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姚襄也为武关来?



www.duxs8.net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多少事第九百零一章 姚襄也为武关来?
(读小说吧 www.duxs8.net) 从议事堂出来,顾淳惊讶的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 已经有多久没有这种步步小心、刀尖上跳舞的感觉了? 那个噙着微笑的年轻人,在无形之中,给了他山一样的压力。 毕竟再怎么令人安心的笑容,也掩盖不住他每一句话背后流露出来的勃勃野心。 字里行间,都是对天下的觊觎。 这个标榜自己为“西北孤臣”的年轻都督,从骨子里怕都没有一个“忠”字。 “来人,速速传递消息给家中。”顾淳叫过来随同的家臣,低声吩咐了几句。 目送家臣离去,他不由得轻笑一声。 有野心,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江左、这天下,若总是一成不变的话,便是一潭死水。 已经日渐衰微的吴郡世家,如何才能让自家子弟在这死水之中翻云覆雨? 所以哪怕和关中合作,形如饮鸩止渴,吴郡世家也愿意。 而在议事堂上,一名亲卫匆匆走进来: “都督,顾刺史出去之后立刻派人传讯江左。” “还真是积极啊。”谢玄忍不住笑道,“都在姊夫预料之中。” 杜英却并没有笑: “顾淳越是积极,越是说明他已经看出了我之所求,既然要站队,那就索性站的积极一些、彻底一些。而这样就意味着,到时候他收获的也更多。 不过吴郡世家能不能喂饱,会不会反客为主,现在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余还是更挂念许昌战事。” “姚襄者,昔日背叛殷浩,后来又和氐秦龌龊不断,与雷弱儿的关系同样难以说好。 其麾下兵马不过万余,粮草军饷都难以为继,姊夫为何对其如此重视?或许占据洛阳的周成,会不会横插一脚,或者直接把洛阳拱手让给某一方势力,更值得我们关心。”谢玄好奇的问道。 杜英摇了摇头,却并未解答。 许昌不重要,甚至性格莽撞且同样是个墙头草的姚襄也没有太大的威胁。 杜英真正重视的是姚襄的弟弟姚苌和谋士权翼。 前者是给苻坚送丧的人,后者则是王猛赖以治理整个北方的重要臂膀,有如蒋琬费祎之流之于诸葛亮。 因此杜英很是担心,孤军奇袭许昌,是否会横生变数? 谢玄也看到了杜英阴晴不定的脸色,登时想到自己的话中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片刻之后,他脸色也是一变,喃喃说道: “我们之前好像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既然姚襄和雷弱儿作为如今羌人仅存的两个豪酋,之前也并不是很对付,那么姚襄为什么要倾尽所有帮助雷弱儿? 难道只是因为唇亡齿寒的道理么,不,不对,对于他们这些乱世之中的墙头草来说,真到了唇亡齿寒的地步,大概最好的选择是卖掉队友作为投名状,换来一个好价钱······” “南阳,武关,以入关中!”杜英霍然抬起头来,直勾勾盯着沙盘,“我们之前认为羌人会师潼关,共同抵御关中,并谋求进取之道。 但我们一直走入了一个误区,这一切的结论,都是站在我军已分兵两路的角度上考虑的。而实际上在羌人眼中,我军也已云集华阴,因此武关正是空虚的时候。 再加之大司马已经调动兵马,南下武昌,进屯姑孰,南阳这边的守备也不会很雄厚!” “姚襄的目的,是武关?!”谢玄起身。 “怕是了!”杜英一挥手,“事不宜迟,我们速速动身前往长安。” “都督,请让末将同行!”谢玄也换了一种称呼,“麾下儿郎,转战上郡,也熟悉氐羌的作战方式,当为大军前锋!” 杜英颔首: “也好,届时,汝直率余麾下三百骑兵,并本部五百骑兵,不入长安,直走商洛,去武关!” “遵令!” ————————————- “抢占左侧山地,快!”谢奕提着刀,带着他的亲卫向山上冲去,“儿郎们,随本将杀胡!” 随同谢奕出武关的,都是曾经的王师前锋,谢奕的嫡系部下。 因此他们飞快的越过谢奕,顶着从山坡上倾泻下来的箭矢和石块,直冲上山顶。 短兵交接,杀声震动。 不到一炷香时间,最后一具尸体被谢奕一脚从山坡上踹下来。 王师的旗帜迎着烈风舞动。 谢奕缓步走下山坡,而谢湖已经在山坡下等待,拱手说道: “是羌人,无论衣着打扮还是兵刃,都和羌人别无二致。” 谢奕皱了皱眉: “此地还未到南阳,怎么会有羌人?” 距离南阳还有二十里左右,他们猝然遭遇了未知敌人的百余名哨骑,接着对方不打招呼就抢占路边高地,据险而守。 谢奕登时率众发起突击,直接把这支小部队清扫干净。 说着,谢奕向不远处有些茫然的桓济努了努嘴。 一开始,谢奕真的怀疑是不是桓济暗中联络南阳守军做的,可现在证据确凿,自然也就不能再怪罪桓济。 谢湖无奈说道: “或许只是羌人小队斥候,从潼关穿过华山或者伏牛山向南摸索?” “小队斥候,不可能携带如此多强弓劲弩。”谢奕沉声道,他低头端详缴获的武械,“这些弓弩还有一些是王师之中的老款式······余好像知道对方的来路了。” 谢湖也骤然醒悟过来: “姚襄?当初姚襄在殷浩麾下,殷浩的确调拨了很多老款兵刃弓弩,以充实其部众之武备!” “而且这么多的斥候,一般都是距离大军不远、负责截杀对方斥候的,绝不只是为了探听消息。”谢奕接着补充,“说明姚襄麾下的羌人,距离此地很近。” “不好!南阳有失!”谢湖霍然回首。 谢奕深吸一口气: “没有料到,咱们竟然和姚襄想到一起去了。他显然也是奔着武关道而来的。并无太多兵马留守的南阳,的确不足以抵挡骤然自东而来的进攻!” “事不宜迟,当速速探听消息。”谢湖赶忙说道,“我军以轻兵为主,若贸然前进,再遇埋伏,恐怕将进退维谷!另外还要派人速速联络南阳和武关,哦对,还有襄阳。” 谢奕摇头: “来不及了,南阳恐怕已经丢了。武关那边,派人去报吧。只要周隆不掉以轻心,紧闭关门,武关不会有大碍。 想要从武关道进入关中,要么是奇兵突袭,要么是大军倾轧,以姚襄的兵力,还不够。”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晋末多少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多少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多少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多少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