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换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传奇1997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换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隋波从02年游学硅谷的时候,就开始了对美国市场布局。 与那个年代,全世界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都还在模仿和学习美国,把硅谷视为“互联网圣地”不同。 隋波从那时开始, 就已经有着“打败”美国互联网巨头们的野心! 在那个正是雅虎无比辉煌,不可一世,成为全球互联网霸主的时候, 隋波心中的对手, 始终只有Google、亚马逊、苹果三个…… 这就是“重生者”的优势所在! 他在硅谷的布局,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SWC(流波基金)和YC孵化器,投资硅谷新兴创业公司。 与Google等公司,争夺对硅谷创新商业模式和创业人才的掌控力; 第二,通过XFI研究院,在高级科学家吸引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竞争; 第三,通过百度美国、Facebook等美国本土运营公司。 一方面抢占美国市场份额,袭扰Google核心市场; 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扩大在美国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 到现在,5年时间过去。 隋波的布局已经基本完善,渐成规模。 除了这两年,在美国引人瞩目的几个大的“明星项目”。 如收购Youtube,创建Facebook,百度美国在搜索领域已经成为全美第三大搜索引擎之外。 在硅谷其他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隋波的星河系触角,也已经蔓延极深! 比如, 作为全球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研发的互联网巨头。 通过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招揽全球众多顶级的人工智能科学家。 XFI研究院已经成为了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内,尤其是深度学习方面,堪称NO1的顶级研究院! 从基础层的大数据、计算、大计算,到感知层的语音、图像、视频、AR/VR,到认知层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用户画像…… XFI对于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已经是全球领先! 尤其是现在XFI和百度合作, 重点研发的,基于机器学习的“百度大脑”(Baidu Brain)。 更是隋波布局中,百度和Google竞争的“杀手锏”! 举个简单的例子: 通过布局超过3万台电脑所组成的“百度大脑”应用神经网络。 百度就可以在百度翻译(Baidu Translate)、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甚至未来的无人驾驶等众多业务领域。 比Google的同类产品得到的结果更精准,更快捷。 这才是百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又比如, 到目前为止, SWC(流波基金)在硅谷的投资项目已经超过了20多个。 其中不乏像LinkedIn(领英)、Slide(图片分享)、TripAdvisor(猫途鹰)、Match Group(全美最大线上约会网站)等,在美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虽然在这些公司里, SWC的持股比例都不太高,大约在10%-20%左右。 而且随着后续公司的再融资和上市,持股比例还会降低。 但由于投资比较早,也都拥有相应的董事席位和投票权。 至于YC孵化器,影响力就更广了…… 进入门槛低,有好的团队和创业项目就可以申请; 前期主要针对斯坦福和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学生和毕业生,后来放开到加大其他分校和常青藤八校的学生也可以申请; 虽然投资金额不高,天使投资在8-30万美元左右,持股比例不超过10%。 但YC孵化器最大的价值, 在于网罗到了硅谷几乎超过一半的新兴创业项目,以及大量的优秀人才! 虽然隋波知道, 这些项目中,至少有80%并不会成功。 但是在这个孵化过程中, 可以发现人才,同时在硅谷建立广泛的人脉和潜在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积累, 隋波在硅谷的这种声望和潜在影响力,就有可能会产生巨大的隐形价值! 现在在硅谷, 已经有很多人将隋波称为:硅谷“投资教父”了…… 像前世的彼得蒂尔, 光靠着创立Paypal,以及前期投资了Facebook,就被称为硅谷“投资教父”。 何况如今, 成就早已将彼得甩到九霄云外的隋波! 因此,这次隋波到美国。 Xphone上市和组建Android联盟只是一方面。 对以前的布局进行整理,进一步调整和进行新的布局。 继续保持对Google等美国竞争对手的追赶和袭扰的同时, 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贸易战”和“制裁”,未雨绸缪提前进行准备。 建立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扩大星河系在美国社会的广泛影响力。 才是关键! 这将会是一项长达十数年的布局…… ……………… “Sean、Peter, 我觉得,现在Facebook可以启动C轮融资了……” 硅谷,帕洛阿尔托。 一栋豪华别墅二层,充满欧式中世纪风格的书房中, 隋波穿着舒适的家居服,抽着雪茄。 对坐在对面的肖恩帕克和彼得蒂尔笑道。 肖恩眼睛一亮: “MyGod,亲爱的Boss,你终于点头了! 要知道,最近这段时间,我快要被那些投资机构逼疯了……” 他说的还真不是假话。 进入2007年, Facebook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发展速度。 一年前,Facebook每月的独立用户数和页面访问量,分别为7400万和3500万。 而到如今, 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增至1.61亿和6100万,增长幅度分别达118%和74%! 这其中,也有赖于和百度的紧密合作。 借助百度翻译, Facebook得以快速的推出了不同语言版本的网站; 而与百度在全球的捆绑营销,也使其拥有了极佳的营销渠道…… 在全球各国,尤其是欧洲的快速增长,为Facebook带来了大量的用户。 换言之, Facebook的增长,基本上是在美国本土以外…… Comscore的数据显示: 一年前Facebook在美国的用户为3100万,约占总用户数的42%。 经过一年的发展,这个数字仅仅增长至4100万。 而截至目前, Facebook在非洲的用户为1900万,亚洲用户数为2600万(其中印度用户为1600万)。 欧洲的份额高于美国,用户总数达4800万。 其余1600万用户分布在拉丁美洲。 也就是说, 美国用户数在Facebook全球用户总量中,仅占四分之一。 不过,也正是因此, Facebook的网站运营成本也在一路走高: 比如,Facebook每个月的电费支出就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每月的带宽费用则至少需要50万美元。 每年光是在办公室和租用数据中心方面的支出,就达1500万美元; 人力成本方面, Facebook目前拥有750名员工,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为这些员工支付的薪水,每月至少为1000万美元…… 此外,肖恩之前还提出一项计划: 在今明两年内,购置5万台服务器,以提升服务水平。 基本上算下来, 网站光是运营成本,每年就要花费2亿美元。 而真正的问题是, Facebook需要不断追赶各种需求的增长,尤其是内容存储的需求。 加上每年至少1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Facebook真是花钱如流水! 当然,Facebook去年在广告业务等方面的营收,也达到了2.16亿美元。 虽然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至少不太严重。 毕竟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 在前期成长阶段,用户和规模才是重点! 实际上, 由于很早隋波就考虑到了美国监管等方面的问题。 从一开始创建Facebook不久, 隋波就拉来了风投机构,进行了融资。 以拉拢更多的利益方,保证Facebook能够顺利在美国本土运营和成长。 在2002年底, Facebook刚刚上线一个月时,就进行了A轮融资。 除了将彼得蒂尔这位,前世在Facebook发展历史上居功至伟的投资人,这一世也和隋波成为了紧密合作伙伴的家伙,引入董事会之外。 红杉资本,这个和隋波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风投巨头,也首先入场。 估值5000万美金,融资700万美元。 说白了, 隋波自己有钱! 所谓的融资,就是拉拢合作伙伴而已…… 所以,之后两年时间里。 Facebook一直都没有融资,独立发展。 到了2005年初, 由于Facebook始终保持着惊人的增长。 一众投资机构都蠢蠢欲动,不断游说肖恩等管理团队进行融资。 隋波也考虑到,公司快速增长所带来的运营成本高昂的问题。 Facebook再次进行了B轮融资。 这轮融资里,像KPCB、高盛等,隋波的长期合作伙伴也入场了。 此外,一直对Facebook“穷追不舍”的老牌风投机构Greylock Partners(格雷洛克合伙人公司)也加入其中。 彼得和红杉资本也作为老股东,进一步增资。 这时,Facebook的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融资1亿美元。 而现在到了2007年, Facebook全球用户超过1.6亿,已经呈现出了“一骑绝尘”的超级独角兽气质! 市场上对Facebook的估值,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 肖恩帕克早就提议进一步融资,并且有希望上市的计划了。 只是隋波一直都没有松口而已。 Facebook是他掌握在手里的一个大筹码。 无论是用来和微软的比尔博弈交易; 还是用来拉拢更多的美国财团,建立利益关联…… 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能抛出这个“王炸”来! 而现在,显然是最佳的时机了…… 等再过一段时间,金融危机爆发。 Facebook的价值无疑会暴跌,其他交易方手里到时候也会缺钱! 看到肖恩和彼得脸上的惊喜,隋波笑着点点头。 “不错,这轮融资,我会亲自来谈…… 肖恩,你给我列一下有意向的投资人名单。 另外我给你一个任务…… 帮我约一下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Facebook下一步应该在广告和商业领域进一步发力,需要一个优秀的COO。” “啊?……Oh,MyGOD! Boss,你是想……” 肖恩帕克一脸的惊讶,眼睛瞪大,嘴也不由自主的大张着。 雪梨是谁? Google的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副总裁! 除了创始了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总裁埃里克·施密特之外。 Google的第四号权力人物! 雪梨从2001年,Google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时加入Google。 她一手将Google的广告业务从无到有,做到如今的年营收超过160亿美元,其所负责部门的员工人数逾四千人,占Google 全体员工的四分之一! 而在加入Google前, 她曾担任比尔·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部长助理、幕僚长。 她具有非凡的管理能力、卓越的商业才能,以及强大的社交和政治头脑,是硅谷的“明星人物”! 隋波竟然想把她挖来Facebook! 肖恩帕克心中忽然升起一股野望。 或许……Facebook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Google! 那真是一个一想起来,就令人无比兴奋的美妙未来! “Boss,Sheryl对Google非常忠诚,……您有把握吗?” 隋波轻笑: “这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 他没有再和肖恩多说,转而对彼得蒂尔道: “Peter,我计划在Facebook董事会里,成立战略投资委员会、内容监督委员会、审计和风险监督委员会,希望你能担任战略投资委员会主席。” 彼得这几年里,自己名下的基金和SWC合作投资了不少项目,获益不少。 而且他和隋波私交一直都很好。 当下笑着点头:“没问题。” 与前世不同, 由于隋波旗下的星河系,无论是在资产规模还是行业影响力上,早已经超过了雅虎。 所以前世雅虎希望10亿美元收购Facebook的事件,并没有出现。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雅虎已经落后了。 未来是Google的天下! 当然,现在谁也不会想到, 像Facebook这样的后起之秀,未来将会有一天,成为比肩Google的巨头…… 隋波告诉两人, 他在博鳌论坛期间和比尔盖茨有交流。 这次C轮融资,很大可能会让微软进入。 这一点也让两人比较兴奋。 尽管和百度的合作让Facebook在全球市场增长迅猛。 但在美国本土市场, Facebook用户比竞争对手Mysapce还少3600万…… 微软虽然在互联网时代节奏有点缓慢,但是依然是IT霸主。 引入微软成为股东,就可以通过和微软合作,进一步扩展Facebook在美国市场的营销渠道和更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而微软的在线广告业务一直是弱项。 双方合作正好可以优势互补。 同时,这也可以形成百度美国+Facebook+微软,对Google竞争的战略联盟。 从战略意义上看,也是非常有利的。 ………… 等肖恩等人走后。 隋波继续盘点着手里的资源…… 嗯,差点忘了,百度手里还有AOL10%的股份呢。 说实话,这笔交易对百度意义非凡。 正是通过收购AOL的股份。 百度不仅抢走了Google和AOL的搜索合作业务,从而将百度美国的市场份额从之前的不到4%,一举提升到了接近8%。 还让Google一下损失了超过12%的搜索收入…… 至于AOL10%股份本身的价值,与这些收获相比,也就无足轻重了。 在前世, Google的这笔交易也还是亏了,后来低价甩卖了AOL的股份。 AOL…… 这个老牌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没落,是必然的。 隋波记得, 后来威瑞森(Verizon)以44亿美元,这个堪称“白菜价”的价格,全资收购了AOL。 对了,雅虎后来也是被威瑞森以44.8亿美元的“白菜价”收购的…… 说来也有趣, 威瑞森作为电信巨头,却总喜欢收购这些互联网破落户。 不过也能理解, 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担心自己在未来沦为纯粹的数据搬运工,也就所谓的“哑巴管道”,从而完全丧失其互联网话语权。 通过收购这些互联网公司,整合资产,充实自己的渠道内容和广告业务。 也算是一种避免边缘化和进行业务转型的尝试。 隋波思绪至此,忽然心中一动。 想起之前常智说过,威瑞森的总裁想和他面谈…… 他摸了摸下巴。 咦,或许……,可以把AOL的这部分股份卖给威瑞森? 这样一来, 利用完之后,可以顺利甩掉AOL这个包袱不说, Xphone进入美国市场的条件,或许也可以提的更高一点? 比如,更好的补贴政策、更多的采购订单……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传奇1997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传奇1997》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传奇1997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传奇1997》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