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炀帝赋诗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秘史第六十章 炀帝赋诗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炀帝把三山一海五湖一十六院,及各处亭台都一一品评,定了名字。虞世基奏道:“这五湖十六院,陛下都赐了佳名,更觉得增辉不少。但每座宫院中必须得有宫女百名,美人二十名,还得有陛下常时宠幸的夫人一位,掌管宫院的事务,以备陛下幸临的时候有人伺候。如果没有宫女美人,陛下游玩的时候,如何能够尽兴呢?”炀帝大笑,说道:“如果没有佳人行乐,要这些山水楼台又有何用?这个就不用爱卿考虑了,几个月前,朕已经派许廷辅到各处点选美女,可能这几天就要到了。”虞世基说道:“陛下的行动真是太快了!”炀帝笑着说道:“及时行乐,怎么能够耽搁呢!”虞世基说道:“既然美女已经选好,那么西苑中已经万事俱备了。”炀帝说道:“苑中虽然已经万事俱备,还有苑外这条御道,高低不平,往来不太方便。爱情为何不一发收拾好了,以奏全功。”虞世基说道:“这么大的工程都完工了,这条御道不过一二里,太容易了!十天就能完成!”炀帝大喜,就赐宴款待虞世基,直到天黑才散了。等炀帝回宫以后,许廷辅已经带着一千多名美女入宫进献。炀帝仔细一看,见个个都是欺桃赛杏的容颜,羞花闭月的模样,喜欢得真是心里痒痒无处挠,就和萧后一起挑选起。,美女之中选美女,选了十六个身材窈窕、体态优雅、有端庄气度的,封为四品夫人,命令她们掌管西苑十六院的事务。又选三百二十名俊俏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每院分二十名,叫她们学习吹弹歌舞,以备侍宴。其余的或者十名,或者二十名,或是龙舟,或是凤舸,或是楼台,或是亭榭,都一一安排了。然后又从后宫中派发了很多太监到西苑来,并加封太监马守忠为西苑令,叫他专门负责西苑的各项事务。 十六院夫人既然分了宫院,一个个都想方设法博得君王宠幸,在院中都铺设起琴棋书画,准备好各种乐器,因为炀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游幸。这一院烧龙涎,那一院就蒸凤脑;前一院唱吴歌,后一院就翻楚舞;东一院做美味佳肴,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就像石崇斗富一般。各院中标新立异,比谁更奢华,比谁会浪费,只博得炀帝临幸时,片刻的欢喜。正是: 宫中行乐万千般,只博君王一刻欢。 终日用心裙带下,江山却送别人看。 却说虞世基领了开御道的旨意,便纠集工匠,连夜开修。这条御道,从显仁宫到西苑只有一二里地,四五丈宽。先以黄泥填实,又用石灰铺平。最上面是用白石砌成的,白石上都雕刻着蟠龙舞凤的花纹。又用青石凿成栏杆,排列在两边。栏杆外边都种上参天的长叶高柳,一路上翠碧交加,阴阴森森,着实可爱。又在半路中间盖一所四方八面的驻跸亭,快到西苑的地方,又造了一座迎仙桥。高柳里面又造了很多营房,是给侍卫的军士们歇宿的。因为炀帝不时要到西苑游幸,军士们昼夜都不能离开。 御道开完以后,虞世基就请炀帝来看。炀帝见了,满心快畅,说道:“不是爱卿如此高才,怎么会让朕一一称心!为了酬谢你的功劳,朕加升你为翰林院大学士。”虞世基辞谢道:“这都是奉陛下的命令,微臣不过是效犬马之劳,怎么敢接受这么大的官职!”炀帝说道:“不必推辞,朕还有事和你商量,不知爱卿能不能为朕出力?”虞世基说道:“陛下有事尽管吩咐,微臣一定万死不辞。” 炀帝说道:“朕认为天子是天下最尊贵的,出入用的车辇仪仗,必须要极其华美,才能让万国观瞻。朕这些旧的车辇仪仗,都是先帝留下来的,太陈旧了,行在御道上一点都不壮观。爱卿可以另外制造一副精工华美的,朕出去游玩的时候好用。”虞世基奏道:“这有何难!陛下只要降一道圣旨,命令天下各个郡县地方进献羽毛,不管是水上游的、天上飞的,只要羽毛鲜艳漂亮,都要献来,臣现在就命令工匠制造。”炀帝大喜,立即传旨命令天下进贡羽毛,有怠慢不献者斩。旨意一出,谁敢不遵?忙得那些郡县官员,这里取翠鸟之羽,那里拔锦鸡之毛,漫山遍野都铺上罗网,搜求奇禽异兽。 话说江南有个名叫乌程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大山之中,有一株松树,亭亭直上,有一百丈高,松树的四周没有一个附枝,清荫散落,团团如盖。树顶上正当中结着一个鹤巢,巢中有一对仙鹤,在上面饮风吸露,生儿育女,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春秋?自以为在深山高树之上,飞去飞来,不会有什么祸端,想不到被一伙寻找羽毛的人看见了。一个人说道:“到哪里去找稀奇的羽毛?我看这对鹤的羽毛不错,不如拔下来送到东京应付差事。”又一个人说道:“鹤的羽毛虽然好,只是这棵树太高了,又没有树枝可以攀爬,怎么上去捉它?”众人商量了半天,只见一个有见识的说道:“我们何必要爬上去!只要把这棵树砍倒,就可以把它拿下来。”众人一齐笑了起来,说道:“砍倒了树,难道它不会飞走吗?”那人很有见识,等众人笑完以后,慢慢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看这树上,既然有鹤巢,一定有小鹤在里面,我们拿了小鹤,那大鹤心疼小鹤,自然不肯远去。再慢慢用小鹤引诱,何愁拿不着它?”众人说道:“老兄说的太对了。”众人就把斧锯拿来,要砍伐这棵松树。谁知仙鹤是飞禽之中最有灵性的鸟,见众人在树下商量要砍伐松树,就知道了是为了它身上的羽毛。这对仙鹤恐怕砍了树,伤害到巢中的小鹤,就悲伤地绕着松树鸣叫几声,忍着疼痛,自己将身上的几根翎毛,都拔了下来,纷纷坠落在地。众人一看,都非常惊讶,说道:“奇事!奇事!它怎么知道我们要拔它的翎毛?这都是君王有福,神明来助!”这些人也不砍树了,都欢欢喜喜地来见县官。正是: 也非君德也非神,自是仙禽善保身。 多少聪明遭祸害,始知灵鸟胜于人。 众人拿着鹤羽,一齐来见县官,说道:“君王有道,仙禽自献羽毛。”就将仙鹤的事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心里明知是仙鹤害怕伤子的缘故,因为只想贪图富贵,就依着众人,把这一桩奇事当做祥瑞的事情宣传。县官赏赐了众人,立即写一道表文表奏朝廷,说道:“民间有谣,说天子造羽仪,禽鸟自献羽。”炀帝看了表文,满心欢喜,说道:“看来朕的圣德感动了上天,所以派禽鸟来献瑞。”就将县官连升三级。满朝文武得知消息,都上表庆贺。虞世基很快就把车辇造好了,炀帝大喜,就传旨召集百官到西苑赐宴。这一天,炀帝穿一件织万寿的衮龙袍,戴一顶嵌八宝的金纱帽,坐着刚做好的七香宝辇,一队队排开。文武官员都穿着朝服,骑着高头大马,簇拥在车辇的左右,缓缓而行。真个是花迎剑佩,柳拂旌旗,万国衣冠,千官护卫。 炀帝驾到西苑,就传旨在船上排御宴。炀帝自己坐在一只大龙舟里面,命令文武百官分别坐在其余的五十多只凤舸里。船行走的时候,龙舟在前,凤舸紧随其后,一只一只鱼贯而进。如果是停下来饮酒,龙舟在中间,凤舸都团团围绕在四面。炀帝带着文武百官先游了北海,然后登上三座神山,东京的风景一览无余。最后来到五湖之中,一边仔细观赏一边饮酒。只见觥筹错落,音乐缭绕,君臣们尽情痛饮。炀帝十分兴奋,对群臣说道:“如今四海升平,禽鸟献瑞,朕与众位爱卿同乐,也算得上一大盛事。湖上这么好的风光,文臣之中有才能的,为何不赋诗来纪念纪念呢?”炀帝话音刚落,只见翰林院大学士虞世基,出位奏道:“微臣不才,有诗奉献。”诗曰: 五湖风景异,天子圣恩偏。 敕赐陪宸宴,传宣泛御船。 鸟吹新诗篇,花吐锦云烟。 愿作南山献,君王寿万年。 炀帝看了诗大喜,说道:“清新艳美,真学士之才也!”命赐酒三杯,自饮一大杯。就还没喝完,又有司隶大夫薛道衡,出位奏道:“微臣不才,也有短章奉献。”诗曰: 圣主宸游日,花香鸟语甜。 回舟趋剑履,进食列梅盐。 水碧千秋鉴,山高万古瞻。 君恩如湛露,欢饮正厌厌。 炀帝也很高兴,也赐酒三杯,自饮一杯。酒刚饮完。又有光禄大夫牛弘,出位奏道:“臣虽不才,亦有小诗奉献。”诗曰: 四海承平久,君王乐事多。 仙禽来献瑞,北海静无波。 觥履交珠玉,笙歌杂绮罗。 小臣持献寿,花柳正婆娑。 炀帝看了也很高兴,也赐酒三杯,自饮一杯。饮完说道:“各位爱卿都有佳作,朕身为天子,怎么能够没有诗呢!朕也吟几首,各位爱卿不要笑话。”众文武都齐呼万岁,说道:“愿观天翰。”炀帝大喜,随命近侍展开纸笔,挥豪泼墨,御制《望江南》八阕,单咏湖上八景,第一首咏湖上月: 湖上月,遍照列仙家。水浸寒光铺枕簟,浪摇晴影走金蛇。偏称泛灵槎。光景好,轻彩望中斜。清露冷侵银兔影,西风吹落桂枝花。开宴思无涯。 第二首咏湖上柳: 湖上柳,烟里不胜摧。宿露洗开明媚眼,东风播弄好腰肢。烟雨更相宜。环曲岸,阴覆画桥低。线拂行人春晚后,絮飞晴雪暖风时。幽意更依依。 第三首咏湖上雪: 湖上雪,风急堕还多。轻片有时敲竹户,素华无韵入澄波。望外玉相磨。湖水远,天地色相和。仰面莫思梁苑赋,朝来且听玉人歌。不醉拟如何。 第四首咏湖上草: 湖上草,碧翠浪通津。修带不为歌舞缓,浓铺堪作醉人茵。无意衬香衾。晴霁后,颜色一般新。游子不归生满地,佳人远意寄青春。留咏卒难伸。 第五首咏湖上花: 湖上花,天水浸灵芽。浅蕊水边匀玉粉,浓苞天外剪明霞。只在列仙家。开烂漫,插鬓若相遮。水殿春寒幽冷艳,玉轩晴照暖添华。清赏思何赊。 第六首咏湖上女: 湖上女,精选正轻盈。犹恨乍离金殿侣,相将尽是采莲人。清唱谩频频。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弦闻尽夜,踏青斗草事青春。玉辇从群真。 第七首咏湖上酒: 湖上酒,终日助清欢。檀板轻声银甲缓,醅浮香米玉蛆寒。醉眼暗相看。春殿晚,仙艳奉杯盘。湖上风光真可爱,醉乡天地就中宽。帝主正清安。 第八首咏湖上水: 湖上水,流绕禁园中。斜日暖摇清翠动,落花香暖众纹红。苹末起清风。闲纵目,鱼跃小莲东。泛泛轻摇兰棹稳,沉沉寒影上仙宫。远意更重重。 炀帝赋完,群臣朗诵一遍,尽称诵道:“词藻淋漓,如金如玉,真帝王之雄才也!”各献酒一杯称贺。炀帝大喜,连饮了数杯,带着酒兴说道:“各位爱卿不要以为朕是依靠先帝,才成为天子,就是让朕和各位士大夫赋诗作文来竞选,只怕这天子之位,也该是朕坐了。”说吧又哈哈大笑。群臣说道:“天子的大才是上天给的,做臣下的岂敢相提并论!”又各献酒一杯,炀帝也都回赐了一杯。君臣尽情痛饮了,都喝得大醉。炀帝传旨罢宴。群臣谢了恩。众太监立即将御船一只只都撑拢到岸边。群臣上了岸,都穿花拂柳而去。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隋唐秘史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秘史》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秘史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秘史》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