:“将军太不识时务了!周兵来势凶猛,势如破竹,接连攻下多少坚固的城池,何况这么一个小地方?我身为丞相,尚且从长计议,将军还有什么想不开的?”秦彝说道:“秦彝父子,誓死保卫国家!”说完,立即吩咐部下把守城门,自己回家对夫人说道:“主上派高阿那肱帮助我守城,没想到他却想投降,看来大势已去!我誓死保卫国家,与我的父亲在地下相见,秦氏的血脉就托付给你了。”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外面有人喊道:“高丞相已经打开城门放周兵进来了!”秦彝赶忙拿起浑铁枪赶了出来,只见周兵像河水决堤一样涌来了,秦彝带着部下就去迎敌,虽然有几百人,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只杀得血染战袍,浑身是伤,部下也都已经战死。秦彝大叫一声:“老臣已经尽力了!”拔出一把短刀,又杀了几个人,然后自刎而死。 此时宁夫人收拾了一些家资,从家了逃了出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官兵,几个家丁女仆都失散了。宁夫人带着太平郎东躲西藏,来到一个僻静的小巷子,只见家家都关门闭户。宁夫人听到一家有小孩子的哭声,知道里面肯定有人,就去敲门,原来是一个妇女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在里面。宁夫人和她说了一会话,知道她是个寡妇,夫家姓程,小男孩名叫一郎,只有母子二人,没有别的人。宁夫人带着孩子就占且住了下来。战乱平息下来以后,宁夫人拿出银子,在程家附近买了一所宅子,两家成了亲戚,经常往来。此时齐国已经灭亡,那些为齐国战死的功臣没有人来照顾,只好混在齐国的难民之中。两家的孩子都非常顽皮,像一对兄弟,到十二三岁的时候经常在街上打架生事。后来程母带着一郎回到东阿旧居,宁夫人带着叔宝住在历城。 秦琼长大也后,生得身高一丈,膀大腰圆,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非常不喜欢读书,却爱好抡枪弄棒,打架斗殴。在街坊之上喜欢多管闲事,遇见不平之事,总会出手帮忙,丢了性命也不在乎。宁夫人常常哭着对她说:“秦家三代就你一个独苗,你本是将门之后,喜欢舞枪弄棒我也不管你,只是你不该干那些不顾性命的事,你应当爱惜自己的生命,将来给秦家传宗接代。”从此以后,秦琼收敛了很多。别人见他英勇仗义,又听母亲的话,就像吴国专诸的为人,就送他一个外号,叫赛专诸。 秦琼结交了几个当地的豪杰,一个名叫樊虎,字建威,是齐州府的捕盗都头;一个叫房彦藻,是个秀才;一个叫王伯当;还有一个开鞭仗行的贾润甫。几个人经常在一起,不是舞枪弄棒就是谈论兵法。如果碰到经过这里的英雄好汉,秦琼都会热情接待。 如果一个人没有本领,只知道拿钱去交朋友,别人往往看不起他,如果一个人有点本领,却好高自大,喜欢欺负人,别人只是笑他鲁莽,并不佩服他。若论秦琼的本领,不但使得枪弄得箭,而且还有一样独门武艺:他祖传有两条金装锏,重一百三十斤。他舞起来以后,刚开始就像两条怪蟒翻身,后来就像一片雪花坠地,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若论秦琼结交的朋友,都是当时的豪杰。他的母亲和妻子也都非常热情好客。所以在江北一带,若说秦琼的武艺,大家都会伸出大拇指;若说秦琼的为人大家都交口称赞。 这一天,樊虎来到秦琼家里对秦琼说道:“近来齐鲁之地发生灾荒,偷抢夺拿的事经常发生,虽然官府很重视也不能解决问题。昨天刺史大人让我招募几个武艺好的人,小弟提到了哥哥,说哥哥武艺超群,英雄盖世,情愿把都头的位子让给哥哥,我当个副手。刺史大人很高兴,让小弟请哥哥去相见。”秦琼说道:“兄弟,我家世代都是将军,以后如果有出头之日,带领一支军马,在战场上拼杀,开疆扩土,博一个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如果没有出头之日,就这几亩薄田,也能够供养老母,养活老婆孩子。在这几间破屋子里,和朋友们喝喝酒,说说笑笑,虽然不会吟诗作赋,弹琴鼓瑟,也可以耍耍枪弄弄棒,切磋切磋武艺,怎么能够向那些贪官低头,听从他们指挥呢?另外,咱们累死累活,如果拿住了强盗,是他的功劳,如果拿不住,反而说咱们与强盗勾结。咱们如果和那些贪官勾结,去祸害老百姓,咱心里也过不去。做他干什么?我不去!”樊虎说道:“哥,当官要从小到大,功劳也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当初韩擒虎也是一个平民百姓。你又不会写文章,先父也不在了,也没有靠山,只有一刀一枪的去拼,才能做些营生,还是跟我一起去见见刺史大人吧。” 两个人正说着话,秦母从里间走出来了,给樊虎道了个万福,说道:“儿啊,你的志气很大,但是樊家哥哥说的也有道理。你整天游手好闲的也不是个事,进了公门以后有了事做,就不敢胡来了。如果捕盗立了功,干出点事业来也好。我听说你的爷爷也是东宫卫士出身,你不要再固执了。”秦琼是个孝顺人,听了母亲一席话,也不敢再说不去了。第二天两个人一起去见了刺史。刺史姓刘,名芳声。他看见秦琼长得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相貌堂堂,就说道:“你就是秦琼吧,都头这个职位也要凭功劳才能担任,现在樊虎情愿让给你,想你也是一个英雄好汉,我就让你们两个都担任都头的职位,你必须得用力办案。”两个人谢过刺史出来了,樊虎说道:“哥,齐州地面上的盗贼都是响马,全靠骑马追赶,还得有一匹好马才行。”秦琼说道:“明天我和你一起到贾润甫家去看看。” 第二天,秦琼带着银子,和樊虎来到城西,刚好贾润甫在家。相见了以后,樊虎说道:“叔宝哥哥刚当了捕盗的都头,特意到你这里挑一匹好马。”贾润甫笑着对秦琼说道:“恭喜老兄当了这个官,这可是个挣钱的买卖,不过也是个若麻烦的事,只恐怕那些徇私枉法,栽赃陷害的事,叔宝兄不肯做,如果愿意做,还怕银钱不滚滚而来。”叔宝说道:“这样的亏心事我是不会做的。不知老兄这里有没有好马?”贾润甫说道:“昨天刚到了一些。”几个人一起来到后街马市,只见有青骢、紫骝、赤兔、乌骓、黄膘等,各式各样的马都有,有的在嘶叫,有的在跳跃,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在吃草,像一片翻滚的彩云。 樊虎挑了一匹又高又大的枣红马,高兴地说道:“这匹好!这匹好!”,秦琼挑了一批黄骠马。贾润甫说道:“咱来试一试两位兄长的眼力。”两人把马牵出了后街,樊虎跳上枣红马,秦琼跳上黄骠马,一拉缰绳,像一溜烟跑了出去。那枣红马刚出去的时候很猛,黄骠马好像漫不经心,回来的时候,枣红马慢了很多,脚下有飞尘,黄骠马却很轻快,脚下没有飞尘。贾润甫笑着说道:“还是黄骠马好。”秦琼就要买黄骠马,马贩子张口要一百两银子,秦琼还了七十两,贾润甫主张八十两。马贩子不同意,贾润甫自己添点钱,才把马买了下来。秦琼和樊虎又来到贾润甫家里,喝过酒吃过饭才回去。这匹黄骠马以后一直跟着秦琼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这一天,有一批入室抢劫的强盗要被发配充军,发配到平阳府的泽州和潞州两个地方。刘刺史派樊虎和秦琼两个人分别押送,樊虎到泽州,秦琼到潞州,都在山西境内,刚好同路。秦琼收拾好行李,辞别了老母亲,和樊虎一起先到长安兵部挂了号,然后向山西进发。正是:游子天涯路,高堂老母心,临行频频顾,此去何时归。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