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西域开市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四十五章 西域开市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裴矩拿着劝西域开市的表文,第二天早上来到朝堂。炀帝刚刚上朝,百官朝贺完毕,炀帝就问道:“前天镇守西域的将领送来文书,文书上说外国人要与中国开市,你们这两天讨论的如何了?”话刚落音,只见班中闪出一人,带着高高的乌纱帽,跪在地上奏道:“臣有表奏。”炀帝定睛一看,原来是吏部侍郎裴矩。就叫近侍把他的奏折递上来,放在龙案上展开,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 吏部侍郎臣裴矩,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奉表于皇帝陛下:臣听说治理国家以生财为本,抵御外国以树德为先。天下货物互通有无,从古至今乃是人之常情。所以古代帝王对付外国,如果叛逆就讨之以威,如果归顺则怀之以德。现在西域各国,惧怕中国的威严,年年纳款,岁岁来朝,心中早就臣服了。现在又想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原因,是因为仰慕我中华的文明而做出的表示友好的行动,如果拒之门外,虽然我国之威足以震慑对方,而德行却不能感化他们。况且在西域开市有五大好处:以中国罗缎帑帛,换海外珠玉异宝。其利一也。贸易一开,则彼此得利,彼此得利,就会关系融洽;关系融洽,边疆就没有战争之忧,其利二也。西域各邻国臣服以后,更远的国家就会接踵而来,不用战争就能使远方的人归顺,其利三也。关系融洽以后,慢慢派人查清外国的山川地理,绘成地图,就可以成就秦皇、汉武那样的功劳,其利四也。如今天下富强,前所未有,如果再把西域各国连为一家,就能超过三皇、胜过五帝,而让后人敬仰,其利五也。希望陛下英明果断,主持在西域开市,那么不但一年所得的利润不下百万,而且确保边疆安稳如泰山;如果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就会阻绝人情,不但边境不会太平,而且还会有想不到的灾难。望圣上批准为盼! 炀帝看完以后,非常高兴,说道:“爱卿陈列的五大好处,大有识见,可以看出爱卿为了国家深谋远虑,只是担心外国别有用心,欺诈我们。”裴矩说道:“我国国富民强,兵精粮足,即使他们有诈,也不必太担心。只要有一个既能随机应变,又老成稳重的人负责这个事情就行了。”炀帝说道:“此事责任重大,非卿莫属。”说完,当即拟了一道圣旨,让宣旨官宣读:“任命裴矩以原官职住扎在张掖等地,负责西域开市。安近怀远,一定要宣扬德化。授予裴矩临机应变的的权利,不能挑起事端。立功以后另行升赏。” 裴矩刚刚谢恩领旨,班中又闪出一人,此人长得方面长髯,高颧大耳,威风凛凛,相貌堂堂,跪在地上奏道:“西域开市,有三大害处。裴矩乃是一介书生,不了解情况,反而说有五大好处,妄言误国,请圣上处分他。”炀帝一看,乃是兵部尚书段文振。就问道:“西域开市有哪三大害处?裴矩如何误国?”段文振奏道:“西域开市,各外国的东西不过是珠玉犀象,冷了不能当衣穿,饿了不能当饭吃,却以中国的绫绵帛和他交易,这是拿有用之物换无用之物,这是其一;张掖乃是边防重地,开市就会引狼入室,外国狼子野心,居心叵测,如果发生什么变故,为祸不小,这是贪图小利而招来大祸,这是其二。既然开市通好,那么我们是主人外国是客人,来往必须迎送,住处必须供给。外国人就会络绎不绝,来到我国,各地的老百姓就会疲于奔命,忙于应付,不得安生。这是慕虚名而受实祸,这是其三。西域开市有这三大害处,而裴矩却贪图富贵,妄言惑主,难道不是误国吗?”裴矩说道:“段文振该杀!以钱币棉帛换无价之宝,利润可达百倍,他却认为没有用,如果说珠玉没有用,那么金钱也不可以穿,也不可以吃,也是没有用的东西吗?我们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外国虽然居心叵测,还能翻天不成?况且古代的帝王,都以诚心待人,胡越一家,从来没听说过因为担心而拒绝他们的。况且远方的客人到来,供给的费用有限,谈不上让老百姓疲于奔命。相反,如果因为这事激起兵变,必然要派大军出征,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那才是让老百姓疲于奔命。依段文振所言,是不想让朝廷得利,是想让陛下做柔懦之主,不愿意让陛下做仁圣英略的帝王。”炀帝听了裴矩的话,说道:“明明是利,反说有害。段文振打得什么主意!”段文振说道:“陛下安享先帝创下的太平盛世,没有带过兵,不知道边防的利害。如果听从裴矩的花言巧语,一定会有社稷之忧。”炀帝大怒,用手拍着龙案说道:“段文振欺朕没有带过兵,朕偏要开市,看看到底有没有社稷之忧!口出狂言,诽谤君父,本来应当重重治罪,念你是先朝老臣,不予追究。如果再敢胡言乱语,定斩不饶!”段文振想再说几句,炀帝却气冲冲地回宫去了。段文振叹一口气,说道:“皇上不听老臣之言,要不了十年江山就会瓦解。”然后闷闷不乐地走出了朝堂。 裴矩领了旨意,满心欢喜,回到家里以后,先准备了一份厚礼,送给杨素,恐怕他出来拦阻,又准备了一份礼物感谢王忠。然后立即收拾行礼,拿着圣旨到西域去了。 裴矩来到张掖,各镇守边关的将领接住参见。裴矩传旨说道:“皇上见了你们要求开市的文书,非常赞成,命令本官住扎在张掖,专门负责这个事。与外国做交易,一定要以贱换贵,以少换多,千万不能因此事对国家不利。”众将都拱手说道:“一定遵从旨意。”然后裴矩一面贴出告示,招集商人,采买缎帛,一面在城门上插起一面黄旗,上面写着:“奉旨开市”。又吩咐各镇守将,发文书通知所有的人;又建造许多旅馆驿站,好让来做买卖的外国人居住;又命令外国人经过的各郡县地方,凡是有外国人,都要提供食宿,不许怠慢。号令一发出去,没过多久,西域各个国家都知道了,都带着海外的宝物,到张掖来交易。真个利源一开,熙熙攘攘而来。中国的锦绣,堆积如山;海外的宝物,斗量车载。彼此互换,换了又来,来了又去。外国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裴矩与各镇守将,从中渔利,都发了大财。可怜那些经过的郡县,送往迎来,一时一刻都不得安宁。搞得百姓疲敝,仓廪空虚,一年的花费不下百万。各郡县支撑不住,都写文书到裴矩的衙门来诉苦。裴矩却拿圣旨来吓唬人,哪里管这些人的死活。正是: 在廷谁最恶?独有利臣凶。 只为一身计,教他万姓空。 裴矩经常派人把名马犀象,及各样奇珍异宝送到京城进贡,又经常摆酒宴款待那些外国人,仔细打听各国的山川形势风俗,都画成图样,共计四十四国,合成三卷,总名叫做《西域图记》,献与炀帝。炀帝看了,满心欢喜,对萧后说道:“原来外国的山川风景,也如此秀美,如果不是在西域开市,怎么能够知道呢!段文振那个家伙拼命阻拦,朕几乎被他误了。他又笑朕安享太平基业,不知边疆时事。朕想亲临蓟北,访问各国。一来可以观赏观赏西域各国的山川美景,二来可以考察考察塞外的风土人情,三来让天下人都知道知朕是英雄之主,四来又可以收回杨素的兵权。不知御妻以为何如?”萧后说道:“这个想法很好!从古至今,天子都有巡狩的习惯。后来那些昏庸的皇帝只知道在宫中享乐,把这个习惯废了。陛下如果愿意恢复古人的习惯,确实是个盛大的典礼,有什么不可以的呢!”炀帝大喜,于是就决定要巡狩蓟北 。第二天早朝,炀帝在金銮殿上面对文武百官,说道:“朕听说古代的圣帝明王,都巡狩天下,亲自查访民间疾苦。后来南方的这些皇帝只知道锦衣玉食,美女脂粉,坐在深宫中受用,从来不愿意和百姓相见,这和妇人女子有什么不同吗?朕实在看不起他们。现在朕想趁着天下太平,兵精粮足,亲临边境,访问各国,举行三皇五帝的圣事,请各衙门一面聚集兵马,一面装载辎重,朕要择吉起程。”百官一齐奏道:“现在天下太平,边疆无事,陛下何必亲自到那些偏远荒蛮之地巡狩呢?虽然古有先例,不免劳民伤财。望陛下三思!”炀帝很不高兴,说道:“作为臣子应当想着让天子成为尧舜那样的皇帝,才是有德的忠臣。你们不让朕去,只是爱惜小财,却让朕学那些不知世务的皇帝,是何道理!再敢强谏,定加重罪!”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