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插手两淮的可能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九百章 插手两淮的可能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听到“两淮”字眼,杜英收起来笑容。 两淮,的确是现在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块区域。 毕竟这里已经被战火摧残得不成样子。 可是联络江左和中原,两淮的枢纽之位、防御重任,从未改变。 “镇西将军的病疾······”杜英察觉到谢玄也竖起耳朵,便直接开口问出之前都督府上下就颇为关心的问题。 “坐镇两淮,肩负南北战事之重任,镇西将军操劳久矣。”顾淳叹了一口气,“此次过寿春,听说谢镇西卧病在床,所以也并未入城探望打扰,匆匆而过。” 杜英颔首,也不戳穿他。 谢尚的位置本来就很敏感和重要。随着他病重,这个位置变得更加重要,不知道多少势力眼巴巴盯着。 顾淳显然不想被卷入到这个位置的争抢之中,吃不到肉还惹得一身骚,所以索性躲开。 谢玄默默坐了下来,谢尚是他的堂伯父,也是谢家顶梁柱一样的人物。如果不是谢尚一直顶在前面,哪里有谢奕和谢安等谢家后辈从容成长起来的空间? “两淮那边,我们也得派人去探问一下,余添为谢家女婿,自然应该关心一下。”杜英缓缓说道。 顾淳愣了愣,杜英这哪里是要探问,简直就是摆明了要趟浑水嘛! 他忍不住开口提醒: “都督,实不相瞒,如今大司马和会稽王似都有争夺镇西将军位置的意思。控制两淮,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 大司马和会稽王本就,唉,本就相互猜忌,都督再横插一脚,再加上这个位置又牵扯到王谢世家,那······” 说到这,顾淳欲言又止。 稍有不慎,就是三家一起对付关中。 当然,也不排除杜英和其中某一边或者两边站在一起,对付另外一支势力。 但就目前来看,其余三方,其实都属于典型的守旧势力,对于推行新政的关中这种新兴势力,他们显然是更加敌视的。 如今的关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远,而插手两淮的话,岂不等于千里送,直接给人家递把柄么? “两淮距离关中,是远了点,但是距离河洛,好像也不算远?”杜英斟酌说道。 “都督打算东出河洛?”顾淳打了一个激灵。 “不是打算啊。”杜英摇了摇头。 顾淳刚刚放松一些,又觉得哪里不对,接着便听杜英施施然说道: “余已经明暗两路分兵,夹击河洛。” “这,这还没有打算?”顾淳瞪大眼睛,声调上扬,已没了刚刚的镇定。 “都已经动手了,可不就不是打算了么?”杜英奇道。 顾淳:你说得好有道理······ 杜英接着问道: “那刺史对此战,可有什么建议?” 顾淳默然良久,缓缓说道: “都督,河洛不仅仅位于天下之中,而且是旧都所在,一旦拿下河洛,则牵动各方目光,现在的关中,可有这般令天下瞩目,甚至以天下为敌的实力?” 杜英顿时露出笑容,指了指顾淳,对谢玄说道: “阿羯,余便说,刺史可算是自己人吧!” 谢玄也露出笑容,对着顾淳拱了拱手。 之前不是没有行过礼,但是这一次行礼,似有格外的意味。 顾淳愣了愣:“都督是何······” 杜英抚掌而笑: “实不相瞒,余也并没有占据河洛之意。河洛虽好,如今的关中却还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王师东出,一来是为了拿下潼关,关上关中的东侧门户,二来是为了清扫许昌的氐人。 这都是在河洛边缘绕行,河洛之得失,与我何干? 至于淮南方向,一旦拿下许昌,那么距离淮水,不过是顺汝水或者颖水南下的事,刺史可知,是谁率军出武关而向许昌?” 顾淳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无奕兄?” “然!”杜英颔首,“插手两淮,有条条大道,也无须非得要经过河洛,不是么?” 那你刚刚还一副要拿下河洛的架势······顾淳腹诽一声,敢情只是为了试探我愿不愿意点出来此时拿下河洛的弊端。 不过顾淳也不以为忤,吴郡世家和关中的合作,本来就是一个互相试探、互相妥协,以至于现在各自寻找到一个平衡和舒适点的过程。 大家之前的理念不同,甚至生活的世界也不同,试探一下,情理之中。 尤其是杜英一旦真的东出拿下河洛,引来各方围攻,坐在凉州的顾淳,就是有可能捡漏的人,杜英对他有提防也能理解。 “不过到时候这镇西将军花落谁家,恐怕还少不了一番唇枪舌剑,乃至于刀兵相见。”杜英接着说道,“最好还是让谢镇西能够安然从位置上退下来,这样也可以确保交接的平稳。 不管到时候是否已发生不忍见之事,应该都需要吴郡各家在朝野上多多为我家岳父发声。其实不需要余多说,吴郡世家也会这么做的,是么?” 顾淳有些犹豫,顾家现在已经和关中深度绑定,自然会这么做。 其余的吴郡世家,会怎么选择,顾淳不敢打包票,但陆家大概也会的,再加上已经式微的沈家,曾经的三吴四大家,其实有三家已经站在关中这边。 剩下的世家,便是对此有意见也不足以改变整个吴地世家的口风。 再分析杜英给出的人选,杜英显然是想要让谢奕顶替谢尚,因此王谢两家大概也会接受这个近乎于折中的方案。 毕竟谢奕可能是代表关中的利益,却也不会损坏王谢两家的利益。 而且以谢奕和桓温的私交,大概对于大司马府来说,也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 顾淳霍然间发现,谢奕好像还真的是解决现在争端的最佳人选。 但是这也是最折中的人选,各方会对此妥协,但不见得就会不继续争夺。 这个位置,仍然还是在风口浪尖上。 越是混乱,吴郡世家这些官吏的态度显然就越是重要。 吴郡世家也就能从中捭阖纵横、攫取利益。 因而顾淳现在已意识到,杜英给出的答案,反而是最符合吴郡世家利益的人选? 他抹去心中的一点儿犹豫,慨然说道: “都督放心,顾家上下,定会鼎力声援无奕兄!” 杜英瞥了他一眼: “余需要的,可不只是声援。” 顾淳赶忙说道: “自然,这是自然!” 还需要吴郡世家掏钱打点关系、动用人脉拉拢朝堂重臣。 但显然,这样的付出,对于吴郡世家来说,是值得的。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